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之音:强化理论武装,青年干部要常怀“三姿”
近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广大青年干部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常怀赶考路上的“三种姿态”。
01常怀“学习之姿”,破除思想之霾
保持理论学习是一场自我变革和自我升华。青年干部要想站得稳、行得远,必须常怀“学习之姿”,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从根基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舟行千里,操之在舵”,青年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万山磅礴看主峰”的坚定中,紧紧握牢“对党忠诚”这一“治国理政”的“制胜法宝”,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信念伟力”体现在基层的实际工作中。
02常怀“为民之姿”,厚植乡土情怀
读懂基层这部厚重的“无字之书”,是每一名青年干部都应该做好的必答题。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青年干部要敢于走出“舒适圈”,常怀“为民之姿”,多思“安民之道”,涵养“为民情怀”,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行中,始终站稳“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服务基层既要“身入”也要“心入”,要常走乡村小路,常睡农家土炕,常吃农家饭菜,真正与乡亲群众打成一片,从推心置腹的交流中捕捉民意,倾听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认识基层、熟悉基层,以民生福祉为“奋斗坐标”,下足“绣花功”,做好“利民事”。
03常怀“担当之姿”,涵养实干精神
“不驰空想,不骛虚声”,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品格。“赶考”路上,只有发扬主动担当的精神才能创造历史、成就未来。前行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没有捷径,唯有实干。“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青年干部要常怀“担当之姿”,脚踏实地,矢志奉献,在基层工作中不可只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要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迎战“一线风雨”,在担苦担责担难中经受考验,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昂扬姿态和斗志,在复兴征程上展现更大的作为。
“为学之要,贵在自胜”。在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厚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之中,广大青年干部唯有淬炼思想、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