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综合信息

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二届区政协2023年工作回顾

信息来源:崇明报

发布时间:2024-01-15 15:37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区政协常委会紧扣生态产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长江大保护等重点工作,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协实践,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为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跨区域协商联动履职

推动“长江大保护”

“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长江的保护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长久的牵挂。

去年109日,长三角三省一市18个市、区政协齐聚崇明生态岛,围绕“长三角沿长江区域水环境共保联治”这一议题,举行协商议政会,为促进长三角地区携手推动“长江大保护”工作贡献人民政协的智慧和力量。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来到青草沙水库、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基地两大特色地标,了解崇明乃至上海奋力谱写的新时代“长江之歌”。

从崇明转向上海,再眺望长三角区域,时空一体、山水相连,生态环境休戚相关,生态服务功能相互关联,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应作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与一体化战略的优先领域。长江大保护,“共”字是要诀。会议期间,崇明区政协与上海市政协界别和地区工作委员会联合发起成立“保护长江工作站”。区政协主席邹明介绍:“工作站是主题性、流域性、开放性的协商议政平台。主题是保护长江,流域是长江流域,开放是指平台向长三角地区政协乃至长江流域政协共享开放。”

为更好发挥工作站协同作用,由崇明区政协提议,与会政协响应,向长江流域地区政协发出倡议,号召通过跨区域协作、多城市联动,开展联动调研、协同议政,使“保护长江工作站”逐步成为长江流域地区政协专题履职的联动新品牌;与会政协共同向所在地区的党委政府发出本次活动的协商建议书,积极助力协商成果有效转化;崇明区政协与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联动履职,共同推进“关注森林活动”,围绕助力国际湿地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主题,开展联合调研、协商建言,不断厚植崇明生态优势。

结合此次协商活动,区政协还撰写了会议纪要和《协商建议书》,由各地政协分别报送所在市、区的党委政府。区政协向市政协办公厅报送了专题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市政协采纳并报送全国政协、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等单位,有关建议被纳入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年度工作安排。保护长江工作站也得到了全国政协领导的关注,成为上海市政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的工作品牌。

增强民主监督

优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是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如何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推动崇明经济社会发展?区政协深化“协商监督在一线”工作实践,于去年518日召开“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发展动能”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启动会,充分发挥政协协商性监督的优势和作用,查找本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合理、精准的意见建议。

如何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政务服务队伍建设情况如何?在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环境和协同高效的营商环境合作示范区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分6个专项民主监督组,深入全区各部门和乡镇,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各工作组根据监督内容,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对口协商会议;组织委员集中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期间,结合相关部门联动监督、委员个人暗访监督、社情民意信息监督等,查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意见和建议,使监督既“监”到关键处,又“督”到点子上,让“软监督”炼出“硬实效”。

历时5个月,开展对口协商会、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专题协商活动共30余次,收集有关问题、意见建议共160余条,形成监督报告7份……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主监督报告聚焦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纳税金融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和优质普惠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自主便利的投资环境等六大重点,对崇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体检”。在监督过程中,对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涉企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存在的问题,委员们进行系统梳理,及时与有关部门对接,不少意见建议迅速得到督办落实。

1121日,区政协召开通报会,向区政府、相关部门作专题通报,提出的“建立多部门企业诉求解决反馈的协同机制”等18条协商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吸收,并落实到后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增活力。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区政协常委会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充分发挥协商议事助发展、惠民生、聚共识、促和谐的独特作用,着力释放人民政协在民主监督、民主协商、民主管理等全链条民主实践形态的效能。

开展“两病筛查”工作是区政府2023年重点实事项目之一,关系着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去年4月,横沙乡工作站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岛上存在妇女“两病”筛查不便的问题,区政协即组织医卫界别的政协委员、有关群众代表和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精准对接协商议题的各方主体,为解决相关堵点问题提供了更加专业、更符合横沙地区实际的意见建议和操作方案。

“两病”筛查、集资房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一年以来,区政协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站、直报点与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点建设有机融合,使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更接地气、更聚民心,切实发挥政协委员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同时,区政协编发《社情民意》专报,《整合崇明部分地区资源,提升民生服务保障能力》等9篇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区主要领导批示,《关于加强机制建设,严厉打击破坏房屋承重结构违法行为的建议》等28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市政协采用,其中20篇报送全国政协。

除了社情民意信息,不少政协委员坚持“术业有专攻”的路线。2023年,崇明区政协共立案提案145件,在去年7月底已经全部办结,提案办结率为100%。其中,办理结果为“解决或采纳”的提案114件,当年难以解决、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提案20件,因条件限制短期内难以解决、留作参考的提案11件。全年提案的解决采纳率为92.4%

“实事求是地说,去年区政协取得了较高的提案解决采纳率,作为委员,我们更加关心已办复提案的转化落实情况。”崇明区政协委员们说。

为回应委员们的关切,也为了更好发挥提案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作用,区政协在“成绩单”出炉的当日,同步启动了2023年度提案办理落实情况“回头看”活动,对办理答复承诺事项进行全面检查落实,扎实开展提案再办理、再落实工作,确保协商成果的有效转化。“我们要真正做到‘办好一件提案、解决一类问题、推动一项工作、造福一方百姓’。”这是所有崇明区政协委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