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乡生态养护办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打算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0-02-21 00:00

  •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其他-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新村乡人民政府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2020-02-21

新村乡生态养护办在区就业促进中心、区人保局等部门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基本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9开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9年度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新村乡生态养护办下设两个服务社,截止2019年10月中旬,共有员工288人。其中生态养护社128人,社会协管综合服务社160人。

1、新村乡生态养护社截止2019年10月中旬已招录68人,预估到12月底招录人数94人;

2、截止10月底生态养护社已退工20人,其中到龄退工人数4人,其他因加强管理等原因退工16人。社会协管综合服务社已退工23人,其中到龄退工人数14人,其他因加强管理等原因退工9人。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1、完善规范系列制度

根据2018年对生态岗位从业人员的考核情况和实际督查中遇到的问题,生态养护管理办公室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对制定生态岗位实施细则、生态养护管理办法、养护人员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及办法细则等作深一步推敲考量,通过建立完善系统可操作的制度来指导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工作,并约束岗位从业人员的行为,提高岗位从业人员的工作自觉和效率。

2、落实组织员工培训

生态养护管理办公室为提高岗位从业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组织主管部门、业务部门等2018年4月1日转制的40名生态服务社人员和协管类148名人员进行了合同续签和员工培训

对其他新老生态岗位从业人员开展每季度一次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思想教育、业务技能知识等。一方面提高从业人员对工作岗位业务知识的知晓,另一方面引导其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的信念,更好的服务于工作岗位。

3、加强督查管理力度

生态办按照年初计划,坚持履行“一星期一督查”“一月一考核一通报(从4月份开始,实行“半月一考核一通报”)长效管理制度。一是依靠考勤智能平台,对于人员的监管有了明显改善。二是河道的质量通过每星期生态办不定期督查和每月职能部门组织一级河长、生态养护办、市民巡访员、人大代表对村开展村级河道(泯沟)月度实地考核,将考核数据列入对人、村考核范围,考核结果直接与工资报酬挂钩,通过一次次的督查通报,各村河道质量明显有了提高,考核结果得到有效运用。

(三)智能化管理运作情况:

在充实队伍、理顺网格、建立制度、督查考核的基础上,为解决“出工”难题,进一步严格督查考核,新村乡于今年3月推进了生态岗位考勤管理平台。

新村乡现有河道养护员66名,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在生态岗位考勤管理平台上,对每人所工作的区域进行定位划分。并在原有一天四次手工签到的基础上,改为脸部识别+指纹签到,杜绝代签、多签、补签等情况,对不按规定签到人员按旷工处理;各村落实专人每天不定时利用智能化管理平台查看从业人员实时位置和工作轨迹,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询问提醒;利用管理平台大数据定期分析从业人员工作情况,不断提升其工作效率效能;定期输出考勤表,作为兑现奖惩的重要依据,进一步保证从业人员既“出工”又“出力”。如遇员工请假(病假、事假、丧假)等,村委会要求请假人员填写好书面请假条,注明请假原因,并及时向生态办汇报,生态办及时在后台将人员请假信息按类别录入电脑。

在生态岗位中河道养护员人员实行GPS定位的基础上,乡政府为加强人员统一管理,防止岗位之间的攀比,同时也是对林业养护人员加强进一步监督和管理,今年7月,生态办将70名林业养护人员也实行GPS智能化定位管理模式,真正将这支队伍管理起来,充分发挥其作用,做到既“出工”又“出力”。

(四)亮点和特色做法

1、实行“分值”对标,进一步加强考核

在实行人员平时督查考核中,生态办通过定位跟踪的方式查看从业人员到岗及工作情况等,对于轨迹不明或无轨迹人员,一经查实不在岗或在岗不出力的现象,一次予以警告,两次予以问责,三次予以辞退。对于河道质量督查,乡生态办联合督查办督查中河道得分低于80分的每次扣100元、低于70分的每次扣200元,连续第二次出现低于80分的(可以为相同养护员不同河道)加倍扣款,连续第三次出现低于80分的(同前)扣发半月工资并由生态办当面约谈,连续第四次出现低于80分的(同前)辞退。

2、实行“网格”分区,进一步加强管理

“网格化”党建引领下为切实加强社会服务与管理,围绕“小网格大综合”的治理框架,生态办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在生态岗位考勤管理平台上,对每个人所工作的区域进行定位划分。并在各村落实管理平台专职管理员,生态岗位人员实行“村管村用”的基础上,生态办还及时与村委互通有无,发挥专管员的作用,充分调动人员管理的积极性,保质保量完成区域内的工作任务

二、遇到的困难

1、“网格化”管理团队形成合力有所欠缺

乡村两级部门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虽同时承担相应管理职责,但乡村两级管理不统一,导致工作标准在从业人员中不清晰、不透彻,不能更好的指导从业人员开展工作。

2、基层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

主要表现在有些基层单位依靠于职能部门及生态管理办公室开展日常管理,在工作中有推诿现象,“网格”管理团队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

3、网格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工作团队中的从业人员很多从半日制转为全日制,工作纪律意识较以往有所提升,网格管理制度也逐步在完善,但网格内的从业人员仍存在“出工不出力”现象,管理部门对从业人员的考核有时碍于情面不严不实。

4、意见建议

实行生态岗位管理平台后,也存在由于网络平台不稳定,导致数据上传不及时,经常出现系统维修,而且后台维修时间也较长。第一代机器大部分出现充电接接口松动质量问题,另外GPS定位器显示的时间点有偏差,如人员进入或离开区域工作的起止时间显示不出,取点作用没充分发挥出来。建议电信网络公司加强技术开发,完善平台管理,做到后台能及时准时掌握人员信息,并且最好能连接到手机,以便随时随地能掌握人员动态。

三、2020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管理力度

1、促进乡村联动,依托每月村支部书记例会契机,将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每月议题,由基层单位汇报相关工作情况,并将问题与职能部门及相关领导作好沟通,互通有无解决相关问题,协调好该项工作。

2、加强职能部门管理监督,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对这支队伍要从严字上着手,从狠字上下功夫,平时派人日常巡查问题和督查工作有机结合,贯穿始终,把每天对生态养护员工作中查到的问题以图片形式及时反馈到村里,要限时落实整改,并把整改清单在规定时间内反馈平台,对未整改问题成员与村对接,进行当月对人扣分,不要对巡查工作流于形式,真正把这支队伍管好、抓好、用好。

(二)进一步加强培训力度

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2020年将延续定期开展专题技能培训、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技能水平及职业道德规范。通过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寓教于乐,增长和拓宽知识面,做到人人珍惜岗位,人人爱岗敬业。

(三)扩大平台管理人员范畴

生态养护社中垃圾收集员是一个特殊的岗位,他们每人收集垃圾时间不固定,一般早晚到户上收集,而考勤机管理人员是常日班,签到时间有差异另外垃圾收集员也相对比较负责,垃圾做到日清日积,人员容易管理,所以目前考勤管理是采取手工签到的方式。2020年我们将根据区就业促进中心的要求,逐步完善和规范对垃圾收集员和处置员也实行指纹和人脸识别签到方式进行考勤管理。通过智能平台实现“划好网”、“管好人”、“做好事”,进一步提升网格化管理效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公众评价

0位公众参与评价,0位公众认为信息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