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关于办理本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0-08-10 00:00

  • 索引号:

    SY0024781710202000120

  •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字号:

    沪崇府发〔2020〕30号

  • 成文日期:

    2020-07-27

  • 发布日期:

    2020-08-10

区人大常委会:

2020519日,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本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形成了《关于本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从完善体制机制、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基础工作、提高管理规范性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审议意见》中提出的建议进行逐条梳理研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形成了办理落实《审议意见》的报告,并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

(一)完善管理制度,有效提升制度执行力

继续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促进本区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提升本区资产管理制度执行力。围绕加强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全面梳理本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从完善资产配置、使用、出租出借、处置等国有资产管理不同制度间的系统性、协调性,提升制度的可操作性、衔接性出发,逐一发现现有管理制度存在问题,拟定制度改进内容,提升重要管理制度的出台层级。通过现行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细化,重要管理制度出台层级的提升,提高制度可操作性和制度执行力。

(二)试建绩效考核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通过试建国有资产使用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职责,真正提高本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绩效。已试行结合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设定资产闲置率等资产使用绩效指标,对相关部门固定资产使用绩效进行初步考核,并作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考核的组成部分。下一步,将选取试点单位,设置相对细化的资产使用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并按照考核指标定期开展资产使用管理绩效评价考核工作,将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单位下一年度资产配置预算核定的依据。通过资产使用绩效和单位资产预算核定的有机结合,提升资产使用管理约束力,真正加强单位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和绩效意识,发挥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细化编制要点,构建高效可行资产内控制度

按照权责对等、制衡有效、运行顺畅的国有资产管理要求,细化本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编制要点,试建并逐步完善单位资产管理内控制度模版。在先行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控制度的标准编制,通过细化要点,标准化编制,将分散在单位资产使用部门、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资产价值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的资产使用管理职责有效衔接起来,探索构建贯穿国有资产管理全过程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着力实现从资产购置、财务核算、资产分配、资产使用、资产处置到处置收入上缴的国有资产实物、国有资产价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二、关于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责任意识

(一)加强宣传培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责任意识

充分利用走访调研、业务培训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宣传,提升制度知晓度,通过制度宣传及业务培训,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责任意识。通过走访调研,宣传解读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及制度,定期对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资产管理相关人员管理政策及管理制度认知度,并藉此提升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影响力,强化相关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压实部门的资产管理主体责任,着力实现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各负其责、各尽其责的管理责任框架。

(二)深入监督检查,推动资产管理责任落实

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单位自查、组织抽查、专项核查等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工作,发现资产管理存在问题,试建考核、问责机制,切实推动单位资产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今年4月,启动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出租出借自查工作,对照区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由单位对资产使用管理、出租出借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发现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初步整改措施,并于6月开展区级抽查工作,通过自查及区级核查工作的开展,切实强化主管部门、基层单位资产管理责任意识,突出主管部门具体监管责任、基层单位管理主体责任,推动国有资产管理责任的有效落实。

(三)厘清管理责任,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厘清历史遗留问题管理责任,依据先易后难,分类施策的原则,妥善解决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大排摸工作,本着部门切实承担资产管理主体责任的要求,督促各主管部门切实承担起国有资产具体监管责任,对本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梳理排摸,发现本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分析国有资产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厘清历史遗留问题管理责任,尽量查找历史遗留问题形成依据,在分清责任、理清依据的基础上,探索单位长期挂账资产清理、置换资产等国有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途径和方法。

三、关于进一步夯实资产管理基础

(一)开展资产清查,摸清国有资产家底

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与国有资产专项核查工作的开展,进一步理清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底数,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等新型资产家底。一是切实加强单位固定资产年度清查盘点工作,将年度盘点工作固定化,形成年度盘点工作长效机制,通过清查盘点工作,克服固定资产前清后不清、清查流于形式问题,理清单位固定资产底数,确保固定资产账账、账实、账卡的一致。二是根据年度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需要,设定专项资产核查方案,明确核查范围、核查内容,对公共基础设施等新型资产开展专项核查工作,理清资产底数、确认会计核算主体,督促单位加强财务核算,努力确保相关资产应入账尽入账。三是深入开展房屋土地资产专项核查工作,通过实地核查、权证信息核对、确认资产权属等工作,尽量摸清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土地资产家底,并掌握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土地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和管理难题。

(二)多部门联合,试点推进不动产权证登记工作

2019年度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土地资产专项核查结果为依据,多部门联合,选取试点单位,稳妥推进本区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土地资产权证办理、变更工作。一是由区规划资源局、区财政局、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小组,以房屋土地资产专项核查工作结果为依据,梳理房屋土地资产权证办理及变更存在问题。二是由专业部门整理房屋土地资产权证办理、变更程序,办证资料,并开展业务培训,选取试点单位,启动房屋土地资产权证办理、变更工作,以此探索权证办理、变更路径和方法。

(三)完善系统数据,提高资产数据利用效率

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系统数据质量,优化系统流程设置,加强系统信息共享,推进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有效衔接,提高资产系统数据利用效率,提升国有资产报告质量。一是于4月启动细化和完善本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的专项工作,以单位实物资产实地核查工作为依据,对单位资产系统信息展开核对,以切实提高资产系统数据质量,为单位资产配置预算核定提供准确、细化、动态的存量资产数据信息,发挥资产管理服务预算管理职能。二是不同系统资产数据核对工作常态化,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数据核对工作,提高不同信息系统间提取资产数据准确性,改变因系统数据提取问题而造成的资产数据差异,提高国有资产报告工作质量。

四、关于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规范化水平

(一)探索资产调剂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围绕加强国有资产共享共用、调剂使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国有资产管理理念,建立资产待调剂方与资产需求方的待调剂资产信息对接平台,探索本区闲置、低效运转、待处置资产信息定期汇总、发布、调剂工作。一是督促单位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发现闲置、低效运转、待处置资产,核实资产使用现状,上报可调剂资产信息。二是利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发布全区可调剂资产信息,由资产需求方按需从可调剂资产中选取资产,提交资产调剂申请。三是由待调剂方与需求方共同进行待调剂资产现场确认,实现闲置、低效运转、待处置资产的共享共用、调剂使用,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二)加强会计核算,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

按照现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对于资产核算工作的要求,重点加强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新型资产的会计核算管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基础。一是督促单位加快梳理存量“新型资产”,按照会计准则制度要求确认会计主体,明确资产价值,尽快完成存量“新型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确保“新型资产”应入账尽入账。二是在资金拨付环节设置项目清算资金拨付与项目资产核算制约机制,项目清算资金的拨付以单位先行完成项目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为前提,加强单位在建工程资本化核算工作的推进。

(三)掌握资产现状,规范撤点学校使用管理

运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定期完成全区撤点学校房屋土地资产现状和使用现状的统计上报,为动态掌握撤点学校资产使用管理状况,进一步规范撤点学校资产使用管理打好基础。一是依托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全区撤点学校房屋土地资产现状,资产使用状况的定期统计上报工作,动态掌握撤点学校房屋土地资产使用管理情况。二是通过掌握的撤点学校房屋土地资产现状及使用状况,发现撤点学校资产使用管理存在问题,协调各方及时协商解决存在问题,理顺撤点学校资产使用管理工作机制,避免出现管理“盲点”。三是在撤点学校房屋土地资产规范使用管理的基础上,试点开展闲置资产土地减量化工作,实现撤点学校房屋土地资产的转型升级利用,提高撤点学校资产使用效益。

专此报告

2020年7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文件预览
公众评价

0位公众参与评价,0位公众认为信息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