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办理区一届人大常委会关于本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1-10-27 00:00

  • 索引号:

    SY0024781711202100040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检测、保护与治理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字号:

    沪崇府发〔2019〕7号

  • 成文日期:

    2019-02-18

  • 发布日期:

    2021-10-27

区人大常委会:

2018年10月29日,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本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形成了《关于本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查找分析了本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末端处置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审议意见》中提出的建议进行逐条梳理研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形成了办理落实《审议意见》的报告,并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工作质量

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工作原则,坚持把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作为展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靓丽名片”来抓。一是继续抓好媒体宣传,不断拓展社会宣传的广度。继续在电视、广播、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上制作、播放、刊登和推送垃圾分类的有关资料,更加注重宣传报道的深度和舆论引导的策略,组织开展崇明生活垃圾分类徽标征集活动,积极对外展示崇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通过道德讲堂、睦邻点等各类宣传阵地,依托志愿者、垃圾收集员和分拣员队伍,加大针对社区居民、老年群体、外来人员群体的入户宣传力度。二是继续抓好课堂内外教育引导,培养下一代生活垃圾分类的观念意识。在校园内,印发面向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的教育读本,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课堂教学和拓展教学内容。在校园外,继续通过假日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做好青少年课堂外的辅导培训。三是将生活垃圾分类与文明创建紧密结合。将生活垃圾分类全面纳入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卫生单位、卫生村镇、卫生社区评选要求,坚持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工作中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和同步考核。四是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继续抓好面向村居干部、村民组长、楼组长、物业经理、业主代表的专题培训,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和业委会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五是继续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在全区各类单位全面签订承诺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单位分类容器设置,建立分类质量考核制度、机关单位检查通报制度,落实早晚两次定时上门分类收集和“不分类不清运”强制措施。

二、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

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在工作推进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健全各类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优化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机制。由乡镇政府指导各居委制定生活垃圾分类“一小区一方案”,针对小区主要居住群体的生活习惯,结合小区空间布局,进一步规范和合理设置生活垃圾投放点位和投放时间。派驻分拣员和志愿者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做到有人管、有人指导、有人督促。二是加强对工作推进不平衡问题的调查研究。结合考核测评,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编写《崇明全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指南》,提供可遵循、可推广的解决方式和案例。三是继续完善操作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收、运、处各环节工作制度,建立清运和处置环节日报制度,强化垃圾分类人员的综合管理和绩效考核,压实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四是继续推广“红黑榜”公示制度。在村居推广居民家庭“红黑榜”公示制度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乡镇逐步试点推行单位“红黑榜”公示制度,督促机关事业单位发挥带头作用,督促企业单位履行社会责任。五是继续实施财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在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对已采购的设施设备和建设项目实施绩效评估,并形成事前预判、事中跟踪、事后评估的科学管理机制,避免低效投资。六是加强工作的统筹协同。继续发挥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办的综合协调作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集各成员单位会议,通报各责任单位工作进展,部署阶段性工作安排,强化各项工作推进的统筹协同。七是管理重心进一步下沉。健全村居考评制度,科学评价村居垃圾分类减量执行到位情况,引入问责机制和奖罚措施。继续实施区推进办、市民巡访团和社会第三方专业公司三级督查整改制度,将督查考核结果纳入各乡镇、各单位行政绩效考核和生态文明绩效考核体系。八是建立再生资源回收服务体系。按照“两网融合”要求,建成并运行327个村居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18个镇级中转站和1座区级集散场。加强行业服务管理,积极研究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扶持政策,推进低价值可回收体系建设,提高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率。九是加快推动三岛在崇央企、市属单位和南通市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主动加强与驻崇部队、上实集团、光明集团、市长兴岛开发公司和启隆镇、海永镇的工作对接,加强指导和工作协同,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的统一标准和同步推进。

三、进一步优化末端处理,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按照世界级生态岛的标准要求,又好又快推进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的提标改造,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全覆盖。一是加强湿垃圾末端处理设施顶层设计。委托上海环科院等多家专业机构对全区4种湿垃圾处理工艺和21座镇级湿垃圾处理站开展工艺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废”跟踪检测,对检测或评估不达标的湿垃圾处理站严格落实整改要求。对于废水,要求环保处理达标后排放或纳管。对于废气,通过厂房密闭、负压、风门等技术全部收集处置,遏制臭气外溢。对于尾料,经环保检测达标的近期用于公益林养护,条件成熟时进一步推广到农业种植。对条件较好的湿垃圾处理站,进一步拓展公众参观和科普教育功能。二是继续推进湿垃圾处理站提标改造。区政府拨付专项资金,从去年下半年启动全区21座湿垃圾处理站“三废”排放技改,目前已完成17座,其余4座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改造。同时,对已完成改造的湿垃圾处理站,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加强“三废”排放监测,确保达标排放。三是加快补齐相关手续。各乡镇湿垃圾处理站由于建设时间紧,相关手续都未能及时办理,目前各乡镇正在按规范要求补齐相关手续。四是加强湿垃圾处理尾料研究。结合市绿化市容局制定的湿垃圾末端处理物林地使用标准,加强对湿垃圾处理尾料指标检测,对符合使用标准的,积极推进林地土壤改良。同时,将赴国际国内先进的有机肥生产企业考察学习,引进国际顶尖技术,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将湿垃圾处理尾料制作成有机肥料,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下阶段,我区将抓住《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出台实施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大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宣传普及力度,抓好新条例的贯彻落实,积极争当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专此报告。


2019年2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政策咨询

  • 咨询部门*

  • 手机号码*

  • 姓  名*

  • 邮  箱

  • 标  题*

  • 内  容*

  • *

    验证码
    点击播报验证码
  • 公开咨询内容

登录个人中心查看咨询回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