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会要闻

两会侧记:聚焦“开局”之年,共谋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01-08    来源:上海崇明     浏览:

2022年是崇明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崇明拿出非常之举,展现强大定力,经济社会总体呈现企稳回升、稳中向好态势。前不久,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崇明调研时指出,要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夯实绿色底色、筑牢生态底盘,坚持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更高起点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大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随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迎来开局之年,发展机遇不断浮现,如何高起点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如何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成为2023崇明“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聚焦农村发展 加速乡村振兴

崇明是上海最大的农村地区,拥有全市最多的农业人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乡村振兴示范村产业谋划力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农业品牌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关键一环。为此,崇明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农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区人大代表陈建飞建议,要根据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基础,推动崇明农产品提质升级,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崇明特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高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村公路是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区人大代表陆飞建议,应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畅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着力改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为百姓铺就出行的幸福路、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区政协委员施雪花表示,崇明要进一步推进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社“三社”完善功能、相互支持、融合发展,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可通过创建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市场化运作协作模式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代表、委员们还表示,要着眼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谋划乡村布局,共建共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培育特色产业 打造生态高地

近年来,崇明紧扣世界级生态岛目标定位,聚焦现代新农业、海洋新智造、生态新文旅、活力新康养、绿色新科技等生态产业体系,充分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推动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如陈吉宁书记所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基于一方水土、突出区域特色、开发乡土资源,做好产业兴旺这篇大文章。

生态是崇明的立身之本,是崇明产业发展的根基和前提。区人大代表施律建议,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禀赋优势,要聚焦“一只鸟”和“一条鱼”,做好东滩保护区建设和长江大保护重要工作,持续厚植崇明的生态优势,为绿色发展提供动能。区人大代表茅哲诚建议,全面加强生态环境问题源头管控,深入推进“四长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生态环境预警监测机制,筑牢世界级生态岛生态安全屏障。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版图上,崇明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朝着海洋高质量发展要地逐浪前行。当前,长兴岛上,海洋装备产业正不断汇集,技术工人数量持续增长,区人大代表顾方亮建议,加强精细化管理,坚持高标准规划,提供高质量服务,在产业发展配套方面,进一步完善居住、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为千亿级海洋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依托良好的生态“底色”,崇明旅游产业正不断迈上新台阶,带动了以餐饮、民宿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综合发展。区人大代表郭春菊建议,基于各乡镇的生态、人文禀赋,因地制宜开发旅游资源——围绕海洋装备产业开发工业旅游,依托美丽乡村发展农业旅游,深入挖掘文化要素,拓展崇明旅游内涵,厚植民宿产业优势,打通旅游产业链条,形成扩大规模效应。

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优质人才不可或缺。区人大代表施君建议,加强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积极培育、引进、留住新型农民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进步提供新血液、新思想、新观念。区人大代表樊为中表示,制定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应兼顾人才引进工作的广度和针对性,赋予企事业单位一定的自主名额,为各自领域吸纳所需的人才;要做好配套的承接和服务工作,建设人才公寓等设施,鼓励人才“筑巢”留下。‍

百姓装在心里 民生落到细处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全力增进民生福祉保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前不久闭幕的二届区委五次全会也指出,要积极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塑造更多生态美景,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生态发展成果。

教育是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比起头部学校‘一枝独秀’,更应发挥好其辐射引领效应,惠及更多家庭。”区人大代表张艳说,在持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办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同时,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扶持农村学校发展,推动本区教育均衡发展和整体水准提升。区人大代表董梁建议,对本区“假日学校”进行调整优化,解决近年来部分假日学校学生参与人数少、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开展更多户外实践活动,如果蔬种植实践、亲子互动体验活动等。

交通连着发展和民生。当前,轨交崇明线、北沿江高铁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令崇明人民无比振奋欣喜。区人大代表曹俊建议,紧扣城桥镇高铁小镇核心区开发、长兴岛地铁小镇发展两个重要增长极,高起点谋划推进“一站一城”功能开发,布局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发展胜势。张慧厅等多位区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岛内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农村弱客流地区公交运行统筹规划和布局,合理设置路线,增设必要站点、候车厅,方便农村老百姓出行。

近年来,崇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如何让老年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区政协委员刘静波建议,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部分线下人工窗口仍需保留,通过“线上+线下”双重保障,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同时,在村居层面,可借助睦邻点,开设智能手机培训,进行信息安全、防止电信诈骗等宣传,让更多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

代表、委员们还就打造绿色低碳新名片,在更大范围传播崇明生态理念、彰显崇明生态价值,持续擦亮生态崇明品牌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表示,要更加有力地把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向纵深推进,全力把崇明打造成国家生态文明名片、长江绿色发展标杆,加快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崇明绿色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