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临时党支部很“硬核”
来源:上海崇明    发布时间:2022-04-22    点击量:

这个春天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平均年龄38岁,他们在疫情阻击战中微光如炬,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名字——城桥镇金日社区报到在职党员临时党支部,他们坚定、坚守、坚毅,用实际行动让临时党支部“不临时”。

工作机制“不临时”

上海进入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金日社区报到在职党员闻令而动,于4月11日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筑起保卫家园的“红色堡垒”。临时党支部形成“三定一群”工作机制,即“一定支委、二定岗位、三定职责、建微信群”,保证在职报到党员各司其职、齐心配合,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一定支委:临时党支部设支部书记1人,委员2人。4月11日中午,三位同志接到通知,上海亚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经理王健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上海运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郁爱琴、上海崇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科员王元担任支部委员,自3月份疫情暴发以来,他们主动联系社区党组织,积极参加小区各项志愿活动。面对任命,他们坚定地说:“虽然党支部是临时的,但是我们的责任不临时、作用不临时、党性更不临时!”

二定岗位:临时党支部通过梳理在职党员疫情防控岗位情况,设立包括道口值守岗、核酸检测岗、防疫宣传岗、爱心助老岗、代理配药岗、社区定菜岗、防疫物资发放岗、综合志愿服务岗在内的八大岗位。并根据各个岗位工作内容,明确岗位要求,确定岗位需求人数,确保在职报到党员能发挥自身专长,共同合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三定职责:临时党支部现有报到在职党员47人,根据在职党员责任区安排表,每位党员负责2-5幢楼的疫情防控工作。“责任田”的精准划分守护着金日东苑、金日西苑226幢楼内的2000余户居民。

建微信群:“麻烦各位在职党员改下实名,便于联系。”“收到“”已完成” ……自从组建了微信群,临时党支部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4月10日下午2点半,微信群内通知在职党员3点钟配合楼组长分发抗原检测试剂,党员们纷纷确认回应,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人员分配、调整等工作,保证试剂分发工作顺利开展。

党员队伍“不临时”

“我们支部的党员们都很有责任意识,志愿服务信息一发布,手慢的基本抢不到。”临时党支部里的党员经常感叹,有的党员为了在“先锋上海”小程序上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吃着饭也在不停地刷新手机看看有没有发布新的社区活动、公益岗位。党员们的理由很一致:“我们是党员,也是小区居民。居委工作人员就那么几位,封控期间那么多事他们很难完全应付得过来,肯定需要我们。”

面对核酸检测、分发物资、街面巡逻、代配药等各项工作,在职党员们纷纷请缨、冲在一线,在关键时刻彰显党员本色。4月12日晚10点半,临时党支部群里消息不断,原来是镇组织部门发布了招募道口值守志愿者的消息,临时党支部接到了第二天到城桥村道口值守的任务。得知最早一批党员志愿者需要早晨6点多从小区出发,群里没有抱怨丝毫,反而是士气满满,“我提供车。”“我来联系组员。”……

第二天温度骤降,下午还下起了大雨,但党员们站在负责的村道口,认真细致开展测量体温、扫描场所码、检查出入证等,确保防范区内防疫不松懈。在职党员们认真履行职责,在雨中不断提醒村民们带好口罩,不要聚集。五个小时的冒雨工作后,平日里注重衣着整洁的他们衣服早已湿透,但他们却说:“防范区不是‘放飞区’,我们是党员,要尽己所能,坚决守护好群众生命健康。”

战斗堡垒“不临时”

金日社区报到在职党员临时党支部做到了责任不临时、作用不临时,更做到了党性不临时,牢记初心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定的组织保障。

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党员们有的穿着红马甲,在排列的队伍旁不断提醒着“请打开核酸码,保持两米间隔”,遇到二维码生成有困难的居民,他们积极帮助申请、截图,告知操作方法。有的骑着电瓶车,举着小喇叭在小区内广播“请XX-XX号居民下楼做核酸,带好口罩,做好安全防护”,几轮核酸检测下来,党员对居民们越来越熟悉,每次小喇叭都会在身体不便、上网课学生等居民家楼下多停留一段时间,“我们虽然刚接触社区防疫工作,但是作为党员,就要守土有责,多用一份心,群众才能更安心。”

上门分发抗原检测试剂时,党员们发现有些居民不会使用抗原检测试剂,为确保“应检尽检”,他们耐心指导使用方法,并自创口诀“捅五下,搅三十,按五下,滴四滴,一为阴,二为阳,疫测达,装入袋。”遇到高龄老人无法自测,党员们则一对一帮助老人进行测试,解决使用困难,老人们纷纷点赞“看到你们就很踏实!”

这个春天,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清晨、深夜,出现在艳阳里、寒雨中,出现在道路卡口、居民楼下……临时党支部和在职党员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担当精神,在“战疫”一线筑起坚强的红色堡垒,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贡献蓬勃的红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