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SY3420221381202300008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督-其他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文字号:
沪崇市监办〔2023〕8号
成文日期:
2023-03-15
发布日期:
2023-03-15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各科(室)、执法大队、基层市场监管所、局属事业单位:
现将《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行政业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3月15日
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行政业务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崇明区市场监管局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新征途上,更加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聚力打造优质一流的营商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规范有序的竞争环境、亮点纷呈的质量高地、全面过硬的干部队伍,持续推动市对区、区对局考核取得新突破,奋笔疾书崇明市场监管工作的新篇章!
一、进一步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一是聚焦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6.0版。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的精神,更加注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施策,更加注重提升治理能级和高质量监管,在市场准入准出、促进市场竞争、规范监管执法和支持重点区域创新引领等方面发力,为崇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注入市场监管新动能。
二是激活崇明市场主体准入深度改革。结合行业特点分类引导、分层培育,支持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促进个体工商户向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实体做大做强。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平台,优化“双告知”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落实好简易注销、歇业登记等创新性制度,完善撤销冒名登记工作机制,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体系。
三是打造崇明市场主体服务特色品牌。围绕“守住底线目标,确保基础目标,争取突破目标”的总要求,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为服务宗旨,打造证照联办、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等“办事环节更少、流程更优、时限更短”的政务服务品牌,打造“岗位能手+各个领域专家”为后盾的综合性专业化服务团队品牌。
四是激发崇明市场主体持续发展后劲。积极对接区投资促进办、财政以及税务等部门,关心好市场主体的发展需求和动向,充分挖掘不同行业、不同类型数据的“金山银库”,部门协同联动发力,大数据分析赋能,让服务市场主体更有前瞻性,更具精准性,更加长效性。
二、进一步擦亮市场安全新亮点
一是严把食品安全每道防线。坚决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夯实“两个责任”,压实“三张清单加一项承诺书”,督促企业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分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全面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持续推进“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重点抓好制止餐饮浪费、“一老一小”食品、网络销售食品及农村办酒等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做好重大活动和重点时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从“田头到餐桌”无缝监管。推进“智慧食安”项目及“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建设,深化食品生产智能化追溯体系建设。全面巩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完善集中登记食品经营单位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措施,加固安全堤坝。开展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示范街镇创建,推进百千万示范工程,实现中型以上饭店“放心餐厅”达标率80%以上,“守信超市(便利店)”和学校、医院及大型职工食堂“放心食堂”达标率100%。实施多元化的食品安全宣传科普教育,确保市民食品安全知晓度和满意度90分以上,构建社会共治大格局。
二是切实保障群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有效。强化对药械化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全过程监管,构建国家、市级和区级全链条抽样网络,巩固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体系。继续加强对防疫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开展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医疗器械高风险产品、儿童化妆品等专项检查以及网售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整治,推进医疗美容用医疗器械质量监管,做好化妆品备案管理、禁毒有关工作等。开展崇明区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推进崇明区体外诊断试剂冷链追溯平台二期试点,持续规范医疗器械企业集中登记点管理,加强药械化专业化监管队伍建设,奋力推进药械化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
三是全力护航特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发挥特种设备联席会议作用,落实监管责任,压实属地责任,夯实主体责任,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共治格局。围绕锅炉、电梯、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场内车辆、大型游乐设施等重点领域加强监管力度,实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坚决防范遏制事故发生。聚焦智慧电梯、智慧叉车、大型游乐设施智慧监管建设,全面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效能。以电梯实训基地为基础,确保一线监察人员全覆盖、区域全覆盖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四是严守产品质量安全让群众“用得放心”。抓专项整治和质量抽查,对燃气具及配件、电动自行车及配件、非医用口罩、儿童学生用品、有机产品、服装服饰、鞋类箱包、塑料制品等产品进行重点监管,不断拓宽产品质量抽查范围和深度,完善风险监测机制。抓日常监管和质量服务,继续做好自愿性认证监管,持续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四个及时”提升3C免办审核和后续监管效率,健全认证认可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拓展监管执法新路径
