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新海镇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2-27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2022年,新海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市、区关于依法行政的相关文件要求,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着力抓好法治政府体制机制建设,注重建立完善依法决策配套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营造良好的普法守法环境,努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统筹谋划,锚定法治政府建设方向
坚持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全面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本区基层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法治新海建设规划(2021—2025年)》,牵头召集党委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对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进一步明确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
(二)狠抓落实,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质效
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镇重点工作。通过抓好党委中心组学法、举办法治培训等方式,扎实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对照现行党内法律法规和其他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严格落实党委班子“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充分发挥专业法律顾问、兼任公职律师作用,扎实推进涉及疫情防控、工程项目等重大决策事项前意见征求和法治审核,加强对党委文件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确保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依规开展。
(三)聚焦短板,破解法治政府建设难题
坚持抓好特殊人群过渡安置就业帮扶基地、“访调帮控”四位一体等治理项目,进一步深化“农场老房汇”项目,累计接受居民家庭委托500多户,积极解决住宅小区长期空置房屋失管失养引发的财产损失、邻里纠纷及非法侵占等不稳定问题隐患,多措并举促进地区和谐稳定。加强镇居两级公共法律服务站、室、点阵地建设,积极引入区级公检法等专业法治资源下沉,直接面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80余次,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点阵集群”建设水平,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家门口”公共法律服务。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保障,体制机制运转顺畅
一是领导重视。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的要求,镇党委书记、镇长作为本单位法治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镇重点工作。通过抓好党委中心组学法、举办法治培训等方式,扎实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机制健全。法治建设委员会下设依法决策、执法协调、守法普法、法治监督协调小组。并制定《中共上海市崇明区新海镇委员会法治建设委员会协调小组工作联系制度》。三是程序规范。严格执行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崇明区推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等。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主动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
(二)严格落实制度,行政执法效能提升明显
一是坚持规范执法,提升执法效能。通过提高办案水平和办案效率,确保案件质量和执法规范。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做到快办快结。不断完善执法流程、规范执法程序、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运用法治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在推进拆违工作中,综合统筹,风险评估,明确保障措施,依法依规,实施拆除,维护社区和谐稳定。二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执行派出所所长列席镇党委会议制度、司法所所长列席镇长办公会议制度,及时从法律角度对相关决策给出意见建议。我镇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每一起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进行法制审核,并通过多种途径对当事人展开释法说理。自2022年以来,新海镇进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2件,共举行行政执法听证会2次。
(三)强化法治宣传,普法依法治理稳步推进
在守法普法方面,一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切实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开展“红栎法治文化楼道”评选活动,打造了“红栎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并对香樟园法治驿站进行了改造升级。二是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各社区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居民自治相关制度规范健全,公共法律服务规范高效便捷。三是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推进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建立了“访调帮控”协调机制。
(四)聚焦群众需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统筹基层党建、自治平台,合理布局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分别打造了五心法治驿站、香樟园法治驿站、闪闪红星法治驿站,完善相关服务规章制度,切实为辖区群众提供普惠均等、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对法治的需求。二是着力构建具有新海特色的“大法治”普法格局,鼓励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各自工作职责推出法治相关短视频等法治文艺作品,不断提升普法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三是推出法治护航“农场老房汇”—新海镇居民小区空置房屋委托集中管理公益服务项目。基于新海镇为农场改制镇,近年来人口大量外流、空置房屋增多的现实,联合镇相关部门开展空置房屋委托集中管理公益服务项目,着力解决群众的愁心事,护航平安新海、法治新海建设。
(五)强化政务公开,民主监督渠道进一步拓宽
加强机关内部监督制约的同时,全面落实政务公开要求,主动公开我镇重点领域信息,做好依申请信息公开制度,有力指导居委会居务公开工作。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定期更新崇明区政府官方网站新海镇页面网站、镇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栏、阳光政务平台。依法主动公开财政预决算、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工作计划总结、活动安排发布、涉农补贴公示。
三、存在问题
当前,我镇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法治建设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完善,贯彻落实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二是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群众仍然存在法治观念淡薄、有法不依的现象;三是基层法治队伍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壮大,部分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法治建设体制机制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委对全镇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持续加强党委法治建设委员会及其下设办公室作用发挥,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委“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强化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深入实施《法治新海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不断健全完善依法全面从严治党、依法行政、依法治镇各项工作制度机制,切实加强法治建设制度机制保障,努力以更高水平推进法治新海建设。
(二)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针对基层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形式生动新颖、群众易于接受的“八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点阵集群”体系阵地管理建设,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与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等阵地有机融合,健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在持续打通公共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
将干部法治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纳入队伍建设工作整体规划,积极推动法治队伍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坚持专兼结合、突出实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等集体研学,在不断深化经验总结中,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队伍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依法办事能力,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法治基础。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