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其他-其他
公开主体:
崇明县统计局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0-04-12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十届十次全会、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以《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颁布为东风,深入推进实施《三年行动纲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良好。
一、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见下表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经济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一季度,全县实现增加值43.7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0亿元,同比下降1.5%;第二产业在全县经济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完成25.4亿元,同比增长14.0%;第三产业完成15.3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加值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6.9:58.2:34.9。从主要行业看,电子信息、房地产、金融、住宿、批发零售和工业等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较大,同比分别增长18.8%、17.1%、16.7%、16.5%、16.1%和15.8%。
2、海洋装备业在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县工业生产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0.9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4.7亿元,同比增长11.2
%,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1.3%。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我县六大主导行业呈现“四增二减”的态势。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完成产值36.9亿元,同比增长24.8%;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9.6亿元,同比下降23.5%;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4.0亿元,同比增长30.2%;纺织业完成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11.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81.1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1.8亿元,同比下降28%。
长兴海洋装备岛建设初具规模,海洋装备生产总量优势明显。一季度长兴镇完成工业总产值41.7亿元,占全县工业的58.8%,同比增长14.3%,从构成来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修船业、港口机械业尚未走出低谷,中海国际、华润大东、振华重工等企业产值降幅达30%以上;造船企业的订单由于在三年以前承接,生产情况好于修船,对全县工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江南长兴、江南造船产值增幅达35%以上。
3、消费品市场保持繁荣活跃。一季度经历了元旦、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动,城乡居民消费热情得到提高,全县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亿元,同比增长16.8%。各行业全面增长,其中增长速度较快的为零售业,其次为餐饮业。零售业完成零售额9.8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2%,同比增长18%;餐饮业完成0.7亿元,同比增长11.8%;批发业完成0.6亿元,同比增长7.7%;住宿业完成0.4亿元,同比增长10.8%。按商品用途看,吃、穿、用、烧类商品全面旺销,分别实现零售额4.2亿元、1.1亿元、5.5亿元和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16.7%、17.6%和27.1%,尤其是吃、用商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较大,拉动市场作用明显。集市贸易成交额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28.4%。
家电下乡政策的实行既扩大了内需,又使农民得到了实惠,自去年3月至今年2月,我县家电下乡共销售各类产品28957台,占全市总销量的35.6%,共实现销售额5712万元,占全市总销售额的31%。
4、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县委、县政府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推进崇明新城、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基地和陈家镇三个重点地区建设步伐,取得明显成效。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9亿元,占全县投资的43.2%,同比增长13.0%;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稳步增长,一季度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2.6亿元,占全县投资的38.5%,同比增长16.0%,高于全县投资3.2个百分点;农村集体投资0.8亿元,同比增长9.2%。按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0.4亿元,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投资0.6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投资5.7亿元,同比增长13.7%。
5、财政收入增长明显。随着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向好和去年同期财政收入基数较低,我县财政收入步入发展快车道。一季度,全县实现财政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44.8%。其中,县级财政收入完成8.1亿元,同比增长22.5%。县级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0.0%。县级财政支出9.6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及教育方面财政支出较大,分别达到1.6亿元和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6%和35.2%。
6、招商引资开局良好。随着崇明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招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开局良好,虽然引进企业数略有下降,但企业质量明显上升。一季度,全县引进各类企业749户,同比下降3.9%,引进注册资金总额13.2亿元,同比增长105.0%,实现税收额15.5亿元,同比增长38.8%。
7、旅游市场持续兴旺。自上海长江隧桥正式通车以来,全县旅游市场持续兴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点增幅都在20%以上。1-2月份,全县旅游接待人数37.3万人次,同比增长259.9%,在旅游景点中地理位置优势明显的瀛东村增幅达1270.3%,前卫村增幅为596.5%,博物馆增幅为537.2%,森林公园增幅为522.9%;1-2月份旅游营业收入0.6亿元,同比增长40.9%,。
8、农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持续稳步增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三农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惠民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一季度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5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较年初计划目标提高0.1个百分点。
三、上半年趋势判断
上半年国内经济总体趋稳向好,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揽子扩大内需的政策得到延续和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的出台,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明确了方向,坚定了发展信心,世博会的召开,为我县交通、旅游、住宿、餐饮、零售、居民服务等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预计上半年增加值、工业、财政、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人次、农民收入等指标都能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打好基础。
四、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房价居高不下。由于我县经济适用房建设才刚刚起步,商品房供应量又太少,引起房价大幅上涨。3月份崇明新城商品房开盘价达13000元/平方米,二手房在1万元左右。房价过高已经与城乡居民收入严重脱节,不仅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2、服务业发展缓慢。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发展,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县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只有三成左右,比重偏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和不足,没有新的亮点,对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作用尚没有显现。
3、生态岛建设任务艰巨。《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已经发布,为我县现代化生态岛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目前我县部分指标与目标值相比差距较大,完成任务十分艰巨。
4、旅游业压力加大。去年长江隧桥开通后呈井喷式的客流和车流,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热点,暴露出我县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接待能力低、管理混乱等问题,一度出现住宿难、就餐难、如厕难、停车难、行车难的现象。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发布后,来崇明旅游的人数成倍增长,上海世博会开幕在即,有关部门预测世博期间来崇明的旅游人数将有数百万之多,这对我县旅游业的运营管理将是又一场严峻的考验。
五、对策和建议
1、做好生态岛建设纲要细化和落实工作。生态岛建设是国家战略,上海使命,是崇明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纲要的实施需市委、市政府在政策、项目、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精彩世博和生态岛建设在理念上是吻合的,世博会后如何将各国的绿色、节能与环保的新产品在崇明推广、运用,发挥世博效应,加快崇明生态岛建设,尤其是节能、环保、生态的示范案例在崇明落户,使崇明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世博会地区,值得有关领导重视。纲要的出台成为崇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标,各部门和单位要以纲要为行动指南,制定工作目标,完善推进措施
,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要加大市场调控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一是加快商品房项目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工建设,保障市场供求稳定。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稳定住房价格,尽可能将房价调控到与城乡居民收入相匹配的程度。
3、要继续抓好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一是要以上海长江隧桥建成通车和上海世博会为契机,继续加强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促销力度,加大旅游产品和商品开发力度,加强旅游管理,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促进第三产业持续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扩大消费需求,合理引导消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