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崇明区中小学(职校)班主任工作坊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5-06-20 00:00

  • 索引号:

    SY0024784891202500075

  •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知识产权-教育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局

  • 发文字号:

    沪崇教德〔2025〕9号

  • 成文日期:

    2025-05-28

  • 发布日期:

    2025-06-20

各中小学、职业学校、教育学院:

现将《崇明区中小学(职校)班主任工作坊建设与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崇明区中小学(职校)班主任工作坊建设与管理办法

   2.崇明区中小学(职校)班主任工作坊星级评价指标(试用稿)


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局

2025年5月28日

附件1

 

崇明区中小学(职校)班主任工作坊建设与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区、校两级班主任工作坊建设,搭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平台,探索新形势下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引导班主任进一步坚定职业理想和信念,全面提高育人水平,构筑班主任骨干人才培养高地,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目标

崇明区中小学(职校)班主任工作坊是本区中小学(职校)班主任相互学习成长的共同体,是经验交流、资源分享、共谋发展的平台,也是区域进一步探索完善班主任分层培训,提高区域班主任队伍总体水平的重要载体,预期达成如下建设目标:

1.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坊合作、引领作用,紧扣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域班主任培养途径和方法,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新机制和新经验。

2.以课题研究、项目推动为抓手,实现工作坊品质化建设和自身专业发展的齐头共进,构建班主任“读-研-做-思”一体化成长平台,着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专业能力扎实的优秀班主任群体。

3.形成班主任专业研究、自主发展的良好氛围,总结实践经验,钻研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提升班主任带班育人智慧。

二、主要功能

工作坊依托区教育局、区教育学院,形成区域、学校以及工作坊主持人、全体学员的合力,坚持理论研修和实践创新相结合,自主学习和专家指导相结合,骨干培养和引领辐射相结合,充分发挥以下功能:

1.加强师德建设。做师德师风的垂范者,不断提升工作坊主持人及学员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增强班主任的职业认同感,切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2.开展专业研修。根据工作坊发展目标和学员发展需求,科学制定研修方案,定时定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明确、系列化的研修活动,管理规范有序,让工作坊真正成为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摇篮。

3.强化研究工作。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聚焦班主任在工作实践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探索可落地的解决办法,提炼形成典型经验,提升学员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4.优化工作机制。规范工作坊日常管理,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运行质量,总结经验和问题,为区域班主任工作坊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5.发挥示范辐射。注重研修活动、成果的宣传辐射,通过新媒体的发布、工作坊间的联动研修、区域的交流展示等多途径,更好发挥工作坊的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三、研训内容

主要分为理论模块、实践模块和研究模块三部分:

1.理论模块。通过专题讲座、读原著读原文等形式,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最新教育文件精神,提升学员理论修养,开阔教育视野,掌握育人理念、班主任基本功、班级管理、师生关系、家校共育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和方法,成长为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和教育智慧的新时代班主任。

2.实践模块。结合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班主任实际需求,从理念、技能、方法和热点难点问题着手,通过访学考察、主题沙龙、课堂教研、展示交流等多样化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学员发展瓶颈,提升学员专业能力,强化带班育人的综合素养。

3.研究模块。以工作坊学员为主体,以研究课题或项目为抓手,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共同钻研班主任工作的瓶颈问题,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思路、程序和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四、主要任务

工作坊主持人是工作坊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研训的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和评价责任,应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1.制定规划。根据工作坊建设要求和学员的发展水平,认真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

2.落实研修。聚焦实情,以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为重要资源,以提升班主任育人理念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发建设研修课程和资源包,指导学员发挥主体意识,不断总结、反思和提升。

3.注重管理。制定和完善选拔、研修、考核、激励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注重过程性材料的积累,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定期做好学员的考核评价。严格遵守财务规定,合理使用工作经费。

4.成果辐射。加强经验总结和成果的转化,定期开展跨校工作坊交流互学,通过新媒体等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展示推广工作坊的鲜活经验,营造开放共享的良好氛围。

五、组织保障

1.管理指导。班主任工作坊实行区、校(跨校联合体)两级共建。由区教育局德育科牵头,区教育学院德育室负责业务指导,工作坊主持人所在学校协助日常管理。区定期组织市、区专家对工作坊进行业务指导。

2.硬件保障。学校要为工作坊提供必要的研修场所、信息化设备保障等,协调安排时间保障工作坊正常开展研修活动;适当减少工作坊主持人一般性的日常工作,保障其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3.经费保障。区级班主任工作坊由教育局下拨经费,校级(跨校联合)班主任工作坊由学校主持人所在学校提供经费支持,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坊的教育研究、学术研讨、考察学习等。

六、考核评价

1.考核形式。班主任工作坊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第一年初期测评,第二年中期评估,第三年终期考评。主要考核方式为:查阅过程性资料,听取工作坊汇报,承办展示活动,以及结合学校评估和工作坊自评等,作综合性评估认定。

2.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规划与管理、研修与实施、项目与特色和成效与辐射四个方面12个指标。具体评估指标见《崇明区中小学(职校)班主任工作坊星级评价指标(试用稿)》(见附件2)。

3.考核结果。班主任工作坊考核认定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类,合格类采用星级认定制,分五星、四星、三星等三个档次。区教育局将认定结果反馈给各工作坊和学校,对评估认定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同时将认定结果进行公示,对认定结果优异的工作坊和个人进行表彰。


附件2:

崇明区中小学(职校)班主任工作坊星级评价指标

(试用稿)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察  要  点

A规划

与管理

(20分)

A1计划总结

(5分)

有明确的工作坊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目标清晰、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A2管理制度

(10分)

建立健全工作坊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选拔、研修、考核、激励等制度,制度执行严格、规范。

A3硬件保障

(5分)

具备开展活动的固定场所和能保障工作坊正常运行的经费,经费使用规范。

B研修

与实施

(40分)

B1团队建设

(5分)

工作坊主持人、成员热爱班主任工作,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配备具有专业素养的导师,定期指导。

B2研修内容

(15分)

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研修活动,内容丰富,有主题、系列化,针对性和实效性强。

B3研修方式

(15分)

突出学员主体性,注重多样化、适切性,体现“读-研-做-思”一体化要求。

B4信息报送

(5分)

定期信息交流,每月至少向区域推送一次公众号推文或信息简报。

C项目

与特色

(15分)

C1研究内容

(5分)

作坊要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学员实际和自身优势,聚焦工作实践中的重点、热点或难点,确立至少一个研究项目。

C2研究成果

(10分)

根据项目预期目标,形成有较强应用性和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D成效

与辐射

(25分)

D1培养成效

(5分)

通过团队研修促进全体成员的专业提升,成员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主持人或学员在区级及以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获奖。

D2共建交流

(10分)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工作坊之间的研讨交流活动。

D3辐射共享

(10分)

建设周期内,逐步形成相关实践成果,至少独立组织一次区级及以上层面的公开展示交流活动。

说明:评估得分在90分(含)以上为五星级班主任工作坊,得分在80分(含)-89分为四星级班主任工作坊,得分在75分(含)-79分为三星级班主任工作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公众评价

0位公众参与评价,0位公众认为信息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