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1号”养成记
近日,2023年度河蟹新品系“崇明1号”亲本选育工作在崇明河蟹集团惠康基地拉开帷幕,标志着新一轮“崇明1号”蟹苗的“育繁推”工作也同步展开。当天,数十家本区扣蟹养殖户就采购“崇明1号”蟹苗(大眼幼体)达成意向性协议。
严选优质亲本蟹
“崇明1号”作为基于“江海21”良种研发而成的优质新品系,其在生长速度、规格和产量方面均优于“江海21”,被广泛看作崇明河蟹产业的未来,其亲本选育工作丝毫马虎不得。一早,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河蟹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便带领十多名学生来到惠康基地,利用游标卡尺、针筒和标签等专业器具,对优质成蟹进行观察、比对、测量和记录,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经过层层筛选,“入围”的“崇明1号”亲本须达到“7公5母”(7两公蟹,5两母蟹)水准,具备“大长腿”等外形特征,且生性活跃、肢体有力,抗病性、抗逆性均出众。采集的血液样本也有大用处——回到实验室后,上海海洋大学的师生们会从中提取出各只蟹的DNA,开展进一步的分型研究,以筛选出特定的、与表型相关联的基因型;蟹身上的数字标记确保了这一研究可以溯源追踪,使得“崇明1号”基因和性状的研究能够长期推进。
2022年11月,崇明区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从崇明本岛的“江海21”群体中挑选亲本,正式开始研发携带“大长腿”基因的河蟹新品系“崇明1号”,建立“崇明1号”奇年选育群体。“眼下我们的选育工作来到第二年,属于‘崇明1号’的偶年系,父母本仍是‘江海21’中的佼佼者;等到明年,伴随着初代‘崇明1号’成蟹的规模上市,我们会对种源作总体评估,再进行完善。”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后侯鑫说,“这意味着‘崇明1号’新品系研发将逐渐走向成熟。”
养殖技术持续迭代
此次亲本选拔中,个头惊人的成蟹不在少数,给到场的养殖户、水产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成蟹主要来自崇明河蟹集团的各个基地,代表着崇明河蟹产业的最新成果。”惠康基地负责人顾柳滨说,“今年基地的成蟹规格进一步提升,光是‘斤蟹’都不在少数。”
今年年初,惠康基地为探索养殖更大规格、更好品质的崇明清水蟹,和上海海洋大学相关研究团队深入合作,开展了包括大棚养蟹、虾蟹鱼套养在内的几项新技术,并成功养殖出重达10两的“斤蟹”。
“今年气候适宜清水蟹生长,加上我们通过棚-塘接力,让河蟹提前蜕壳,提前成熟上市,规格成功超过了1斤。”顾柳滨手捧着一只身形硕大、蟹腿修长的“斤蟹”,无比自豪。“截至目前,基地产出足9两的成蟹达数百只,足斤的成蟹约20只,最大个体超过11两。”在市场上,“斤蟹”更是地位尊贵、供不应求,“平均每只都能卖到两千元朝上。”
更大的规格、更丰富的蟹塘产品,也带来了更高的综合效益。但顾柳滨最关注的,依然是“崇明1号”新品系的发展。“正是基于成蟹品质的不断升级,才能选出更优质的亲本用以繁育‘崇明1号’。”顾柳滨说,“根据今天的订单情况,今年亲本选育工作需选拔亲本公蟹2500只、母蟹8500只,以繁育出满足全区养殖所需的蟹苗。”
要养就养崇明1号
当天,在惠康基地同步举行了2024年度“崇明1号”蟹苗(大眼幼体)预售采销签约仪式。数十家本区扣蟹养殖主体来到现场观摩亲本选育,并与上海崇明河蟹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意向协议。
2022年5月,崇明5家河蟹龙头企业联合组建河蟹集团公司,全面整合从苗种繁育、扣蟹生产、成蟹养殖到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资源。在河蟹集团各家单位的通力合作下,繁育出了1.2万斤初代“崇明1号”蟹苗(大眼幼体),并在全区进行了推广。
“成蟹关键看苗种,苗种关键看亲本。”崇明河蟹集团董事长黄春表示,“今年的亲本蟹品质极佳,比去年还有提升,‘大长腿’特征尤其突出,这一批‘崇明1号’蟹苗值得期待。”
今年上半年,初代“崇明1号”大眼幼体已顺利完成交付,其优越的品质得到了岛内养殖行业的普遍肯定,“要养就养‘崇明1号’”逐渐成为行业内的新共识。截至目前,新一轮“崇明1号”蟹苗的预售订单已超过15000斤,较去年总量涨幅接近三成。“通过品质的不断提升、口碑的不断积累,我们预期到明年,能实现接近20000斤的总订单量。”黄春说。
“通过推广‘崇明1号’种源,我们为全区的广大养殖户提供更优质的蟹苗,将实现扣蟹、成蟹产量和销售价格的进一步增长。”顾柳滨说,“在帮助养殖户增收致富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提升崇明清水蟹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