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对区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02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5-23 点击量:

管仕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维修农田水利渠道”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农田水利渠道是确保农业生产稳产高产的必要组成。近年来,崇明区在市级主管部门及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崇明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尤其做好灌溉水利设施方面的实施建设,以及积极做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日常管养护工作,全面提升农田基础水利设施,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目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我区正在加快推进农田水利渠道等灌溉设施的翻建和维修等养护工作,保障水稻种植期间正常灌溉排水。

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护概况

包括渠道在内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用输配电和仓库等其他附属设施等方面,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优化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掌握相关镇村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实际需求,推动设施新建或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对沟、渠、井等灌溉设施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自2019年起,全区累计立项批复高标准农田项目37个,建设面积约6.46万亩,总投资约60018万元。二是坚持建管结合,加强农田水利管护工作。根据《上海市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工作意见》(沪农委规﹝2020﹞315号)文件精神,我区制定并出台了《上海市崇明区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实施细则》和《崇明区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工作考核办法》,要求乡镇加强各辖区内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制度,确定职责分工,组织落实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主体,明确农田水利设施应当由管护主体负责运行维护,强调各管护主体应当严格落实管护制度,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日常巡查、维修和养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确保现有农田基础设施实现“设施完好、管理规范、运行稳定、保障生产”的管护总目标,为保障全年农业生产夯实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管工作

目前,我们按照市农业农村委“市级指导、区级主管、镇级实施”的要求分级落实管护工作,据统计,目前全区的衬砌明渠为2292.6公里,土渠为200.09公里,地下渠道800.72公里,排水沟为1260.69公里,为发挥已建各类农田基础设施功能,我区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对全区33.32万亩农田给予管护资金安排,从2024年起,标准从70元/亩提升至80元/亩,按照市区镇1:0.5:0.5比例分别承担。2024年至2025年,我区累计安排资金为5332.52万元,专项用于农田基础设施日常养护,保障各类设施(含灌溉水渠)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同时,针对您反映的“地下渠道和露天沟渠年久失修”的问题,我委积极与竖新镇进行沟通,建议乡镇加强排摸,将需要修缮的沟渠纳入年度管护计划。本年度,竖新镇核定管护面积19156亩,采用常规养护和重点养护结合方式开展年度养护工作,包括灌溉泵站养护、灌溉渠道及配套渠系建筑物养护、田间道路养护等,总管护资金约150余万元。

下一步,我委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农田基础设施日常管护,全面夯实崇明“三高”农业发展基础,坚决做好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崇明样板”。一是结合农田规划,通过建管并重方式,对符合提质改造的地块进行重新规划,统一建设,从根本上打造设计科学、高效节能、生态环保的高标准农田。二是优化农田管护方式,要求乡镇统筹规划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养护,通过以养代建、保障+提升的方式,在做好基础管护的同时,有序安排部分资金对重点区域进行彻底修缮,全面提升管护效果。三是持续安排年度管护资金,针对全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与维护现状,我委积极争取上级各级资金支持,以农村水网建设为契机,将部分灌区建设纳入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按计划逐步建设并完善我区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

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4月10日    

 

联系人姓名:张辉 联系电话:59622552

联系地址:崇明大道8188号2号楼4楼  邮政编码:20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