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新村乡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0-03-13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2019年度,新村乡农技中心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农村、农业委等上级部门关心下,中心农业服务工作围绕镇党代会、人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以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求和区、乡农业重点工作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为农服务工作,中心全体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为推进新村农业发展、农业增收做出了贡献。现将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打算作如下汇报:
一、做好全乡养殖业工作,确保全乡无重大事故发生
1、完成畜禽防疫与宣传工作,加强不规范生猪排查
按照年初计划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全年免疫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共计12万头/次;白山羊免疫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等共计1.2万只/次;家禽散养户免疫3.8万羽/次。结合春秋防疫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确保免疫质量和密度不断提高,加强养殖场区域的消毒,做到不留死角。认真填写养殖和免疫档案,严格开展产地生猪检疫,截止10月底,生猪检疫开证11489头。落实每周非洲猪瘟排查制度,确保我乡无非洲猪瘟疫情。
2、加强渔政执法工作,做好渔业服务工作
1、是完成2019年度农业农村委养殖科、水产站等各部门的对接工作,做到每月上报水产月报表、水产品养殖户的生产档案、渔业投入品、饲料检查情况。2、是与各村开展水产养殖户的产权归属、水产养殖面积、水产养殖品种等底数排摸,为2020年水产养殖退养打下扎实的基础。3、是积极开展非法捕捞的专项整治行动,2月16日至5月26日内陆禁渔期间,广泛进行宣传发动,乡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播出,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联合乡派出所、水务所、区农委执法大队开展联合巡查,有效地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保护了渔业资源。
二、扎实做好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推进绿色认证工作
1、是完成每季度对绿色认证单位和普通农户网络化监督APP平台的评分工作。2、是完成市级、区级等各职能部门下达的对各类农产品样品的飞行监测任务。3、是中心根据绿色认证标准完成2019年,新村乡恳业米业公司和绿曦粮食合作社4200亩绿色认证复证工作。4、是对绿色认证单位进行日常农产品安全监管,查看田间档案记录、农药进出库记录以及农药仓库、肥料仓库等基础设施是否符合标准,确保我乡绿色认证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
三、强化管护工作,促进林业发展
加强林业养护管理工作,将本乡4832亩公益林管理工作切实做到深处、落到实处,2019年 无林政案件、无森林火灾、无森林资源减少,每月对二个养护公司进行考核,把考核成绩与发放养护经费直接挂钩,设定了一票否决的范围,督促养护公司管理好队伍、管理好林地,达到了公益林高质量养护的目的,夯实了“幸福小镇、美丽新村”的生态基础。
四、围绕稻米文化产业、扎实做好基础服务工作
2019年围绕乡党委政府提出的“稻米文化中心”,打造“新村稻米文化小镇”,为此农技中心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完成水稻、绿肥种子订单供应工作。2019年是我区实施市场化供种的第一年,面对复杂的供种环境,我中心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制定应对措施,指导各村做好预案,确保良种供应稳定,种植水稻面积无减少共21872.66亩,种植绿肥面积5061.83亩,冬翻面积17713.86亩。2、积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补贴政策。做好支农惠农的农药及农药废弃包装盒发放、登记造册工作、抓好水稻、蔬菜、林果补贴农药的统计汇总工作,经区农村、农业委审核和第三方核查,无基础数据有偏差。3、水稻种植机械化率实现突破。2018年新村水稻种植机械化率为65%,未达到80%的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考核指标,为此中心上下一盘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1是加强宣传和引导,深入田间地头,直接与水稻种植户进行宣传。2是鼓励家庭农场主、合作社法人购买直播机,中心及时做好农机补贴材料申报工作。3是遴选2018年机直播优秀示范户,组织开展水稻规模种植户座谈会,介绍播种期间心得体会。在农技中心及各村的配合下,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水稻机插秧面积9064.86亩,机直播面积9355.5亩,实现水稻播种机械化率84.22%。
2019年工作中存在的短板:1、非洲猪瘟一时难以根除,持续呈高压态势。形势要求养殖主体做好持久战,封闭饲养,随着屠宰场关闭,商品猪外运等,防控安全的难度和潜在风险不断增加。
2、随着供种政策的改变,取消统一供种后,今年委托区种子公司购买水稻种子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33.7%,面上种植的水稻品种多而杂,而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农户购买的种子连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品种,不同的品种特性不同、生育进程不同,给水稻的培管、病虫害统防统治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今年在水稻破口期遇到持续的阴雨天气,病害的防治效果不理想,尤其是一些易感水稻品种,面上稻曲病、稻瘟病发病程度较近几年都要严重。
3、各条线从事农业协管人员年龄普遍老化,但是现在农业逐步向智能化数据化发展,各条线协管工作人员因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等因素,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有的还是老年手机,拍个照片都有问题,无法胜任农产品网格化监管AAP平台、田间档案输入等基础性工作。
2019年工作思路
1、继续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做好2020年水稻种子订单供应工作,全力推进水稻机械化种植工作。认真落实各种农作物的技术指导,打胜打好三夏、三秋两场硬仗,抓好水稻丰产方建设,秸秆还田等措施,严格把关切实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好。
2、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起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度与标准,健全标准化体系。组织标准实施,针对种植业、养殖业和产品检测等相关问题,进一步完善各类安全监管标准。试运行初步制定的乡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开展标准化宣传培训,不断在实践中评价和改进标准实施。
3、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继续抓好强化免疫工作,加强疫病监测,强化快速反应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反应能力。健全和完善免疫档案和免疫标识制度,稳定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4、抓好公益林管理。做好技术指导,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加强有害生物的监测,严防疫情传入,保障生态安全。
5、做好水产退养准备。做好水产品及水产投入品的抽检监管,把好源头,确保水产品的安全。并配合镇及部门完成新村乡30亩以下养殖户退养工作。
6、强化农业科技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发布力度。开展科技培训,重点做好村级农民技术员,动物防疫员等培训工作。
7、围绕稻米文化产业积极开展的工作。一是紧紧围绕稻米产业,做好优质稻种源把关、培管、杂草防治、病虫害调查及统防统治,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对接优质稻种植家庭农场、合作社,做好优质稻生产期间技术服务工作;二是“新村稻米文化中心”做为一个农业科普基地,农技中心人员做好农业科普宣讲志愿者,2019年上半年已接待崇明区及市区的两个区高二年级学生3000人次,明年还要增加初中生生源,人数将大幅增加,农技中心将加大宣讲人员储备及业务知识培训;三是智慧农业,做好稻米文化小镇APP日常维护,指导种植户信息录入、信息及时更新工作;四是针对机直播面积不断增加的趋势,切实做好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尤其是催芽标准、用种量及田间杂草防除方面;五是积极探索符合“新村稻米文化小镇”建设的农业小课题,如稻鳝种养结合模式,利用水稻秸秆生产大球盖菇的农业循环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