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崇明区全面加强2021年秋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
索引号:
SY0024784541202100035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卫生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文字号:
沪崇爱卫会〔2021〕6号
成文日期:
2021-09-17
发布日期:
2021-12-15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爱卫办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部署,崇明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区爱卫会”)决定于2021年9月至11月,在全区广泛开展以“清洁家园除四害,卫生健康保进博”为主题的秋季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区以良好的卫生健康环境迎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的召开。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发动
突出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控的理念,抓好国家卫生区镇的复审,推进公共卫生环境整治,提升市民卫生防病知识和健康文明素养,共同创造良好的社会大卫生环境喜迎国庆和进博会。
(一)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清洁程度
以保障和改善城乡卫生防病环境为出发点,以“环境卫生制度化、清洁消毒标准化、疫情防控常态化”为重点,针对公共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设施管理中突出的问题,每周梳理问题清单,及时整改落实,清理卫生顽症,确保环境整洁有序。结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广泛号召动员群众,积极开展单位、社区和家庭环境卫生大扫除,创造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引导市民群众养成健康文明行为好习惯
围绕《上海市民健康公约》,及时准确将健康知识传播到每个单位、家庭和个人,引导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继续推进健康场所建设,完善各类健康设施,积极营造良好的健康支持性环境,引导市民践行简约适度生活和绿色低碳出行,主动参与健康人居环境建设。推进健康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宣贯,倡导不抽游烟、不乱丢废弃口罩、正确使用公筷公勺等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二、强化重点场所的卫生管理
组织引导各类单位进一步完善单位卫生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场所内外环境整治和卫生大扫除,落实垃圾收集点、公厕等卫生设施的清扫保洁和消毒,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创建有益于健康的工作环境。对照有关标准要求,聚焦重点场所和重点单位的规范管理,努力提升薄弱环节卫生面貌,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一)加强餐饮场所卫生管理
会同市场监管部门,指导督促各类餐饮场所、单位食堂做好以灭鼠、灭蟑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完善“防尘、防蝇、防鼠”三防设施的设置,及时清理垃圾死角,清除四害孳生和栖息环境,确保有效降低餐饮行业病媒生物侵害风险,保障市民身体健康。
(二)加强农(集)贸市场卫生管理
会同经委、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进一步压实市场管理方的主体责任,督促规范各类制度,落实每日清扫保洁、预防性消毒和每周大扫除工作,保持市场内外环境清洁有序、通风干燥。强化市场内公厕、水池、垃圾箱房(容器)的保洁消毒,有效整治摊位内乱扔垃圾、乱堆杂物,清理卫生死角,及时密闭收运垃圾。切实规范水产售卖管理,不售卖野生动物,取缔违法活禽销售。正确有效设置市场内外防鼠、防蝇等设施,强化下水道、厕所及摊位内外等关键部位的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三)加强学校卫生管理
会同教育部门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教室、食堂(含饮用水设施)、宿舍、厕所等教学和生活环境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或相关规定。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确保每天有人负责卫生清扫和保洁工作;开展食堂、垃圾收集点、卫生厕所的预防性消毒,宣传和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要求。组织师生员工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集中清理堆积杂物、陈旧垃圾,消除卫生死角,保持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四)加强窗口单位卫生管理
