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崇明/ 历史建筑

澹园今昔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3 13:08

浏览

【字体:

澹园,是崇明城内一座有着苏州园林风格的微型园林。澹园者,取意于古人“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澹者,安定也。澹园原在崇明县署后面,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由崇明知县张文英创建。初名朗玉轩,乾隆后期改称澹园。民国初年,澹园已荒芜倾圮,一度重新修理。上世纪80年代移建于崇明县城桥镇北门路与东门路交汇处,成为市民群众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崇明离退休老干部俱乐部所在地。

 

知县张文英创建

在保存至今的清代4部县志,特别是清末光绪县志的“古迹”、“园亭”、“杂志”中,均未提及“澹园”,直至民国县志中才出现较为详细的有关澹园的描述:“澹园,在县署后,乾隆中知县何启秀修理,有朗玉轩、琴鹤馆等景致,今已倾圮。”“《澹园续记》刻石,在县署后,乾隆五十七年知县何启秀撰刻。”

但民国县志中有关澹园的创建人、创建时间均未交代,令后人迷茫。民国县志的“总纂”曹炳麟在他的著作《钝庐文集》中也有“澹园不载于邑志,不知所自昉(起始)也”的感叹。昝元恺在他的《崇明乡土志略》一书中也有“其古迹之废弃,而为前县志所漏者,即今县公署后之澹园”、“园名久已消灭”的说法。以至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印的《崇明县志》、《崇明岛指南》、《崇明旅游指南》等书籍也都无法讲清楚澹园的由来。笔者经过多年研究查考确认:澹园应是清雍正初年知县张文英创建的。

张文英,字蔚千,满洲正黄旗举人,自称“三韩”(辽东籍)人氏。他在雍正元年(1723)由兴化知县调任崇明知县,县志中称他“劝农课士,勤于教养”,“风移俗易,政简刑清”。雍正四年(1726),他鉴于“衙署内外倾塌不堪”,“慨然设法自头门起至内衙逐一次第修造,焕然改观”。同年,他在县署后面,即“内宅后东边”创建“朗玉轩”两间。“因洼凿池,编篱种竹,前垣后圃,中架数椽”。由张知县创建的“朗玉轩”两间,以及轩前池水,示意图见雍正《崇明县志》卷一《舆地志·舆图·县署图》。张知县还在朗玉轩“屋之南”亲手种植“玉兰两株”,玉兰又称木笔花,开花时“似莲花而小,如盏香微”,接近兰花,“其瓣莹腻,不异脂肪”。县志又记载,玉兰“春时烂熳若白燕丛栖,光暎眉宇”。春夏时节,游客置身其间,“恍然入瑶林、倚琼树”,既能“看竹舞鹤调琴”,又可“啸歌”。因魏晋时人有“朗朗如玉山上行也”的说法,故张知县将此景取名“朗玉轩”。张知县还特地撰写了一篇《朗玉轩记》,刻石于壁间。张知县还在《重修崇明县治碑记》一文中提及此景,说以此作为“退思休息之所”,沈龙翔在《〈朗玉轩记〉书后》中也称张知县以此为“休沐退思之所”,沈另留下《朗玉轩对白木笔花小饮》的诗篇。乾隆初年朗玉轩已增至三间,光绪初年,仍是三间,分别见乾隆、光绪县志记载。

根据民国县志有关乾隆五十七年(1792)知县何启秀一度修理朗玉轩、琴鹤馆等景致并撰刻《澹园续记》的记载,结合雍正县志的相关记载,可以推断确定:所谓澹园,最初名为朗玉轩,至乾隆后期才改称澹园。张文英是澹园的创建者,何启秀是县志所记载的对澹园重加修理的第一人。

张文英所撰《朗玉轩记》石刻今已亡佚,碑文有幸收录于清雍正《崇明县志》卷二十《艺文下》以及新编的《崇明历代碑文译注》。曾参与编修雍正县志的泰州举人沈龙翔《朗玉轩对白木笔花小饮》诗有对当时景物的生动描述,自注“木笔花即木兰花,有红、白二色,白者名玉兰”。兹附录沈诗于下:

海棠开后木兰开,照眼花光入座来。

帘卷乍惊虚白满,觞飞还竻玉山颓。

丰肌泉滑承恩出,皓腕宫寒罢舞回。

爱此何当肆咀嚼,品题应作瓣莲杯。

因康熙、雍正县志在民国年间均已鲜见流传,乾隆、光绪县志又交代不清,于是乎后人对澹园的创建情形失去了判断。

 

历史上的三度重修

光绪、民国县志以及曹炳麟《钝庐文集》记载,乾隆五十七年(1792),湖北东湖廪贡何启秀任崇明知县,在任三年。任内,“吏治良否不可考”,仅知他曾一度重修澹园并撰刻《澹园续记》。有“朗玉轩”、“琴鹤馆”等胜景。推测他“能于政暇治园亭,鸣琴弄鹤其中,……非俗吏比也”。《澹园续记》石刻保存至民国初年,后来竟至于亡佚。

