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水务“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1-04-26 00:00

  •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其他-其他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水务局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2021-04-26

根据本区“十四五”区级规划工作方案要求,区水务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围绕“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水利工作总基调,对照生态岛2035远景目标和本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经过梳理总结、确定思路和修改完善,形成《本区水务“十四五”规划(送审稿)》(简称《水务规划》)。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水务规划》编制过程

一是前期研究阶段。2020年4月,成立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全面梳理总结“十三五”治水成效、问题,形成编制基本思路,并于2020年6月形成规划初稿。二是意见征求阶段。广泛征求部门乡镇、行业专家、基层单位意见建议,形成《水务规划》(意见征询稿)。三是完善定稿阶段。2020年8月,书面征询乡镇及相关委局意见后再次完善,并向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10月征求市水务局意见。后根据区“十四五”规划纲要修改,形成《水务规划》(送审稿)。

《水务规划》主要内容

(一)总体思路

聚焦解决“防御能力尚不足、河湖生态较脆弱、供水质量待提升、治污格局需完善、重建轻管缺统筹”突出短板问题,坚持“统筹治理、系统治水、区域协调、城乡融合”,按照“强基固本补短板,提质增效促发展”的水务工作思路,保障水安全、优化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推进“五水”融合,讲好“一滴水的旅程”故事,谱写“人民城市”新篇章。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

1.强化防汛除涝体系建设一是按照200年一遇高潮位+12级风(不低于同频风)的防御标准,实施三岛共106公里海塘达标建设,全区主海塘达标率从46%提升至83.2%。二是完成崇明、横沙10座水闸的续建,拆除重建团结沙水闸、北湖涵闸,提升三岛引清调优、防汛调度能力。三是聚焦闸河配套、防汛除涝补短板、水质提升,整治河道118公里,骨干河道整治率达到52%。

2.推进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滩涂资源生态修复、长效保护和规范利用,全面完成滩涂规范整改,打造长江大保护崇明标杆。二是坚持统筹治理、系统治水,按照“拆涵建桥、改小并大、清淤通河”工作要求,到“十四五”末,建成若干个生态清洁小流域,2035年全区18个乡镇全部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

3.完善城乡排水体系建设一是统筹“厂、站、网”建设,完成城桥镇老镇区雨污混接改造,消除撤制镇管网盲区,优化污水处理格局,从现状“5厂15站”优化为“7厂9站”,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4万吨/天,为实现2035年“6片9厂”治污格局夯实基础。二是通过实施雨污分流、新建雨水管道、泵站提标扩容,逐步提升排水标准,实现大雨不积水,暴雨不内涝。

4.优化供水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启动崇明岛57公里原水管线复线项目,建设20公里北部供水管网联通工程,保障全岛供水安全;二是持续实施小口径管网改造、二次供水改造项目,提升居民用水品质。

5.加强水务行业能力建设。一是建设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开发建设“厂、站、网”、“管、养、护”等综合应用系统,实现指挥一块屏、统管一张网、联动一盘棋。二是强化行业监管力度,完善问题发现、处置、督查、执法全闭环管理。三是提升行业服务能力,持续推进水务设施精细化管理,以“一网统管”保障水务全周期管理,以“一网通办”完善水务全方位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四个门类、三个梯队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人才库。二是加强资金统筹健全水务工程项目与长效管理的资金投入增长机制,提升资金使用绩效。三是完善技术保障谋划前瞻性课题,建立多元参与的水务专家库,攻关疑难问题,提升建设、运行和管理的科学水平。四是弘扬文化加强水普法、增强水意识、宣扬水文化,营造爱水护河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