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各机关事业单位、车站、码头、医院、商场、景区景点等人员聚集场所,定期开展室内外环境大扫除、大清理,保持单位及周边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广泛宣传市民健康公约和季节性防病要求,劝阻不卫生行为,开展控烟相关工作,积极维护良好的窗口形象。加强对公厕、垃圾收集设施的清扫保洁和消毒,做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对进入景区的职工、游客做好疫情防控的健康提示。
(五)加强农村地区卫生管理
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全面加强农村地区爱国卫生工作,加大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提高环境清洁程度。特别要以村宅道路、农村河道、宅前屋后和村村结合部为重点,强化日常环境保洁、病媒生物防制,以及各类环卫基础设施的维护。持续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聚焦“五清一改”(清垃圾、清搭建、清杂物、清堆物、清张贴、改习惯),突出清理卫生死角盲区。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居住环境由“一时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
三、做好防蚊灭鼠为重点的秋季病媒生物防制
结合秋季气候特点和鼠、蚊等病媒生物的活动情况,在广泛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清理,加强源头管控的同时,组织专业病媒防制队伍,集中开展消杀工作,落实病媒生物综合防制措施,规范有效开展灭鼠灭蚊等活动,降低“四害”密度,预防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场所整治
落实社区(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宾馆饭店、食品餐饮单位、公共场所、医院、学校、车站、公厕、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筑(拆迁)工地、废品收购站(点)、垃圾转运站、公园绿地、河道及沿线、下水道窨井等四害孳生和活动频繁的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病媒生物防制主体责任。在做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做到“六清”,即:清理积水容器、清理户内外杂物、清理下水道沟渠、清理盆碟瓦罐、清理地下车库、清理屋顶楼台,从源头控制病媒生物孳生,创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二)加强蚊虫常态化监测和控制
继续做好以蚊虫为重点的病媒生物密度监测,落实蚊虫密度监测超标乡镇应急响应措施的闭环管理。继续做好各类地下空间巡查和积水环境蚊幼投药控制工作。组织专业队伍对市民反映蚊虫密度较高的社区公共环境和重大活动保障场所周边环境,开展成蚊专项控制工作,确保蚊虫控制效果。
(三)集中开展秋季统一灭鼠活动
以鼠害严重的居民小区,以及农(集)贸市场、大型商业综合体、生鲜超市、餐饮行业等易受鼠类侵害的场所为重点,集中组织开展秋季统一灭鼠活动。按照技术方案要求,9月24日前完成灭鼠前鼠情调查,10月11日起持续两周组织专业队伍落实社区公共环境灭鼠投药、设施巡查和药物补投,10月27日完成灭鼠效果评估。同时,加强对相关重点场所防、灭鼠措施的指导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四)增强重大活动保障能力
根据进博会保障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完成区、镇两级病媒生物应急保障队伍培训工作。着重提高应急处置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和应急处置意识。做好药物储备、器械维护和培训演练等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确保有能力及时有效协助完成应急处置任务。
四、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一)重点活动安排
9月以“迎国庆”为主题,协调、推进爱国卫生社会治理活动。持续贯彻周四“爱国卫生大扫除”制度,其中以9月23日、30日(周四)为集中行动日,开展全市性周四“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对城桥镇国家卫生镇复审暗访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并完成区级复核。
9月至11月,每月中旬开展1次蚊虫孳生地清理和地下空间蚊虫控制专项行动。
(二)引起高度重视
区爱卫会各成员单位要深刻认识开展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传染病常态化防控的重要作用,抓紧安排部署。区爱卫会办公室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大与爱卫会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与配合,确保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深入开展。
(三)强化社会动员
