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陈英、姜泽锋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农田灌溉设施养护投入力度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区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始终把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和管护摆在重要位置,优先建设、维修和养护群众反映强烈、排灌问题突出、实施成效明显的水利设施,以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目前,我委正在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管护工作,提升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和养护水平。
一、进一步优化管护模式,最大化发挥资金效益
对于你们提出的“由于投入的资金不足,多数灌溉渠道只能在原灌溉渠道上以‘打补丁’形式进行维修”的部分管护问题,我委将进一步指导乡镇探索多元养护模式。自2018年以来,我区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建立以区、镇、村及运维单位“四位一体”的农田灌溉设施长效管理体系,实现了市场化养护。目前我区每年对全区33.3万亩农田给予管护资金安排,2024年起,我区管护资金标准从70元/亩提升至80元/亩,资金按照市区镇1:0.5:0.5比例分别承担。2024年至2025年,港西镇管护资金总额为253.805万元,其中2025年管护资金为166万元。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推进管护工作,分类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积极推进多元化养护机制。鼓励管护区域相对独立的种植大户及合作社作为养护主体参与农田灌溉设施管护,真正实现“谁使用、谁管护”的目标,发挥爱惜基础设施的主动性。
制定农田设施管护监督考核制度,明确运行、养护、维修、检查等环节职责,确保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管护工作落实到位;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定期、不定期开展农田管护区级巡查,督促镇村落实管护职责。
我委将结合管护范畴,按照各乡镇实际种植面积,特别是粮食、蔬菜等必须实现灌溉的作物面积,结合GIS、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渠道,实现跨部门合作,调整面积核实机制,确保每一分管护资金用到位,用得好。进一步明确管护内容以及资金使用分配情况,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使整体在基础设施基本功能保障的前提下,对泵站、干渠等重点部位形成全新一轮的提升改造,用“以养代建”模式推进区域农田灌溉设施的整体提高。
二、加强设施新建和提质改造的力度
我区通过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断完善灌溉输配水工程,提高农业抗御干旱、水涝灾害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稳产增产。2019年起至今,我区立项批复高标准农田项目37个,建设面积约6.46万亩,总投资约60018万元,其中:23个项目已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建成面积约3.9万亩。目前,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由市(承担90%)、区(承担5%)、镇(承担5%)三级财政资金组成。
你们提出的“建议区级政府对农田灌溉渠道设施加强调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尽快实现农田灌溉设施的升级换代”的建议,契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接下来,我区将继续对照农田建设相关规划,挖掘建设潜力,动员乡镇积极申报项目,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把具备条件的耕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在设计阶段,我区会着重关注和加强对农田灌溉设施这方面的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到影响,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感谢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4月10日
联系人姓名:张辉 联系电话:59622552
联系地址:崇明大道8188号2号楼4楼 邮政编码:20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