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控一线
疫情防控紧张态势当前,上海环境集团下属上海城瀛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上海城投瀛洲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积极行动,做好崇明三岛垃圾转运和处置工作,确保人员场所防疫安全,担负起全区环境清洁的“托底”保障职责。
生活垃圾集中转运
清晨五时许,位于南横引河畔的城瀛处置公司崇明站点便开始了忙碌。装载着周边村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车次第驶来;厂区门口,身着全套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手持喷淋器,对收集车进行整车消杀并依次放行。
沿弧形坡道驶入卸料区后,收集车在工作人员指挥下开启后厢,将垃圾倾倒进竖立的转运桶中。喷淋装置随即喷出雾化的绿色除臭剂,保持厂区空气清新。卸料作业流程中,收集车始终保持门窗紧闭,现场接受第二次整车消杀后方可离场。“为了确保垃圾转运相关人员环境的安全,我们对每辆收集车实施两次消杀。”城瀛处置公司EHS副经理沈天翔说,“此外,整个厂区同一时间只容许一辆收集车进入作业。”
垃圾进入转运桶后,由工作人员操作设备将其压实。“小型收集车仅能装载两三吨垃圾,而转运桶容量达到15吨。”城瀛处置公司行政部经理陈柳介绍道,“经过装桶压实处理,垃圾向下游处理环节的转运效率大大提升了。”转运桶填满后,由专门的转运车辆运往瀛洲处置公司作进一步处理。
焚烧发电变废为宝
通过焚烧发电、无害化填埋等技术手段,瀛洲处置公司实现了对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当前,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公司除生活垃圾处置的“本职”外,还担负起全区方舱医院、隔离设施及封控区部分医废垃圾的应急处置工作。
为确保厂区人员环境安全,瀛洲处置公司经过反复统筹设计优化,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作业流程,为医废车辆提供了最高规格的“一条龙服务”。入厂前,已有专班人员做好规划,保证医废车辆与生活垃圾车辆错时进厂;厂区门口,医废车辆将接受全面消杀,驾驶员隔窗扫描场所码验证健康信息;进入厂区后,医废车辆将严格按照指定路线进入专门划出的“医废及隔离点垃圾处置区”。
卸料现场更是“充满细节”。运载医废的冷藏车辆泊入指定区域后,专业处置人员身着全套防护服、佩戴安全绳,协力将封闭好的黄色危废垃圾袋从转运车辆货厢转移至垃圾料斗内。这一过程中,卸料门保持最低开度、料斗内保持负压状态,确保内部气体不外泄;卸料点还预先铺垫有初步处理的生活垃圾,以防止医废包装可能的破损。卸料完成后、车辆驶离前,现场将以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对车辆及临近地面进行深入消杀;待车辆离场后,还将运用消杀弥雾机等设备确保场地安全。
中控室内,智能大屏实时显示着垃圾处置各环节的作业画面和相关监测数据。当前,瀛洲处置公司实施医废即到即烧,料斗内的医疗废弃物很快转移入焚烧炉,转化为居民所需的电能。“自3月16日承接首批医废垃圾处置任务以来,我厂共处置医废垃圾超过210吨、封控区生活垃圾超过1200吨。”瀛洲处置公司副总经理黄赣闽说,“厂区日均消毒110车次,每天消毒面积超过12000平方米。”
落实驻厂闭环管理
为筑牢厂区疫情防控防线、确保全区垃圾得到妥善及时处置,自3月中旬以来,城瀛处置公司、瀛洲处置公司发动工作人员,积极实施驻厂闭环管理。
驻厂生活是艰苦的。推开一间会议室的门,城瀛处置公司的陈柳展示了他和同事们的临时住处:简陋的木板床上铺着朴素的被褥,一旁摆放着基本的生活用品。“为了确保转运工作顺利开展,我们选取了基本骨干人员,实施全程封闭管理。”陈柳说,“这些天来,核心业务人员的辛苦自不必说,财务、后勤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也要身兼数职。大家十分辛苦,但只要齐心协力,就能克服难关。”
艰苦中也伴随着温暖。瀛洲处置公司驻厂人数超过200人,生活条件更加有限。疫情来得十分突然,食堂等多处点位都被利用了起来,紧急增设了80多张床位和地铺。连日来,瀛洲处置公司落实“餐份翻倍餐标不降”,与班组沟通收集“我最爱的家乡菜”补充进菜单,让职工们的伙食每天都有新惊喜,累计送餐到岗18000余份;多媒体室、职工之家被改造成休闲多功能室,为驻厂工作人员的生活带来调剂。
战斗意志却坚定如磐。杨锋是城瀛、瀛洲两家公司联合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同时也是城瀛处置公司的总经理。“此次疫情,我们动员了两家公司、三个点位的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大驻厂工作人员做好表率。”疫情期间,杨锋身体力行,驻守长兴中转站点,从早到晚扑在工作上。“垃圾转运和处置涉及人员物品车辆的转移,必须慎而又慎、不容有失。”杨锋说,“我跟进更多现场工作,厂区疫情防控安全系数也多一分保障。”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发挥专业优势,筑牢厂区安全防线、确保固废处置工作有条不紊运行。”瀛洲处置副总经理黄赣闽说,“希望以实际行动,为崇明区疫情防控、固废托底保障工作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