区爱卫会办公室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提高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参与爱卫、支持爱卫的良好氛围。各乡镇要畅通社会监督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认真梳理、整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总结本地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报送区爱卫会办公室。
(四)加强督导检查
区爱卫会办公室要牵头组织各部门开展现场督导,了解工作落实情况。特别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坚决盯住整改落实,强力推进专项行动。区爱卫会办公室将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对各乡镇进行暗访督导,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
附件:1.秋冬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2.2021年秋季上海市灭鼠灭蚊技术方案
上海市崇明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1年9月17日
附件1:
秋冬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目前,本市已经进入秋季,天气日渐寒冷,温差较大,是一些传染病尤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同时随着进博会的日益临近,新冠肺炎疫情输入性风险仍然较大,为保障市民健康,形成以下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1、坚持个人防护,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在家或者工作场所,经常开窗通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人员较为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到医院就诊以及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都应自觉佩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清洁的手绢或纸巾遮掩口鼻;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注意保持手卫生,特别是制备食物、饭前便后、外出回家等要先洗手,洗手使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时间不少于20秒;外出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拥挤;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市民应尽早接种,共同构筑免疫屏障。
2、注意预防流感,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保持手部卫生等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儿童、老人、体弱者等容易感染流感的人群,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由于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得有效保护。
3、膳食合理搭配,防止“病从口入”。
饮食应少油少盐,少烧烤煎炸,多蒸煮。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生食品要烧熟煮透再吃,剩饭菜应重新彻底加热再吃。碗筷等餐具应定期煮沸消毒。储存时间过长或者储存不当都会引起食物受污染或者变质,受污染或者变质的食品不能再食用。任何食品都有储藏期限,在冰箱里放久了也会变质。
4、适量开展运动,远离静坐生活方式。
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帮助锻炼骨骼和肌肉,增加骨密度,延缓骨质丢失,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保护关节,防止各种骨关节伤痛。运动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工间可以利用倒水、去卫生间、接电话等机会,起来活动一下,同时放松眼睛,远离静坐
生活方式。
5、注意气温变化,防止心脑血管意外。
气温骤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做好自我监测,同时关注天气变化。如发现身边有人突然出现一侧面部麻木、一侧肢体无力、语言困难的情况,要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运,让病人平卧,头部略抬高,脸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如发现身边有人出现劳累或精神紧张时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心脏不适的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诊治。冠心病一旦急性发作要就地抢救,让患者立刻停止活动,解开衣扣保证充分氧气供应;及时使用备用的急救药;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不要随意搬运病人。
