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SY7543421111202200036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督-安全生产监管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应急管理局
发文字号:
沪崇安委办〔2022〕21号
成文日期:
2022-10-09
发布日期:
2022-10-10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区政府: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及市“78条具体举措”,全力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1月至9月,全区工矿商贸领域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5起、死亡5人,未发生火灾亡人事故,与去年同期(7起,死亡7人;3起,死亡3人)相比大幅下降,未发生自然灾害和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区城乡运行平稳有序。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围绕“四个着力”,筑牢安全防线
一是着力牢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完善体制机制。成立区城市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为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打下扎实基础,进一步提高本区城乡运行本质安全度。严格党政领导。组织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及本市分会场会议精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开展国庆节前安全生产、消防及疫情防控检查,累计检查各类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部位20余处。夯实企业责任。综合运用督查督导、巡查考核、约谈警示、挂牌督办、失信惩戒等刚性约束措施,强化责任传导,拧紧责任链条。
二是着力紧抓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结合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多维度、多层级专项检查。大走访、大排查。区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工作和大走访调研,累计组织487人次,检查2501个点位,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277项,立即整改267项,限期整改10项。交叉检查。由各乡镇、园区选派人员,成立6个小组开展安全生产交叉互查,重点检查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环节、设备设施运行等情况。累计检查28家次,发现并消除隐患94项。专项督查。区安委办会同各安全专业委员会联合开展“迎接二十大,全力保安全”专项督查。针对危化企业、建筑工地、燃气、自建房、民宿、临水临河道路等重点领域、重要部位,累计督查12家单位,发现并消除隐患15条。
三是着力打好三年行动收官战。制定自评方案。下发《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结自评工作方案》,明确自评内容与要求,切实提升三年行动工作实效。强化督促指导。督促各单位严格按照重点工作任务书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各项任务。梳理亮点做法,着力将实践创新转化为长效制度,推动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并逐步推广。持续动态更新。动态更新“一进展两清单”,活动开展以来,我区共制定26项安全生产领域制度措施,检查单位34181家次,排查消除隐患4万余项,行政处罚2029.2566万元。
四是着力深抓重点行业领域管控。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精准管控,倒逼危化品、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建筑施工、房屋安全、防汛抗台等重点领域抓紧抓实安全防范。危化品领域:推进重大危险源“消地协作”督导检查,完成第一轮重大危险源企业督导检查,督促企业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以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为抓手,推进企业与市双预防系统数据互联互通。交通运输领域:针对全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位开展全面、深入、细致排摸,形成工作清单,全区需安装护栏的147处临水临河高风险路段已整改120处。已排摸的296处无信号灯路口交通安全设施缺失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工作。开展非法客运专项整治26次,出动执法人员424人次,车辆137辆次,查获非法客运车辆30辆,其中非法网约车22辆。建筑施工领域: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各项防疫措施,采取“线上+线下”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89个复工复产建筑工地开展检查,开具整改通知单63份,局部暂缓施工指令书3份。严格督促燃气企业加强管道日常巡护,落实定期维修保养措施,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燃气设施安全运行。特种设备领域: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执法大检查和气瓶充装、液氨制冷、电站锅炉等专项检查。共检查设备522台,发现并整改隐患314项,立案15起,处罚9.55万元。房屋安全领域:完成第一阶段经营性自建房“百日行动”排查整治任务。共排摸农村经营性自建房约14022栋,城镇经营性自建房共有503栋。初步判定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共计1130栋,均已落实管控措施和整治措施“一房一方案”。
(二)抓好“四个强化”,夯实防灾基础
