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综合信息

崇明首次以“棚-塘接力”模式养殖长江特色鱼类

信息来源:崇明报

发布时间:2024-09-24 08:35

近年来,崇明立足独特地理优势,大力推进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建设,通过与上海海洋大学密切合作,依托崇明农业科创项目支持,探索开展了“棚-塘接力”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专注于长江特色鱼类鳗鲡、长吻鮠(鮰鱼)的生态养殖,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走进崇明河蟹集团崇东基地的“棚-塘接力”生态养殖基地,几十个陆基圆形鱼池整齐排开。

这些圆形鱼池每个约30立方米,配备了先进的循环水系统,能够为鱼类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室外,一片几十亩的生态池塘中,经过棚养的鱼类在这里进行野化提质,进一步增强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所谓“棚-塘接力”养殖模式,即先在室内大棚的陆基圆形鱼池中集约化培育大规格苗种,这一过程被称为“棚养”。随后,这些苗种会被转移到室外的生态池塘中进行野化提质,被称为“塘养”。通过这种接力养殖的方式,可实现长江特色鱼类的生态高效养殖。

“通过这种方式养殖的鱼类,不仅体型大小会有显著提升,而且肉质鲜美、无腥味。预计今年年底上市。”崇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倪国彬说,这种模式还有利于缩短鱼类生长周期。

记者了解到,目前,崇明已成功引进包括鳗鲡、长吻鮠等高价值品种,其在该基地生态养殖示范面积共70亩、目前鳗鲡养成规格已达1斤左右,亩产700公斤左右,长吻鮠养成规格已达2斤左右、亩产约750公斤。

接下来,崇明将锚定长三角农业硅谷建设目标,继续深化与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大力推进农业科创项目实施落地,加快关键技术转化应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科技引领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崇明特色的农业科创产业集群,打造崇明特色科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