6、外出避免拥挤,做好伤害防护。
外出时,避免进入拥挤人流。如果被裹入拥挤的人群中,首先要保持镇静,在拥挤中寻找坚固物体紧紧抱住,以等待时机脱险。如果陷入极度的拥挤之中,为防止造成窒息,应双臂交叉,双手握住上臂平抬在胸前做自我保护。在前行过程中,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若不慎倒地且无法站起时,不能仰卧或者俯卧,应侧躺在地,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2021年9月
附件2:
2021年秋季上海市灭鼠灭蚊技术方案
一、蚊虫防制
本市灭蚊工作的原则是坚持环境治理为主,清除蚊虫孳生地,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物,注重雨水井、集水井等固定孳生地的控制。
(一)蚊虫幼虫控制
开展清除蚊虫孳生地的群众性运动。对各种可能孳生蚊虫的水体依据孳生地性质分别采取翻、清、通、填的分类管理与处置的原则,控制蚊虫孳生。根据监测结果,诱蚊诱卵器指数或布雷图指数大于10的社区,应启动VI级应急响应,开展清除和控制蚊虫孳生地的工作。
(1)清除积水容器。清除绿化带和卫生死角的塑料薄膜、塑料袋(膜)等容器及废弃的容器,暂时闲置未用的缸、罐等容器逐一翻转倒放。
(2)管理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饮用水容器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求严密加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每5~7天换水1次,冲洗植物根部,彻底洗刷容器内壁;大型莲花缸、池,可放养食蚊鱼。
(3)治理竹筒树洞。公园、学校、居民小区、道路两侧、园林景点的竹筒、树洞要用灰沙等堵塞,或对留根的竹筒,采用“十”字砍刀法或填堵使其不再积水。
(4)治理废旧轮胎。轮胎要叠放整齐并存放在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用防雨布严密遮盖。对不能有效遮盖的,可对废弃轮胎进行打孔、填砂等处理,或投放灭蚊幼剂处理。
(5)控制雨水井、集水井蚊虫孳生。对于不能清除的市政管网的管道井、雨水井、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的集水井,建筑工地积水等积水,定期投放灭蚊幼剂控制蚊虫孳生。对于景观水体可放养鱼或投放生物制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等控制蚊虫孳生。常用灭蚊幼杀虫剂及使用见表1。各区应根据抗药性监测结果和现场灭效观察,推荐使用灭蚊幼剂。抗药性检测蚊虫已经产生抗药性杀虫剂、改地区应谨慎使用。
表1 常用灭蚊幼杀虫剂及使用
有效成分 | 类型 | 剂型 | 使用方法 | 用量 |
吡虫啉 | 新烟碱类化合物 | 粉剂 | 2周撒1次 | 3g制剂/m2 |
醚菊酯 1.5% | 类拟除虫菊酯类 | 颗粒剂 | 2-3周1次投入水中 | 1.5%颗粒剂,15-20g/m2 |
苏云金杆菌 | 生物农药 | 悬浮剂 | 喷洒 | 600ITU/mg,2-5ml制剂/m2 |
可湿性粉剂 | 喷洒 | 1600ITU/mg,1-2g制剂/m2 | ||
大颗粒 | 2-3周1次投入水中 | 200ITU/mg,10-20g制剂/m2 | ||
球形芽孢杆菌 | 生物农药 | 悬浮剂 | 喷洒 | 100ITU/mg,3ml制剂/m2 |
吡丙醚 | 昆虫生长调节剂 | 颗粒剂 | 2-3周1次投入水中 | 0.5%砂粒剂,1-2g/m2 |
吡丙醚+ 倍硫磷 | 昆虫生长调节剂+有机磷 | 颗粒剂 | 2-3周1次投入水中 | 20g制剂/m2 |
S-烯虫酯 | 昆虫生长调节剂 | 微囊悬浮剂 | 2-3周喷洒1次 | 0.1g制剂/m2(1:100稀释,50ml/m2) |
倍硫磷 | 有机磷 | 颗粒剂 | 2-3周1次投入水中 | 5%缓释剂,10-20g/m2 |
双硫磷 | 有机磷 | 颗粒剂 | 2-3周1次投入水中 | 1%砂粒剂0.5-1g/m2 |
注:雨水井灭蚊首选生物杀虫剂,控制白纹伊蚊用苏云金杆菌,控制库蚊用球形芽孢杆菌
(二)成蚊控制
1.空间喷洒处置
以地下车库、防空洞等场所为重点,夏季以居民区、公共绿地和市民活动场所等场所为重点,根据监测结果和全市统一安排的蚊虫控制活动,开展空间喷洒杀灭成蚊。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点需按照《上海市病媒生物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控制成蚊。空间喷洒灭蚊用杀虫剂见表2。
杀虫剂 | 剂型 | 使用方法 | 用量(制剂/公顷) |
氯菊酯+氯氟醚菊酯 | 10%水乳剂 | 室内外 | 300ml |
氯菊酯+生物烯丙菊酯 | 10.4%水乳剂 | 室内外 | 144ml |
胺菊酯+氯菊酯 | 10%微乳剂 | 室内外 | 150ml |
氯菊酯+四氟醚菊酯 | 5%水乳剂 | 室内外 | 334ml |
右旋苯醚氰菊酯+右旋胺菊酯 | 16%乳油 | 室外 | 375ml |
右旋苯醚菊酯 | 10%水乳剂 | 室内外 | 200-400ml |
甲基嘧啶磷 | 50%乳油 | 室外 | 600ml |
表2 推荐用于空间喷洒灭蚊虫杀虫剂
注:空间喷洒包括超低容量喷洒和热烟雾喷洒,雾滴中径(VMD)需大于5微米,小于30微米。空间喷洒应选用水乳剂(EW)、乳油(EC)或超低容量制剂(UL)剂型杀虫剂。
2.滞留喷洒处置
以地下车库、防空洞、农贸集市、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居民区、绿地等蚊虫栖息场所为重点,根据监测结果和全市统一开展的灭蚊活动要求开展滞留喷洒灭蚊。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点需按照《上海市病媒生物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控制成蚊密度。滞留喷洒灭蚊用杀虫剂见表3。