一是强化研判,提升本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会同各职能部门立足疫情防控形势,聚焦各自行业领域,编写《上海市崇明区2022年三季度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研判报告》。对本区易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进行分析研判,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
二是强化应对,抓好本区各项度汛工作。完善制度。研究制定《区应急保障物资储备管理办法》《上海市崇明区应急管理局防汛防台操作手册》,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明确区内较大风险隐患点,完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设备、物资信息,规范防汛防台应急处置流程。开展检查。重点关注在建工地高空作业、人员转移安置、易积水路段和小区等关键点位,下发检查整改工作提示,确保隐患问题尽快整改落实到位。推进标准化。规范乡镇防汛防台应急避难场所,各乡镇选取规范化建设试点,逐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硬件设施。全力应对。台风“轩岚诺”、“梅花”期间,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有力处置突发事故,下发工作提示,开展人员转移安置、灾情核报等工作,确保城乡运行安全。
三是强化推进,创建上海市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根据《上海市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指引(2022版)》文件要求和市级部门时间节点要求,组织开展乡镇自评,区灾防办实地走访指导,并邀请市安科所专家开展区级评审,帮助申报社区进一步完善台账资料、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减灾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强化筹谋,提升本区防震减灾能力。开展普查。完成普查应急管理领域数据校核、上报工作。配合市灾险普查办完成区划评估工作,编写上海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大事记。加强合作。与佘山地震监测中心签订工作协作机制,完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畅通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本区防震减灾能力。宣传教育。组织开展“7·28”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活动,走进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演讲竞赛、走进农村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走进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工作面对面交流,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三)坚持“四个聚焦”,提升消防能力
一是聚焦突出火灾风险。统筹消防安全三年行动,紧盯学校、养老福利机构、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宾馆酒店、文博单位、医疗机构、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集中隔离场所、方舱医院、“三合一”等风险隐患突出、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场所,定期开展消防隐患排查治理,督促定期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纠。期间检查单位550余家次,督改隐患400余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80余份、临时查封6处。
二是聚焦新业态消防安全监管。以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为契机,结合本区乡村民宿发展现状,加强乡村民宿消防安全管理研究,探索制定符合区域实际的乡村民宿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引导民宿高质量发展。下发《加强独居老人消防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独居老人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遏制居民火灾特别是“小火亡人”事故发生。
三是聚焦消防安全重点任务。针对2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和4处消防安全重点区域,细化工作方案,压实工作责任,调动凝聚各方资源力量,全力推进整治工作,目前整治完成率达66.7%。组织开展实事项目专项督导检查,对推进缓慢的乡镇“点对点”下发工作提示,督促提醒按时保质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中兴镇“升级版”微型消防站挂牌并投入使用,区域消防应急救援布局持续优化,同时分八批次组织全区300家村(居)委微型消防站开展可视化设备配置使用培训,消防基础基层进一步夯实。
四是聚焦消防宣传引导。以农村地区消防安全宣传、消防志愿服务以及火灾隐患集中曝光等工作为重点,持续推进消防宣传“五进”工作。深化消防安全暑期专项行动,创设暑期露营专题系列、消防安全研学活动、民宿消防安全知识掌握等栏目,进一步拓宽群众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渠道。加强对独居老人消防安全宣传及指导,切实提升其消防安全意识。今年以来,在主流媒体上发布消防宣传稿件35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送720余篇,创作“崇明山歌”系列、“冲冲说”系列等方言类消防安全宣传作品6个,开展隐患曝光10次。
二、第四季度形势研判
(一)安全生产形势预判
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增多、年终任务收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四季度是安全生产事故易发期、高发期。一是寒潮霜冻多发,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冬季施工,易冻、易凝设施设备容易发生故障,作业场地容易发生积水、积雪、积冰,从而导致作业人员容易发生高处坠落、滑倒摔伤、触电、中毒窒息,建筑物垮塌等事故。二是厚重御寒服装,容易造成机械伤害。一些职工为了御寒,倾向选择穿工作棉袄,在生产作业时容易发生衣服襟被挂,滑倒等伤害事件。三是临近年末收尾,容易赶工期、抢进度。临近年末,各项施工建设任务进入收尾阶段,多单位、多工种交叉施工,抢工期、赶进度现象增多,安全管理容易松懈,极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二)灾害天气形势预判
