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崇明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2-03-25 11:06

  •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司法局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2022-03-2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启动实施之年。崇明区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服务大局、服务人民,固本强基、改革创新,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全面依法治区和司法行政工作“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一、坚持政治统领,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一)政治建设扎实有力。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组织收看中央庆祝大会并组织局系统全体党员集体重温入党誓词,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研讨。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系列活动,我局青年干部在市司法局司青论坛“法治啄木鸟”行动中获得优胜奖。我局党组中心组开展专题研讨9次、专题党课9次,开展“敲警钟、缅英烈、学党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追寻前辈足迹 赓续红色基因 传承青春力量”“追寻花博红色足迹”等行走的党课,切实提升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内容,通过读书班、全员政治轮训、“首学”制度、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推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二)党建效能引领发展。推进党组“2+N”会议制度,压紧“四责协同”责任链,坚持从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两份清单”入手,明确领导干部“责任田”,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讲座、辅导报告等形式学习包括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内容的专题学习活动10余次、走访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2次,举行干部家属座谈会并组织集体签订助廉承诺书。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三个阶段的学习计划,举办党史学习教育政治轮训班、“学党史、悟思想”专题读书班通过选树身边先进典型、举办英模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深化学习效果。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六大实事项目,制定形成局系统“学党史、护花博”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方案。

(三)队伍建设成果显著。实行司法行政干部季度、年度考察和重点工作考察,实现干部考察常态化。全年共完成局机关、司法所及法律援助中心共计18人职级晋升工作。新增8名干部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目前局系统共有39名干部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占在编干部78人50%,干部队伍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的底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制定实施《崇明区司法行政系统干部轮岗交流、双向交流实施方案(试行)》,着重做到“两覆盖一突出”,即覆盖局机关全体干部,覆盖全区18个乡镇司法所2021年共开展干部座谈会4次内部轮岗交流12人次,提任乡镇副处职干部2人,跨部门岗位交流8人。

二、强化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取得新成效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施意见》,明确11个方面25个环节38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健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法律法规的常态化机制,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筑牢理论根基,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往懂里学、往通里悟、往实里做。

(二)法治建设顶层设计成效明显。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和办公室年度会议,制发区委依法治区委2021年工作要点和责任分工,17项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制定《法治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经一届区委常委会第164次会议审议通过。制发《中共上海市崇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协调小组工作联系制度》。推动执法、司法、守法普法三个协调小组召开全体会议。新建行政检察协调小组,推动行政检察监督工作机制的完善。指导乡镇进一步健全法治建设工作体制机制,18个乡镇全部召开2021年党委法治建设委员会会议。

(三)法治督察和创建评优扎实推进。牵头落实整改中央依法治国办实地督察反馈意见中涉及本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倒排时间、逐项解决。一届区委常委会第158次会议审议通过《崇明区关于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情况报告》。12月,形成《关于中央依法治国办实地督察整改任务7月份以来推进落实情况的报告》。开展法治建设示范创建,发挥区委依法治区办牵头抓总作用,对照《法治建设示范街道乡镇工作指引》,指导各乡镇开展法治建设示范乡镇创建,我区城桥镇成功获评“上海市法治建设示范街道乡镇”,成为首批20家示范街镇之一强化日常督促考核,印发《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情况督察的通知》,形成本区自查报告。将依法治区和法治建设分别纳入区级机关和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制定《崇明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工作方案》。开展包含法治建设责任制在内的“四个责任制”专项检查。注重实践创新,组织参与2021年度上海全面依法治市调研课题申报工作,其中《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的法治保障问题研究》被市级立项,并已上报结项报告等。撰写崇明区基层法治建设、法治乡村建设、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等调研报告。推进“法护生态”十大项目。组织开展2021年度崇明区法治建设优秀案例征集评选宣传活动,共征集案例36篇,并择优推荐案例参与市级评审。

