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第0084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主题分类: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文化和旅游局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6-06
邓燕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研学+’打造崇明区特色旅游IP”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崇明拥有优质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背靠大都市、联通长三角,十分适合发展高质量研学产业。收到提案建议后,我局主要领导对提案相关内容开展专题研究部署,并明确分管领导牵头落实答复工作,相关科室通过电话与提案人沟通交流,深入了解意见想法,对现状及后续发展进行梳理分析,最终拟定了答复意见。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崇明区现评定第一批共14家研学旅游基地。2022年,我局与区妇联聚焦家庭亲子主题,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内容,联合推出“游在崇明 学在路上”亲子游学线路20条,点位27个,红色旅游点位18个,涉及工业游、乡村游、国防体验等。结合您提出的“打造崇明农旅、生态、红色IP线路”等方面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研学线路
摸排现有文旅资源,按照季节、丰收、节气等不同主题,将研学与农业种植、水产养殖、花卉观光、科普学习、自然生态等点位进行有机结合,推出多条农旅主题线路。近年来,“橘黄蟹肥稻米香”“横沙之秋 探秘丰收”“生态花岛 品味金秋”“上海 崇明花朝之旅”等线路陆续入选2022、2023年“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包含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万禾有机农场、南菁蟹园等农业点位,西沙明珠湖景区、永丰艺术田园、长兴岛郊野公园等生态资源。其中,宝岛蟹庄、惠康水产、江南造船等点位均有老师从专业角度提供科普讲解内容。下阶段,我们将依托现有的14家研学旅游基地,结合亲子研学、生态教育、花卉观光等新业态项目,继续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聚点成片,按要素组合资源,串成若干针对不同客群、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打造一批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研学线路及打卡地,实现“全局一盘棋,共打一张牌”。
(二)打造精品红色研学旅游线路
2023年,区文化旅游局会同区委宣传部等联合开展新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评选工作,深入挖掘红色场馆、红色人物背后的动人故事,制定“崇明红色地图”2.0版本-崇明红色精品线路,弘扬崇明红色文化,丰富红色研学旅游产品。2024年清明假日前夕,区精神文明建设委等部门联合开展“清明时节祭先烈,红色地标我打卡”活动,号召全区青少年打卡红色地标,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倡导社会各界重温红色记忆,赓续红色信仰,汲取奋斗精神。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红色资源开发保护工作,重点推进“1929年中共崇明县委机关旧址”修缮工作。通过持续挖掘、梳理全区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馆等资源,完善红色资源信息。依托这些红色资源,推出适合不同需求游客群体的红色主题线路。持续开展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党员干部为对象的“七一”系列活动、面向广大群众的党史宣传普及活动,让红色文旅更生动、更鲜活。
(三)完善各领域配套保障
鼓励各旅游点位建设与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挂钩,结合自身特色开发主题突出、吸引力强的研学互动体验项目。持续做好旅游景区提质升级、星级酒店民宿评定、旅游项目跟踪服务、示范项目建设、民宿集群村建设、红色资源保护修缮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加大文旅人才培养力度,持续举办年度文旅行业从业人员大培训,提升行业对外服务水平。结合《关于促进崇明生态新文旅产业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沪崇文旅〔2021〕100 号)相关细则对设置研学内容的景区点提供政策扶持,鼓励研学旅游基地不断设计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持续整合优化原有新媒体账号,升级打造包含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的“悠哉崇明”新媒体矩阵,与融媒体中心深化协作,打通渠道平台,充分运用官方媒体资源,宣传报道崇明研学旅游线路。深入与农业农村委、教育局、档案局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深化研学旅游融合发展。
最后,感谢您对崇明文化旅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借鉴和采纳您的建议,希望您今后继续对崇明文化旅游工作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市崇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4月6日
联系人姓名:邢 峰 联系电话:59610325
联系地址:崇明大道7897号 邮政编码:202150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可登录个人中心查看咨询回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