预计四季度(10-12月)平均气温在12~13℃,极端最高气温35℃左右,极端最低气温-6℃上下。降水量在120~160毫米(常年值169.5毫米),雨日在20~30天(常年值24天)。四季度可能发生的低温寒潮、冰冻雨雪、大风、雾霾等自然灾害风险,对本区的交通运输、电力运行、安全生产和农业生产会造成一定影响。一是强冷空气带来降温天气,受寒潮影响,冰冻天气对供水调度、管网运行更是严峻的考验,影响供水安全保障。二是寒潮来临时会造成蔬菜大面积减产,同时大风积雪容易造成蔬菜大棚倒塌和破损,大棚顶棚构件易出现松动脱落从而导致安全隐患。三是第四季度正值工程造林项目的重要阶段,大量苗木进入崇明,防止美国白蛾越冬蛹进入的形势更加严峻。
(三)消防安全形势预判
四季度,受季节、天气、社会、人为等各方因素影响,我区火灾防控工作可能面临以下形势:一是秋冬季节,气温降低,早晚温差大,天气湿冷,居民用火用电用气增加,因使用大功率取暖设备、电动车违规充电、卧床吸烟不慎等引发居民住宅火灾的概率上升。二是进博会、“双十一”“双十二”、圣诞节等重要节庆活动、促销活动集中,仓储、物流、购物场所火灾荷载增加、人流密集,各类生产经营、仓储物流、建筑施工等各重点行业领域进入赶工期和生产旺季,消防安全风险处于高位。三是临近年底,各项工作进入冲刺和收官阶段,消防安全工作既面临季节规律性和传统周期性的风险考验,也面临着国内疫情反弹、极端天气变化等突发性风险挑战,火灾防控难度增大。
三、下阶段主要工作
(一)多措并举,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底线
一是切实抓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紧盯重要时间段,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确保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强化闭环管理,确保隐患限期整改到位,防止赶工期而引发的各类事故。加强应急管理,确保应急处置部署到位。二是稳步推进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力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城镇燃气和经营性自建房两个“百日行动”、工贸行业“百日清零行动”、商渔共治2022等专项行动。三是结合三年行动总结评估促进工作落实落地。进一步细化各专题评估工作内容,量化评估工作指标,全面评估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情况。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研判、系统分析,总结整合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用制度成果引领和推动整治落实落地。四是做好年终考核巡查工作。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能,牵头组织市对区安全生产和消防考核迎考工作。有序开展对各乡镇、部门、单位年终考核巡查工作。
(二)有效整合,发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合力
一是完成《上海市崇明区自然灾害责任规定》编制印发工作。组织学习《上海市自然灾害责任规定》、调研走访先行区,加快推进编制进程,到四季度末完成编制工作,进一步厘清自然灾害防治责任分工,推动自然灾害工作落实落地。二是推进《上海市崇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2-2035年)》编制工作。组织学习市级文件、调研走访兄弟区、会商有关单位、编制预算经费,到四季度末完成编制前期准备工作,为下一步编制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完成2022年度“上海市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完成区级评审后,对12家申报社区就专家意见建议进行再动员、再落实、再提升,全力迎接市级评审,争取全部通过市级评审。至年末,完成2022年度创建工作,并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示范社区称号,夯实本区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四是完成区级救灾物资采购计划和应急避难场所认定。会同有关部门清点2022年度救灾物资,并制定2023年采购计划,补足本区救灾物资储备。对本区新设置的等级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认定,并对其他应急避难场所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切实提升本区灾害应急救助能力。
(三)全面发力,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强力推进消防重大安保工作。聚焦党的二十大、进博会等重大活动,按照“稳住面、保住点、护住网”的总体要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严格落实重点时段各项消防安全管控措施,全力确保社会面不发生有影响的火灾事故。二是深入开展秋冬火灾防控工作。突出厂房、仓库专项整治“回头看”专项行动,深化老旧居民小区和消防安全治理,着力推动群众安全用电、取暖,尤其是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集中停放,紧盯文博古建、“三合一”、出租房、人员密集、易燃易爆等场所隐患风险,精准开展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摸清底数,集中排查整治,有效净化社会面消防安全环境。三是加快推进年度消防重点任务。按照既定推进计划,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快推进市政府消防实事项目、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夯实本区消防安全基础。紧紧围绕加快推动崇明生态新文旅创新发展目标,积极推动出台符合区域实际的乡村民宿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提升乡村民宿场所消防安全韧性,引导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崇明区自然灾害防治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崇明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10月9日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