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璟苑社区:以文明之风塑造文明社区
倾心书写长兴璟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提质增效的“精彩答卷”,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切长兴璟苑社区位置坐落于长兴岛中部,东至月牙港路,西至丰福路,南至金滂路,北至江南大道。社区总户数2044户,截至2024年6月份居住人数约4361人。长兴璟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位于丰福路599弄177号3楼。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挂牌成立以来,社区着力在“阵地赋能强、队伍覆盖广、品牌创建优”上做精做细做活,以实践之力点亮文明之光,身体会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搭建实践阵地 突出文明实践凝聚力
夯实阵地建设
按照“1+N”建设布局,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主阵地,将社区健身广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图书角、理论宣讲室、健身活动室、舞蹈室、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民兵之家、公益厨房等功能室设为文明实践点,积极盘活社区资源、动员多方力量,持续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易于参与、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为社区治理凝聚文明力量。
强化协调联动
整合社区内外资源,联合中远海运重工、协爱康安中医医院、长兴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欧鼎物业等多家单位,将文化服务、公益义诊、手工制作等资源“打包”送入文明实践站,延伸服务触角,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门入户、落地生根,形成独具特色的文明实践阵地。
注重功能使用
依托辖区内8大文明实践点,让居民可以在这里健身、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红色电影的震撼,还可以在活动室翩翩起舞,真正成为了居民教育、学习、休闲、娱乐的“打卡地”,人气居高不下。
建好“主力军” 突出文明实践生命力
长兴璟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整合志愿服务资源,以量变促质变,真正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01配专员
配备1名以上文明实践员,承担实践站的指挥调度、活动管理等具体工作,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在把方向、强指导、解难题上下功夫,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工作全面推进,保障文明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02建队伍
长兴璟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专门成立“爱益家”公益服务社,现有常态化服务志愿者114人,成立至今共计服务时长接近7000小时,共有“益家安”“益家护”“益家帮”“益家新”和“益家和”5支志愿服务团队,共同助推邻里守望相助生活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矛盾化解、帮扶济困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形成了志愿服务一叫就到、志愿队伍一呼百应、志愿项目一办必成的运行机制,从而实现社区自治共治目标,全面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03强素质
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借助新媒体手段,邀请专业人士,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持续在培训中蓄能,学习先进经验,开阔文明实践思路。
吹好“文明风” 突出文明实践感召力
树品牌
紧盯“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站点推出以“爱益家”“童学童创”“美工美匠”“百老惠”“悦智讲堂”“文创营”等品牌为主线,推出科技手工、国学文化、老人智能生活、非遗手创等系列课程,让群众暖心窝。
优项目
紧密结合社区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的大事,融合社区内容资源,对站点各类活动品牌进行项目优化,建立文明实践微信矩阵群,创建“群众需求库”,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与“站外”“线上”与“线下”、共同需求与个性服务的有机结合,深化志愿服务格局,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精准化,下好“计划深远”的文明实践一盘棋,给群众生活带来新变化新便利,推动文明实践“飞入寻常百姓家”。
每月5日便民服务活动。社区定于每月5日,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如磨刀、理发、缝纫、测血糖、测血压、就业咨询等,让“雷锋”月月在小区。长兴璟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去年11月初正式启用以来,已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九十余场次。
立口碑
采取“点单式”服务模式,将“群众需求”与“月度主题”有机结合,探索形成群众“点单”、站点“送单”、中心“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模式,做到“民呼我应”。正在排练的舞蹈队队员施阿姨开心地说道:“社区活动可丰富呢,每月都有便民服务,年前送腊八粥,元宵节做馄饨元宵,清明做青团,端午节包粽子、做香囊、染漆扇,还举办全民运动会、反诈宣传、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社区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了。”
建设广阔舞台 引领助力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
深化联动共建,缔造社区“幸福圈”。由于社区居民流动性比较大,为了提高居民群众的参与度和归属感,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长兴璟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邀请社区各年龄阶段的居民共同参与,既形成传统文化习俗“老带新”的传承,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融入社区大家庭,形成更好的社区自治共治基础。
下一步,长兴璟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持续丰富实践活动内容,不断完善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平台设施,进一步构建服务优质、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群众身边满意的一站式社区“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