宣统末年至民国初年,知县(后又称县知事)王绍曾(溯沂)、费熙栋(瑞庭)又先后对澹园加以重修。据曹炳麟《钝庐文集》卷五《复修澹园记》、《憇甘亭记》、《粟沧楼记》记载,清宣统三年(1911)直隶丰润人王绍曾任崇明知县,翌年11月崇明光复,王绍曾连任为县知事,“慨然有兴废之感”,主持修复澹园。崇明曹炳麟因被延聘为幕僚,负责“经营敦匠事者”。从这一年夏天起,“就遗址修葺添筑”,在澹园池、潭之间建“宛舫”,“左瞰清潭”,“右搴池荷”。在池南筑“还就轩”三间,轩西筑“小阆风”、“琅嬛精舍”。至十月,在澹园池西小邱上建“憇甘亭”,使“官于斯者得以久憇而专之”。又三个月后,将澹园西南隅“官于是祈禳求福”的“淫祠”改建为“粟沧楼”,“与亭相峙”。楼西又建“忆琴鹤馆”(又名隐琴鹤馆),“略具规模”。民国二年(1913)秋,王绍曾调离后,继任者江陵人费熙栋继续加以修理。翌年春,将“县署行政余积二三千金”,“尽以修建廨宇及澹园亭馆”。另营建了澹园“小阆风”以西“园之丹堊”。曹炳麟生性爱菊,在县署后的澹园辟园植菊,“亲植灌溉”。在他参与负责“筑圃”期间,“于瓦砾中捡得石碑一方”,即“乾隆壬子邑令何启秀《澹园续记》”石碣,对照前后“修复之期”,恰好相距整整120年。“澹园之名始著”。

《崇明乡土志略》记载,在上世纪20年代,澹园“占地不多,而池塘亭榭遗址犹存,且古树耸然”。澹园的几个建筑物曾被地方款产经理处、县教育局、县建设局等政府机关利用。1960年7月编写完成的《崇明县志稿》记载,1914年7月,新成立的地方款产经理处设在澹园粟沧楼楼上。20年代,县教育局先是借用万安仓部分房屋,后设在澹园内粟沧楼以及留庵佳处月洞门东边平房内。1928年,新设的县建设局局址在澹园教育局东首平房。另据记载,澹园之东原有小门,门外为一湖泊,波平如镜,上有八曲桥,俗称八索子桥,湖畔一片翠碧,游人出入不禁。

《新崇明》报1920年8月4日报道:“县署后园冷亭上”,每每于傍晚时分,有“优伶”在此演奏“京调”。

在曹炳麟《钝庐诗集》中,有一首题咏澹园菊花的诗,题为《澹园丛菊盛开,率赋二律,征县署同人属和》:

青门不种故侯瓜,黄菊亲栽老圃花。

舍我田园开此径,傍人篱落岂无家。

任评环燕谁肥瘦,自饱风霜曷怨嗟。

莫笑孤芳太迟暮,秋阳原不煦春华。

恨我夷门卒伍侪,泥君高迹入官斋。

非缘升斗腰倾折,为护根荄手拥薶。

乱世泪挥秋兴尽,小餐色爱夕英佳。

不妨多醉重阳酒,得晤黄花且畅怀。

由于清末民初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屡次重修的澹园最终沦于“荒芜湮没”,列入民国十九年(1930)刻印的民国县志的“古迹”。

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历经200多年的澹园仅剩一道水沟。后来填平,周围相继建起县府车库、县档案馆、县纪委(原址为澹园粟沧楼,曾设县教育局,俗称红房子)等建筑。

 

易址重建的澹园

重建的澹园座落于县城北门路与东门路交汇处,占地0.6公顷(一作5.6亩、8亩半)。由城桥镇人民政府集资85万余元,于1983年9月筹建。早在1982年,城桥镇社会贤达倡议将城区这方贮存、转运居民粪便的场所(1980年开始这里已停止转运粪便)改建为公园。至1987年5月1日,澹园正式对外开放,由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题书园名“澹园”。从此,昔日的粪便转运场所改头换面,变为崇明仿古园林景区,景区封闭围墙,飞檐翘角,亭阁堂榭,古香古色,呈现出典型的苏州园林风格。园内游览区有回廊、星湖、宁静堂(王震、苏局仙题匾)、卧波榭、清穆轩(藏有樊伯炎、刘侃生、施南池等名家字画)、映月桥、憩甘亭(宋任穷题匾)、画舫等千余平方米仿古建筑。假山、山洞、荷花池、小桥错落有致。园内服务区有红木桌椅、石鼓、瓷凳、名家真迹画框、宫灯,富有古典风韵。园内盆景区植有银杏、桂花树、白玉兰、香椽、石楠、胡颓子、紫竹、天竺、石笋等70多种古树名花。

1989年,澹园内增设丰乐楼舞厅、卡拉OK、老人茶馆,使澹园融园林绿化、文化娱乐为一体。澹园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同时,1992年7月由崇明县人民政府辟为县离退休老干部俱乐部所在地。

随着崇明新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苏州园林风格的微型园林——澹园将远离核心城区。不过,由于她蕴涵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相信仍将会让岛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留恋不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