首页 > 区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尊敬的石宗宏、沈利敏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构建与世界级生态岛定位相匹配的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该提案紧密结合了当前农业发展的前沿趋势,围绕数智化发展,提出了包括夯实数智化底座、丰富智慧农业应用、促进数据融合、构建虚拟镜像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为我们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的农业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根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要求,我委前期与你们进行了沟通,进一步了解提案内容与意图。随后,拟定提案答复意见,经党政班子讨论后正式答复你们。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以智能化、综合性信息基础设施为依托夯实现代农业体系底座”方面
目前,我区在网络建设上,持续加大5G基站的布局力度,已基本实现主要城镇区域和部分农业园区的5G网络覆盖,为农业智能化发展提供高速、低延迟的网络传输保障。未来,我们将全面响应崇明区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和长三角农业硅谷的顶层规划,大力推进以云网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云”方面,加快建设农业云平台,整合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与共享,利用云计算和AI技术,对农业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精准的生产预测、市场趋势分析等服务。在“网”方面,将持续与相关部门协调,进一步扩大5G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向偏远农田和养殖区域延伸,确保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类数据能够实时、稳定地传输到云端。在“边”方面,将与相关企业合作,在农业园区、大型农场等关键节点部署边缘计算设备,实现数据的本地快速处理和分析。在“端”方面,加大对农业智能终端设备推广应用力度,方便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随时随地获取农业生产信息和进行远程操作。
(二)关于“丰富智慧农业应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现代化转型升级”方面
在智慧农业领域,我们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例如通过无人机在农田巡查、病虫害监测及农药喷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为进一步丰富智慧农业应用,我们将加大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一方面,鼓励科研机构与本地农业企业合作,针对崇明特色农产品,开发更贴合实际需求的智慧农业技术;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技术培训与讲座,提升农民对智慧农业设备的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崇明大米进行溯源,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上链农产品的种类,让区块链在提高本区农产品透明度和可信度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关于“整合涉农数据资源促进数据‘新融合’,构建农业大模型”方面
在涉农数据资源整合方面,我们已开展了大量工作。我委从农业大数据建设需求出发,着手整合涉农信息系统数据。全面梳理“三农”领域各类历史数据与即时数据。通过整合,开发并上线了崇明区数字农业智能管控系统,并借助该系统应用服务,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数字体系建设。在构建农业大模型方面,我们正积极谋划,计划与相关科研力量与企业合作,构建覆盖农情诊断、生产预警、技术咨询、方案优化以及市场信息等关键领域的农业大模型。同时,考虑到我区农业生产的区域特征,将采取“大数据+小场景”结合策略,针对本地区的微气候、土壤特性、作物生长周期等,开发特定场景模型,实现大模型与具体农业场景的深度融合。
(四)关于“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农业虚拟镜像,实现崇明区种植作物、物联设备、建筑设施等的三维可视化展示”方面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前沿科技,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崇明区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积累一定基础,目前部分农场已引入物联网设备,对土壤墒情、气象环境、作物生长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测,这些数据为构建数字孪生模型提供了关键支撑。未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推动本工作发展:首先,加强数据采集与整合。进一步完善物联网设备布局,精准采集作物生长全周期数据,同时,整合各类建筑设施信息,如温室大棚的结构参数、灌溉设施的管网布局等,构建多源、全面的农业数据库,为数字孪生模型提供充足数据资源。其次,开展技术研发与合作。积极引入高校、科研机构及专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力量,共同开展适用于崇明区农业场景的数字孪生技术研发。
感谢您对崇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持续努力,推动崇明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生态增绿与产业添金的协同发展。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4月10日
联系人姓名:邱源 联系电话:59623149
联系地址:崇明大道8188号2号楼 邮政编码:20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