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SY0024784031202200038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发文字号:
沪崇农发〔2019〕48号
成文日期:
2019-04-23
发布日期:
2022-10-28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关于印发崇明区2019年百千农场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崇明区“绿色田园”建设,加快培育一批“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优质核心农场,提升规模农场科技水平,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我委开展百千农场工程建设,派驻农业科技人员入驻规模农场,推进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及示范,特制定《崇明区2019年百千农场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崇明区2019年百千农场工程建设工作方案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19年4月23日
附件
崇明区2019年百千农场工程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崇明区“绿色田园”建设,加快培育一批“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优质核心农场,提升规模农场科技水平,推动崇明绿色农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我委开展百千农场工程建设,派驻农业科技人员入驻规模农场,推进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及示范,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依托市科研院校、区科创中心、田间学校国内外专家资源和区、镇两级农技人员,建立市区镇三级技术指导服务体系,推进百千农场科技工程建设,全区建设近一千家规模农场,其中重点建设一百家核心农场,派驻科技人员通过常驻农场、日常指导、个性化指导等方式,开展具有精准性、针对性地培训与指导相结合的服务工作,有效推动实用技术和品种的应用与推广,促进带动农业产业向“三高”农业转型发展。
二、工作内容
(一)入场服务
1.服务对象。本次百千农场工程共建设近千家规模农场,其中100家核心农场,覆盖全区100亩以上水稻、蔬菜基地,80亩以上林果基地,30亩以上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和规划保留畜牧养殖场。
2.派驻方式。共派驻221名农业科技人员采取常驻和日常学习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对全区近千家规模化农场的全覆盖技术服务。其中,核心农场的科技人员派驻以区级为主;一般农场以镇级为主,区级和乡土专家为辅(总体派驻安排见附表1、附表2)。
(1)常驻农场方式。选派区级农技人员入驻核心农场,每人对接核心农场1-4家。结合农时季节,每周常驻农场不少于2-3天。
(2)日常指导方式。除核心农场外其余的农场,以乡镇为管辖单位,派驻乡镇农技人员开展日常入场指导,在某些产业方面乡镇技术人员力量不足的,由区级的力量和乡土专家补充。区级技术推广部门根据农场的数量、分布和乡镇人员的技术力量,统筹安排科技人员对接农场。根据农时季节,平均每个月每个农场入场4-5次,全年达40次以上。
(3)个性化指导方式。结合不同产业农场主的需求,针对他们生产中的技术疑难问题,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赴基地进行精准指导。
3.服务内容
(1)掌握了解农场生产模式、经营理念、生产情况,调研分析驻地农场的技术需求和短板问题等,为国内外知名专家精准指导提供第一手资料;
(2)宣传贯彻绿色农业等有关政策和要求,引导农场按照绿色农业生产规程进行生产经营,杜绝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或负面清单现象;
(3)及时抓住农作物的关键环节,加强关键技术指导与服务,科学制定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科学应对极端天气灾害及病虫害,推广新型品种和各项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运用;
(4)开展好两无化技术、优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品质提升技术等试验示范,为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集成与创新提供支撑,同时带动周边农场、农户;
(5)围绕优化种植结构,按照市场需求、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要求,做好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技术指导,实现节本增效,推动产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培训提升
在入场服务基础上,开展日常业务培训与特色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优秀农场主和农技人员能力素质。日常业务培训由区级各技术部门开展,区农业农村委计划举办两期“乡村振兴”特色培训班(农场主精品班和农技骨干提升班)。
1.农场主精品班。拟开设一期30人左右的优秀农场主的“精品班”。依托科研院校、经营实体等教育资源,邀请京东、盒马等全国影响力较强的知名电商平台,开展3-5天的专门针对“产销对接、市场营销”进行专题培训。
2.农技人员技术骨干提升班。依托科研院校、经营实体等教育资源,围绕农业物联网应用等智慧农业课程,开展优秀技术骨干的培训,拓宽其视野,提升其业务素质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
区级建立区农业农村委、委属技术单位和乡镇农技中心组成的工作小组,区农业农村委集资科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定期召开例会,区级技术单位负责行业内面上技术推广和入场指导管理工作,乡镇农技中心具体负责实施工作。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管理责任人。各行业根据需要设立若干片区负责人,负责片区内农场的指导服务工作。
(二)建立联络员制度
建立五个行业联系网络图,全区五个行业技术推广单位和16个涉农乡镇分产业各明确一名联络员。各行业根据工作安排和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及时了解指导服务和农场相关情况。建立技术需求反馈解决机制,联络员负责收集区镇级农技人员无法解决的技术瓶颈、农场需求等问题,由区各产业技术推广单位汇总形成问题需求清单定期反馈至区农业农村委,区农业农村委根据问题需求清单适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精准解决农场一线生产疑难技术问题和发展瓶颈等问题,为其特别定制解决方案。
(三)落实师徒带教制度
根据区农业农村委师徒带教制度(崇农〔2018〕33号文),落实好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经验丰富、技术指导效果突出的技术骨干与近二年新进人员、部队转业人员、工勤转岗人员等对象结对开展帮教活动。带教老师应不定期带新进农技人员入场指导,实地锻炼培养新进人员相关技术技能。
(四)建立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机制
通过新型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应用,不断提高核心农场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并带动周边农户,积极传授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先进技术推广局面。
(五)建立指导服务考核机制
以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由区镇二级农技推广部门进行考核;年终由区农业农村委集资科统一组织指导服务效果督查,并根据对农技指导员服务时长、督查服务效果情况以及带教老师评定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四、保障措施
(一)做好人才保障
各农技推广单位要合理安排和调配科技人员,做好农技人员的人才保障,确保充足的力量开展入场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二)实行奖惩考核机制
实行科技人员入场工作绩效奖惩考核机制,一是建议与年终绩效奖挂钩,实行责任联动,如入驻农场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不达标、负面清单现象的,在绩效奖中予以体现。二是建议与职称评定推荐挂钩。对考核优秀者在原单位职称聘用、晋升方面,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
(三)做好工作经费保障
各农技推广单位要确保农技人员入场工作正常履行所需的工作经费,如交通费等,积极争取科技兴农项目,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贴项目等,聚焦各项政策保障相关工作经费。
(四)做好宣传和材料报送工作
各单位联络员应积极做好百千农场入场技术服务的简讯报送和媒体宣传工作,每月报送工作简讯1篇,每年报送核心场案例、指导员案例不少于1篇,年度形成总结报告不少于1篇,区级各行业单位报送农场技术经营瓶颈问题和需求清单一份,报送至y59627335@163.com。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