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温情慰问
致敬全体劳动者
平凡的岗位铸就不平凡
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值得感激
每一份劳动都该得到尊重
每一位敬业付出的劳动者都值得敬佩
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
真诚地向每位劳动者说声
你们辛苦了!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绿华镇总工会走访慰问2023年度“崇明工匠”。
慰问活动中,绿华镇人大副主席候选人朱春尧详细了解了“崇明工匠”李庆标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向他表示祝贺并致以节日的祝福。朱春尧鼓励他继续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为绿华发展立标杆、树形象、做榜样,扎根农业一线,继续发挥专长和示范带动作用,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李庆标表示,非常感谢镇党委、政府的关爱,将继续立足本职、实干创新,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李庆标先进事迹
李庆标生于1992年6月,汉族,大专学历,是一名农机手和国家二级技师。
2010年,18岁的李庆标到上海虚心求教、刻苦学习,很快熟练掌握了各种农机的操作和维修技术,并组建了自己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十多年来,经过学习和钻研,对多款农机的部分结构改造优化,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奖励。
2013年,针对传统刮板幅度窄、平稳性差、水平度低的问题,带领团队研制了一面钢制液压刮板,该刮板收缩后时宽仅2.5米,展开后宽幅达到8米,不仅比传统的刮板作业效率更高、水田平整效果更好,同时还解决了转运拆装困难的问题。这一“水田耙”技术创新成果,已经获得上海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证书,并且获得国家专利申请信息的确认书。
2014年,发现新购入的约翰迪尔5-904拖拉机在生产作业时油门总是忽高忽低无法精准控制。对此,李庆标带领团队研究借鉴各种车型油门结构的普遍性规律,对约翰迪尔的油门传动机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使得拖拉机在作业时油门更加平顺。同年,针对拖拉机播种小麦的沟槽过窄问题,李庆标团队在播种机中间加装了开沟机,让播种机和开沟机“同步作业”,开沟深度可达25cm-30cm,避免了播种后再开沟的重复投入。
2016年,注意到水田穴播机开沟槽内的水经常无法排出,而积水会导致出苗率降低,后续还需要人工再次补苗。为了排出积水,保障出苗率,李庆标组织团队通过重新设计穴播机开沟铁槽,成功解决了积水问题,大大增加出苗率,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投入。同年,又对久保田988收割机的压割刀器进行了改装,在割台的转动轴臂上增加了轴承,再用铁板压住轴承,避免了割刀在作业中的跳动。以往一把割刀由于作业时的跳动寿命只够收割300亩地,改装后割刀寿命延长了3-5倍。
经过李庆标团队的共同努力,改良的农机达到50多台,新技术辐射崇明区及上海郊区农村80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近300台次农业机械,每年为100万亩水稻耕作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和物料成本。为改变农业苦、累、脏的固有观念,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现代农业,李庆标开办了农机技术工作室,将好的操作技能和维修技术传授给大家。目前已经培养三十多名三级修理工(高级工),五十多名四级修理工(中级工),并吸纳10余名农大学生开展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