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9-01-04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2018年,区卫生计生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对标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求,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强化管理,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健康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全面推进本区综合医改试点工作
(一)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成立本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复评小组,对区级公立医院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绩效工资逐年增长机制及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机制。“三中心”建设平稳运行,继续开展基层医务人员轮训、病例讨论及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与岳阳医院崇明分院康复病人双向转诊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市区合作共建,推动本区三家综合医院在医教研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优质的诊疗服务。加快推进区第三人民医院迁建、长兴综合医院建设和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改造。
(二)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进一步做实家庭医生制度,落实“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利用第三方对签约居民进行签约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回访,结果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挂钩,杜绝过度追求签约率,忽视服务率的现象,以实际效果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截至2018年底,本区“1+1+1”组合签约服务常住人口签约率34.85%,重点人群签约率79.9%(实现了岛内70岁以上老人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组合内就诊率79.48%,今年累计开具延伸处方81426张。目前社区云管理平台排名全市第七。率先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2.0版紧密型医联体,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撬动医联体内“责、权、利”协同改革,今年启动了包括完善医联体组织架构、开展基线调查、成立专病专科联盟等在内的6项工作,努力为崇明百姓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优质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三)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围绕改革目标、实施路径、实际效果等关键环节,制定质量结果考核体系,逐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探索适合我区基层医疗机构的薪酬分配制度,逐步规范与趋同标化工作量对应资源投入标准。在全市率先探索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向村卫生室延伸,在绿华、城桥、建设、新河、横沙等5家社区的54个村卫生室开展基于基本项目标化工作量的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促进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
(四)持续加强信息化对医改支撑。通过公立医疗机构的信息联网,实现医疗业务数据、机构运营数据的联网汇聚与共享,建立支撑公立医院改革的业务指标体系,用信息手段支撑业务改革,支撑医改成效监管,辅助决策管理。推进“健康云”工程,实现社区健康档案应用与“健康云”服务的融合。建立统一的签约管理,包括社区健康档案建档签约、“1+1+1”服务签约、慢病长处方签约等不同业务口径的签约,实现信息融合。
(五)加快推进中医药工作。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自查工作,对本区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开展自查,并形成报告上报。同时,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宣贯活动,组织三家综合医院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1支队伍进行了中医药法知识竞赛。35位二、三级医院的中医医师下沉18个社区开展中医药服务。
二、优化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
(一)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与管理。做好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收官工作,开展第五轮三年行动计划区级项目调研工作。组织实施国家、本市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目前全区报告甲类传染病0例,报告乙类传染病691例,发病率95.05/十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24%。巩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做好迎接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评审准备工作。积极开展全国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工作,认真落实高危干预、宣传教育等各类艾滋病防治工作措施。加强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在重大节日及“进博会”期间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访和排查,确保社会稳定。
(二)全力提升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进一步加强应急处置规范化建设,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暴发苗子,确保本区公共卫生安全。圆满完成女子公路自行车世巡赛、铁人三项比赛等重大赛事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三)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启动实施第六轮《崇明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完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建设,持续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开展《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宣传工作,强化专项监督执法。
(四)扎实做好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指导城桥镇开展国家卫生镇复审和长兴镇开展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出台《崇明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实施方案》,通过扎实开展国家卫生城区创建活动,切实提高本区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健康水平。
三、全面提升全行业监管治理能力
(一)营造最优卫生营商环境。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目前群众到区行政服务中心卫生计生委窗口办理已实现所有事项只需跑一次。学习推广浦东新区改革试点经验,在时限缩短30%的基础上,力促卫生计生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开展“我来当病人”党政干部就医体验活动,各医疗机构负责人深度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制度体验、流程体验、安全体验、质量体验和服务体验,共整改解决问题106项,正在解决47项,促进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水平提升。
(二)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本区质控体系建设,加强专业质控督查,对存在问题公示反馈并督促整改。继续加强医疗质量飞行检查制度,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安全全覆盖督查。完善医疗服务信息公示系统,加强医患纠纷投诉处理的规范化管理。
(三)加大卫生计生监督工作。今年本区共对61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区级专家组综合评价平均分为91.83分。对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工作开展督查,目前所有医疗机构均已配备了污水处理设施。继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系列行动,对无证行医等非法诊所进行取缔和打击。
(四)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以“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推进为抓手,全面提升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本区连续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幼儿死亡率2.97‰,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五)强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完善全面两孩配套政策措施体系,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常住人口计划生育率99.3%,优于全市考核标准。加大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力度,落实计生特殊家庭“双岗联系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就医绿色通道”三个通道。
四、大力推进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学科建设。启动新一轮的重点学科建设,遴选出18个重点学科和4个扶持专科,完成名医工作室终期评估考核。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崇明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2017-2021年)实施方案》,在编制、户籍、购房等方面给予引进人才更多优惠措施。根据《关于开展远郊地区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卫计科教[2016]28号)精神,委托上海健康医学院为我区培养乡村医师40名,并签订了协议书。制定《新一轮崇明区卫生计生系统后备干部调整工作实施方案》,对部分单位开展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并形成调研报告。对本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形成《本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报告》。结合大调研工作,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访,了解社区卫生工作者思想状态,帮助解决困难,营造重才爱才的良好气氛。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