一是注重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继续推进民生领域“铁拳”行动、“长江十年禁渔”监管、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网络市场交易乱象整治、电动自行车“拼加改”执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建立本区公平竞争审查会商工作制度和联络员机制,推进本区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建设,切实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抓好价格、广告、合同等监管职能,严查各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执法办案的集成效应,在新领域、新类型等典型案例的办理方面寻求突破。坚持包容审慎和过罚相当,以营商环境体现执法成效。
二是努力形成规范高效的信用监管格局。深化“多报合一”改革,完善个体工商户年报制度,提高个体工商户年报填报便利度。加强失信预防,跨前一步为辖区重点企业提供年报公示质量服务。增加企业信用惩戒“缓冲带”,建立经营异常名录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健全包容审慎信用监管工作机制。深入推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统筹协调和机制保障,拓展联合抽查覆盖部门和领域,扩大多部门联合监管范围和频次,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强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综合运用,实施更加差异化、精准化的监管。
三是推动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台阶。做好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创建申报后续工作,积极打造与世界级生态岛相匹配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做好区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筹建工作,推进商标业务受理窗口设立工作,构建崇明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惩戒力度,持续加强“崇明岛”商标保护,构建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多元机制,推进“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建设。做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地理标志园区建设,支持“新村稻米文化小镇”与“横沙竞美”等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持续擦亮崇明地理标志这张名片。
四是推动放心消费环境再升级。深化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加大放心消费培育力度,持续推进企业参与线下无理由退货、异地异店退换货等一系列承诺试点,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加强“五进”消费维权联络点建设,鼓励标杆企业成立联络点,以星级评定促进联络点发挥自身宣传站、维权岗、监察哨作用,促进消费纠纷现场和解,落实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针对直播带货、消费者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盲盒销售等问题,开展重点监管,加大消费维权和监管执法力度,推动解决影响消费信心的突出问题,守护消费安全。
五是加强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高质量完成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任务,将执法监督、案件审核、风险防控三者紧密结合,为执法办案筑牢屏障。开展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评估和集中检查,推进案件初审制度和“一案双审”制度,提高处罚决定书的说理性,提升行刑衔接工作的整体水平。强化行政争议应对,健全诉前讨论制度,进一步形成法制部门、办案机构、业务部门共同应对的合力。开展新一轮优秀案件评选工作,优化业务轮训形式,推进执法能力建设。结合“八五”普法启动工作,充分营造法治化社会氛围,助推市场监管工作实践。
四、进一步注入质量强区新动力
一是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蕴。制定实施2023年度质量提升工作要点,把准“方向舵”。推进《崇明区促进质量发展专项奖励办法》的制定工作,完善质量激励机制。开展第三届崇明区政府质量奖评选表彰,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建设,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质量综合服务。办好“质量月”“中国品牌日”等主题活动,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质量宣传“五进”。引导各乡镇政府打造质量强镇新特色,推动形成“一镇一品”特色质量发展模式。
二是开创标准化工作新格局。发挥区标准化工作小组的职能作用,积极提升全区标准化工作水平。以新一批两个国家级农业农村领域标准化试点的启动为契机,推进节能环保、服务业等领域标准化试点创建,推动区域特色产业标准研制,提高标准供给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岛建设。进一步做好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及监督检查工作,鼓励企业制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标准,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
三是推动计量工作迈上新台阶。有序推进双碳和能源计量工作,助力“崇明森林抚育增汇示范基地”建设,配合做好横沙岛公益林碳汇计量试点工作。全面排查安全防护类计量器具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增强计量风险预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分行业组织开展餐饮企业、医疗机构的诚信计量优秀单位评选活动。加强“民用三表”计量监管和定量包装、过度包装产品抽检工作,维护广大市民的计量合法权益。
四是发挥检验检测机构专业支撑作用。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优化服务质量和效能、凸显技术支撑作用”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各直属事业单位的专业优势,食药检所推进扩项和标准变更工作,在区级同类检测机构中继续保持检测参数总量的领先,并做好对崇明特色地标产品标准的制定工作,助力本土特色产业发展;计量所完成充电桩强制检定工作,推进能源计量、民生计量,维护群众利益;特检所建立技术支撑联络机制,保障重要时段和重点领域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同时各事业单位加强业务能力建设,确保检验检测能力持续符合新形势下市场监管工作需求,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