(四)法治建设基层基础持续夯实。制定《关于上海市司法所工作会议精神的报告》和《崇明区关于对〈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司法所建设切实提升基层法治水平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自评报告》,争取区政府、市司法局的支持。提前规划,成立司法所建设工作专班,明确各项建设工作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听取司法所长意见建议、征求各科室的意见建议。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深化“两人”培养工程。开展“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增补工作,全区每个村居至少有4名“法律明白人”、2名“法治带头人”,全区有“法律明白人”1469名、“法治带头人”762名。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创建,项目化清单式推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2021年3月,竖新镇仙桥村获评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五)法治宣传教育日益深化。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年内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419场次,法治实践活动456场次,累计覆盖12.5万余人次。加强全民普法工作统筹,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制定《本区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实施方案》,法治赋能乡村振兴。2021年,区委依法治区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还首次以扩大会议形式召开,对普法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强调和部署。编制“八五”普法规划,认真梳理“七五”普法决议执行情况,协助起草“八五”普法决议,研究出台本区“八五”普法规划并经区委区政府转发。举行“八五”普法启动仪式,开启“八五”普法新篇章。开展各类专题宣传,开展“法治护航 服务花博”宣传专题、“学百年党史 寻法治印记”法治故事村居行活动、加强野生动物禁猎、长江“十年禁渔”宣传等。推动法治文化建设,首创以脱口秀形式进行民法典宣传,参与录制7期节目。推荐4个阵地和1个活动参与上海市第三批法治文化品牌阵地和品牌活动申报。新建民法典主题宣传阵地(公园、微景观)6个。组织开展民法典宣讲269场次,覆盖1.5万余人次。录制民法典主题广播节目13期。“瀛洲法宣”平台推送微信883条、阅读12万余人次。

三、聚焦重点发力,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召开区委依法治区委执法协调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制定印发《崇明区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下发《崇明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任务分解表》,围绕法治护航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督促各单位对标对表,以创建促提升。区申报的“法治护航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作为全市五个项目之一,成功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创建候选项目。

(二)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进一步深化。指导协助相关执法部门新办理执法证267本,换证340本,审核执法证更换、注销、新办等事项600余次,及时更新完善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坚持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无证执法。做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工作,本年度共有123名拟申请执法证人员参加专题法律知识培训,78人参加资格考试,65人通过考试,通过率为83%。做好案卷评查工作,制定《崇明区2021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方案》,组成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专项工作组。全区52家执法单位进行全面自查,对发现的问题主动予以整改,提交自查报告和执法案卷目录。推进执法事项下沉乡镇,研究制定《崇明区关于完善乡镇管理体制整合乡镇管理服务资源的实施方案》。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2021年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纳入了领导班子“依法行政”内容进行绩效考核。制定发布区政府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目录清单。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执法。

(三)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上海市崇明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区司法局加挂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局牌子召开区行政复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积极化解行政争议,今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99件,审结75件,纠错0件。切实做好行政应诉和争议案件实质性化解工作。全年共代理区政府参加行政应诉案件共24件,审结20件,无败诉情况。全年共推进30件行政争议案件的实质性化解工作,占全部行政争议的30.3%。

(四)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进一步夯实。2021年度崇明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共计11项,经法制审核的共计9项,涵盖生态、农业、民政、制造业等8个方面。本区各行政机关共提交26项重大行政决策,经法制审核,共计提出100余条意见建议,比如针对区绿化市容局提交的《崇明区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中心二期工程项目特许经营协议补充协议》,为有效保护双方利益,本局主动对接,经过2次会议、数次修改,最终促使协议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在竖新镇220V高压线下居民搬迁相关工作中,认真比对市、区两级相关规定、文件,尤其是对市政府16号令及市级政策性文件进行深入研究,从区政府全局出发,对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工作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四、深化改革创新,公共法律服务实现新突破

