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县农委制定的2007年崇明县农业生产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06-10-17 00:00

  • 索引号:

    SYHA00200610199

  • 主题分类:

    其他-

  • 公开主体:

    门户网站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2006-10-17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委、办、局:
 
  县农委制定的《2007年崇明县农业生产指导性意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九月二十六日
 
 
 
2007年崇明县农业生产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围绕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化生态岛区建设总目标,坚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方向,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绿色和有机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努力提高农业效益,实现农民增收。
 
  二、生产安排
 
  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45.63亿元,比2006年增2%左右。
 
  (一)种植业
  总体目标是“稳粮、调优、增绿”。夏熟适当压缩小麦面积,鼓励多种绿肥;秋熟稳定玉米、水稻面积,提高“寒优湘晴”、“嘉花一号”、“金丰”等优质水稻的种植比例。大力发展特色蔬菜、出口蔬菜、设施蔬菜。
  1、面积安排。全县计划安排耕地80.5万亩。粮田面积45.2万亩,其中两麦16.14万亩、玉米5.2万亩、单季稻40万亩。 “寒优湘晴”、“嘉花一号”、“金丰”分别发展到15万亩、10万亩、10万亩,优质水稻比例达到95%。经济田面积35.3万亩,其中油菜11.7万亩、绿肥8.3万亩。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57.2万亩次,其中花菜8.5万亩,金瓜、白扁豆、山药、芦笋等分别为1.5万亩、0.9万亩、0.6万亩和0.35万亩。果林面积14.7万亩。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0万亩,复种指数2.01,粮经比例45:55。
  2、项目安排。(1)设施粮田建设项目,总面积8713亩,其中现代农业种源基地1373亩、北湖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190亩、城桥垦区1050亩、横沙乡3100亩。(2)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总面积54000亩,其中港沿镇12000亩、竖新镇14000亩、向化镇15000亩、中兴镇13000亩。(3)设施菜田建设项目,总面积7550亩。其中:保护地面积1750亩,包括城桥镇黄瓜沙垦区500亩、陈家镇裕安农业示范场300亩及瀛东村500亩、竖新镇前卫村200亩、港沿镇漾滨村250亩。露地面积5800亩,包括向化镇北港村450亩、中兴镇大公红星村1020亩及永隆村330亩、良裕有机农业示范基地3000亩、新河镇垦区1000亩。
 
  (二)林业
  总体目标是优化、细化规划,完善管理制度,提升造林质量,以市、县级道路、河道两旁及明珠湖生态园为重点,努力推进造林绿化建设。
  1、面积安排。全县计划营造生态林1.5万亩,其中通道防护林5000亩、水源涵养林9200亩、防污染隔离林300亩、生态示范村绿化500亩,建设规模化经济林3000亩。
  2、项目安排。(1)通道防护林。建设市、县级公路通道防护林5000亩。(2)水源涵养林。建设以“春之花”主题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林2000亩,建设市、县级河道水源涵养林7200亩。(3)防污染隔离林。建设大东船务公司防污染隔离林300亩。(4)生态示范村绿化。根据《崇明县创建生态示范村绿化扶持暂行办法》,在21个生态示范村建设特色庭院经济,折合林地面积500亩。(5)规模化经济林。建设示范效应明显的特色果林3000亩。
 
  (三)畜牧业
  总体目标是控制生猪、蛋鸡生产,发展奶牛、特种家禽生产,推进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生产,加大重大疫病的防控和畜禽粪便的治理力度。
  1、养殖安排。全年计划生猪出栏28万头、白山羊出栏25万头、家禽出栏650万羽、鲜奶总产1500万公斤、鲜蛋总产1500万公斤(详见附表4)。
  2、项目安排。(1)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在良裕有机农业示范基地配套建设年出栏3万头的养猪场。(2)改扩建县种畜场。(3)扩建县种奶牛场。年饲养种奶牛从800头扩展到1500头。
 
  (四)水产业
  总体目标是做强河蟹产业,稳定常规鱼养殖,逐步压缩捕捞生产,发展水产加工业。
  1、养殖安排。全县淡水养殖总面积110万亩。其中,岛外养蟹面积100万亩,三岛水产养殖面积10万亩,包括常规鱼5.5万亩、蟹种3.5万亩、特色鱼及虾等1万亩(详见附表5)。
  2、项目安排。(1)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面积7000亩,分别为裕安养殖场2500亩、县水产良种场1500亩、大新养殖场2000亩、长兴乡特种水产养殖场1000亩。(2)县水产良种场繁苗中心搬迁。规划新址面积500亩,主要建设亲本培育池200亩、鱼虾培育池150亩、育苗孵化设施50亩。(3)休闲渔业基地建设。在明珠湖北侧建设占地150亩的以生态垂钓等为核心的多功能休闲渔业基地。(4)渔政船添置。计划购置可在Ⅱ类航区航行的渔政执法船一艘。(5)横沙渔港建设。计划新建固定码头一座、浮码头两座。
 
  (五)科技兴农与产业化
  总体目标是贯彻执行科技兴农战略,研究、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项目安排:(1)培训“专业农民”3500人。(2)建立常规花菜原种和“寒优湘晴”亲本两个提纯复壮基地。(3)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万亩。(4)建立村级“三电(电脑、电话、电视)合一”信息平台100个。(5)制定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8个,建立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个。(6)完成绿色食品认证5-10只,完成中华绒螯蟹等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保护8只。(7)完成30个为农服务站的硬件建设和功能配置。(8)建设岛内外农产品交易点5个。(9)实施柑桔出口加工项目。(10)实施花菜叶盐渍加工等项目5个。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农业生产规划对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引导农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本县现代生态农业快速发展。
  (二)进一步提高科技兴农水平。要全面贯彻执行“科教兴县”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加大农业“四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抓好新品种保优栽培和有机食品生产技术研究,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精制有机肥。重视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疫病的防控。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普及提高农业标准化技术,加快本县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
  (三)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化生态岛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利用崇明的环境和资源优势,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巩固提高河蟹、花菜、优质米等主导产业,加快种源农业、有机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技服务、新经济组织等发展。
  (四)进一步保护好耕地。要珍惜农用土地,严禁擅自改变基本粮田设施建设区域和精养鱼塘的土地使用性质。同时,继续抓好设施粮田建设,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推进林业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林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林、通道防护林,实现耕地有效保护与林业健康发展的有机统一。
 
 
                          崇明县农业委员会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二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政策咨询

  • 咨询部门*

  • 手机号码*

  • 姓  名*

  • 邮  箱

  • 标  题*

  • 内  容*

  • *

    验证码
    点击播报验证码
  • 公开咨询内容

登录个人中心查看咨询回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