表3 推荐用于蚊虫滞留喷洒杀虫剂
杀虫剂 | 剂型 | 使用方法 | 有效成份用量 |
吡虫啉+高效氟氯氰菊酯 | 悬浮剂 | 室内外 | 30-60 mg/m2 |
高效氯氰菊酯+氯氟醚菊酯 | 可湿性粉剂 | 室内外 | 20 mg/m2 |
残杀威+高效氟氯氰菊酯 | 悬浮剂、可湿性粉剂 | 室外 | 30-45 mg/m2 |
残杀威+顺式氯氰菊酯 | 悬浮剂 | 室外 | 30-50 mg/m2 |
高效氟氯氰菊酯 | 悬浮剂、微囊悬浮剂 | 室内外 | 12.5 mg/m2 |
高效氯氟氰菊酯 | 悬浮剂、微囊悬浮剂 | 室内外 | 10mg/m2 |
甲基嘧啶磷 | 微囊悬浮剂 | 室外 | 1g/m2 |
二、鼠类控制
本市灭鼠工作的原则是坚持环境治理为主,突出物理方法灭鼠,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物,注重投药质量,提高灭鼠效果和效率。本次秋季灭鼠工作以原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农村地区、鼠标本检出汉坦病毒地区、鼠害严重的居民小区,重大活动保障场所周边,以及农(集)贸市场、大型商业综合体、生鲜超市、餐饮行业等易受鼠类侵害的场所为重点,集中组织开展秋季统一灭鼠活动。
(一)鼠药
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辖区鼠类鼠种的构成及分布、鼠药拖食率和灭效观察的结果,以及既往鼠类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性检测结果,确定辖区灭鼠药物品种和类别;规范限制性使用鼠药的使用,逐步扩大雷公藤甲素、胆钙化醇、硫酸钡·地芬诺酯等非限制性鼠药的应用范围。农药登记灭鼠剂见表4。
表4 农药登记灭鼠剂
灭鼠剂 | 含量 | 备注 |
溴鼠灵 | 0.005% | 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 |
溴敌隆 | 0.005% | 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 |
氟鼠灵 | 0.005% | 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 |
杀鼠醚 | 0.0375% | 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 |
敌鼠钠盐 | 0.1% | 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 |
α-氯代醇 | 1% | 不育 |
雷公藤甲素 | 0.25mg/kg | 抗生育剂 |
莪术醇 | 0.2% | 不育 |
胆钙化醇 | 0.075% | 高钙血症 |
地芬·硫酸钡 | 20.02% | 肠梗阻 |
(二)常规灭鼠
检查室内室外鼠征,查找鼠害来源,封堵鼠类入室通道,设置防鼠设施,填堵鼠洞,用粘鼠板、鼠夹、鼠笼等器械捕鼠,设置灭鼠毒饵站。
灭鼠毒饵站设置在垃圾箱房背面或侧面、每幢楼北面下水道附近隐蔽部位。每2500m2设置一只,一般每幢楼或间隔50m放置1只。毒鼠盒内毒饵无霉变,灭鼠颗粒剂不少于20克,小包装袋应开口,蜡块毒饵不少于2颗。毒饵站贴有橘黄色警示标识,警示标识设置在毒鼠盒上或设置点上方。毒鼠盒有统一编号。每月检查毒鼠饵站1-2次,检查毒饵消耗情况,补充盗食毒饵,更换霉变毒饵,检查、补充、更换毒饵有记录。
(三)秋季灭鼠
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毒饵应饱和投放,投放的毒饵量应足够鼠取食,1周内隔天检查并补充毒饵;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应在投放毒饵1周后补投1次;补投完的毒饵需保留1周以上的时间;胆钙化醇或雷公藤甲素等商品灭鼠毒饵投饵方法同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本次灭鼠应选择对本地区老鼠适口性好、拖食率高的灭鼠毒饵。
室内灭鼠应将毒饵投放在鼠道、墙角、角落或物体旁,根据环境中鼠情与鼠种确定投放饵点数量,一般每15m2投放2点~3点,每个点投放毒饵5g~10g。室外灭鼠应将毒饵投放在垃圾房、垃圾堆、鼠洞附近、破损下水道周边和建筑物周围,每点投放毒饵20g。毒饵须容器投放,有警示标示。
下水道灭鼠,在竹片上绑或竹节内投放抗凝血灭鼠剂蜡块或动物性诱饵配制的毒饵,竹片斜插在下水道,放置毒饵的位置应高出水面20cm。
记录毒饵实际投放的地点和数量,每次检查补充或替换都需记录。
(四)原出血热和检出阳性地区灭鼠
原出血热发病地区和鼠标本检出阳性的地区尤其需要重视所选灭鼠毒饵的适口性,采用原粮毒饵或自配大米毒饵灭鼠,鼠药配制方法参照。
灭鼠范围包括农田、荒地、市场、建筑工地,以自然村、宅基外100-150米,投于稻田、棉花田、瓜果田、蔬菜田、果树等田埂处;宅周投于柴草堆、食物间、竹林、瓦砾处;农户室内投放粮食间、灶间、杂物间、楼梯间、平房及老人居住场所,每间5-6堆(每15平方米为一间),每堆2-3g;宅基投放以农户的北面墙基为主;建议使用毒饵盒投放毒饵,无条件者可用小容器投放并用砖瓦片斜靠墙基遮盖。
(五)注意事项
新出台的《农药管理条例》及一系列配套规章中,抗凝血灭鼠剂被列入“限制使用”名录,要严格按照登记范围使用鼠药,投药范围内有灭鼠服务提供方的信息和联系方式,投放鼠药的相关信息。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年9月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可登录个人中心查看咨询回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