(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组织开展“学党史、护花博、法律顾问进村居”活动,全区村居法律顾问共深入村居开展法治讲座254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101人次,协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390起,参与各类法律文书审核109次,参加民事、行政诉讼37次。迎接公共法律服务第三方满意度测评,在本区开展10天的基层走访评估,查访90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深化“两个免于”提交,牵头开展2021年“一网通办”迎评办事指南修订工作。开展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律所设立和管理环节规范清理活动。对全区律师事务所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2份。开展公证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司法鉴定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制定《崇明区公证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印发《崇明区公证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入排查“回头看”实施方案》,制定《崇明区律师公证行业问题线索核查工作规范与指引》等。同时,引入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入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年合计接待咨询213人次,其中来电134人次,来访79人次;咨询伤情鉴定167人次,笔迹鉴定1人次,印章鉴定1人次,其他(亲子、损坏等)42人次。

(二)公证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崇明公证处荣获上海市司法局三农公证服务品牌示范机构。全年办理各类公证1256件,业务创收210万元。解答有关法律咨询5000余人次。6月起进行公证历年卷宗电子化扫描和规范化寄存工作,12月已实现签约、移交扫描,2022年年底前实现规范化寄存。

(三)法律援助质量水平更加提高。2021年共审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96件,接待窗口来访咨询3600人次;接答“12348”热线电话咨询22255人次。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开通快速办通道。加强“智慧法援”建设,优化“法律援助一件事”服务事项。落实《崇明区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全年办理审查起诉阶段法律援助案件788件。形成案件质量管理崇明模式对律师报结的全部案件进行评估打分,实现“一案一评”,2021年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优良率较年初提高18%在全市考核中排名第一。制定《2021年关于崇明区法律援助工作提示(一)(二)》,形成量化案件指派机制。打造法律援助工作新名片,发挥典型案例品牌效应,拓展宣传渠道。结合妇女节、儿童节等重点节日,共举办专项活动33场,发放宣传资料5500余份,申报首届“高铭暄优秀法律援助案例奖”评选案例1篇;上海电视台“法治特勤组”栏目组开展典型案例拍摄3件12348中国法网“司法行政案例库”录用法律援助案例4篇。

五、维护安全稳定,助力平安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一)大调解工作格局持续完善。加强区非诉中心建设,统筹整合各类非诉讼纠纷解决资源,积极打造“一口式”纠纷受理、分流、反馈平台。推进诉源治理,以线上诉调对接工作为重点,优化人民调解与“110”非警务警情对接分流工作;承接市妇联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项目。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健全信息归集、定期分析研判等工作制度,全年受理和调解成功诉调对接案件1809件,同比上升2%(线上诉调对接案件1326件,同比上升11.3%)。各职能部门报送受理消费、治安、劳动争议、土地权属等纠纷13292件,化解成功12422件;全区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和调解成功各类民间纠纷11561件。

(二)花博会纠纷调解服务保障工作落实到位。成立花博会纠纷调解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安排局机关干部常驻花博园区开展工作。构筑“1+2+X”调解服务网络。“1”是上海市花博会调解中心;“2”是在北园北3门、南园等重点区域设置调解室;“X”是在园区若干区域设置联络点。统筹市、区两级调解资源,建立调解团队。制定花博会纠纷调解现场处置、夜场保障等工作方案,与驻花博园区公安、法院、检察等部门建立警调对接、诉调对接。花博会期间,共受理和调解成功38件(其中书面协议33件,申请司法确认2件),纠纷金额涉及72万余元,调解成功率为100%。

(三)社会安全稳定保障有力。制定工作机制,组建重点人群组工作专班成立社区矫正委员会,牵头召开平安崇明建设协调小组重点人群专项组第一次全体成员单位工作会议、崇明区社区矫正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重点人群组重点工作推进清单,制定《崇明区社区矫正委员会工作规则》《崇明区社区矫正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常态长效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召开花博、进博安保动员会,制定安保方案定期组织联络员召开分析研判会。做好值班值守工作和应急处突。制定本辖区重点对象“一人一预案”,模拟演练“两类人员”突发案(事)件情况处置。抓好监管稳定对接公安人口办,全面排查刑释人员中下落不明对象。全年共审批81份外出申请。组建督导检查组,对司法所花博、进博安保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督促整改。开展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建设年暨争创社区矫正执法模范单位(执法先锋)活动。创新开展“长江大保护”教育矫正主题活动。积极开展社区矫正条线违规违法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全面排查整治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