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SY0024789990201900002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科技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发文字号:
崇科委〔2019〕1号
成文日期:
2019-01-24
发布日期:
2019-01-31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2019年,区科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
一、统筹协调,推进城乡智能管理平台建设
(一)着力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根据区委、区政府有关城乡智能管理平台推进工作要求,积极协同配合跟进智管中心办公场地改造单位的布局和强弱电改造等土建装修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细化智管平台建设和实施方案。坚持“以用促建、以用为本”的原则,以区网格综合管理体系为基础,以区大数据中心数据交换系统为依托,以“雪亮工程”视频共享系统为支撑,优化网格化、应急、防汛等城乡治理业务流程,并以网格化管理流程为切入点,打通生态监测、房地管理、防台防汛等专题模块业务联动的瓶颈,满足各政府部门间联勤联动的需求,努力将区城乡智能管理平台打造成“汇集大数据、全域大联动”大数据应用平台。
(二)积极推进平台技术开发工作
组织开展项目方案专家评估论证工作,启动项目立项、招标等流程,推进项目详细设计、模块开发、系统联调,打造信息汇聚、监控预警、监督指挥、联勤联动、共享应用5大平台基础,在“一专题一方案”框架下,开展生态监测、社会治理、应急管理、防汛防台、交通管理、水系管理、客流管理、经济管理、市容管理、房地管理、安全生产、村居信息共12专题模块开发。构建区大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整合与城乡管理相关联的政务数据资源,逐步优化生态监测、社会综治、客流管理等模块业务流程,探索形成智能管理平台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平急转换机制,推动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城乡社会综合治理与应急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一网通管”工作目标。
(三)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
通过城乡智能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区城乡运行综合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和法制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探索,构建区、乡镇和委局、村三级城乡智能管理体系,真正做到队伍整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动治理,实现城乡智能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无盲区”高效、精细化运行。通过信息系统梳理、大数据归集、业务系统整合等工作,逐步有序接入面向公共管理和民生服务的信息系统,进一步丰富平台数据来源,拓展平台应用场景,逐渐形成更加完善、更具特色的区城乡智能管理体系,形成社会治理和生态管理相结合的崇明模式。
二、深化服务,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一)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市政府要求全年完成培育二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目标任务,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政策解读活动,对各乡镇园区有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进行科技会诊,指导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做好企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技履约贷款审核推荐和科技企业资质认定等工作。
(二)服务企业申报市级专项
根据市科委相关政策,组织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资)金项目、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助推企业发展。
(三)推进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
一是聚焦“生态保育+生态经济”融合示范、“绿色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等,积极争取市级科技专项的支持;二是在高效生态农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项目申报、评审、立项以及项目进展督查工作。同时,开展对历年完成的科技项目的验收工作;三是加强与区农委等部门沟通衔接,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密切跟踪市区联动项目,推进“星创天地”建设。
(四)不断完善张江崇明园建设
实施“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发展海工装备业配套产业,构建包括实体制造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在内的创新战略联盟,推动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云服务等信息产业为切入口,推进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区发展;以张江专项资金为重点,大力扶持园区内企业创新发展。
三、聚焦重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一)推进智慧花博建设
加强花博园区建设方、设计方工作对接,推进花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规划落地。围绕崇明花博会的服务咨询、网上票务、电子商务、实景展示等功能,研究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会展工作的融合,启动崇明花博会管理平台项目课题研究,推进线上线下一体互动的“网上花博会”建设,搭建参展商、采购商、专业观众以及广大参会游客与崇明花博会的互动平台,打造集导引、服务、推广、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性的网络平台。
(二)进一步提高物联感知能力
推进横沙生态智联大脑工作。根据市物联网建设导则规范,结合崇明生态发展特点,在横沙先行推动崇明生态智联示范项目建设,通过物联、数联、智联实现横沙水、林、土、气等生态各项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实现态势感知和分析预测,服务于崇明生态社会治理。其中,物联感知层已通过物联网链接部署200个自动监测站建设,超1000个感知触点,日采集横沙岛水、气、林、土各类数据达2万余条。进一步深化、完善生态知识图谱,研究生态规则引擎,并与区城乡智能管理平台对接。
(三)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组织开展移动通讯用户感知测评工作。关注重点区域WIFI覆盖服务项目终端用户体验,进一步优化网络服务策略,探索研究WiFi应用与崇明旅游、文化、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协调推进花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三、注重实效,规范信息化项目管理
(一)加强信息化项目预审工作
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安全可靠、注重实效的原则,抓好2019年全区各级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的预审工作,严审项目建设必要性,严把项目技术关与资金关,努力推进信息资源整合,杜绝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二)开展信息化项目跟踪服务工作
开展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重点关注社会民生、生态发展、医疗教育、电子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建设的跟踪与服务工作,确保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后稳定、高效。
(三)开展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
进一步扩大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样本覆盖面,提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促进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要积极开展新版社会保障卡换发工作,强化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区党政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的长效机制等。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