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SY0024784891202400067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知识产权-教育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局
发文字号:
沪崇教〔2024〕22号
成文日期:
2024-04-19
发布日期:
2024-04-29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开放大学崇明分校、社区学院、各成人学校:
现将《2024年崇明区终身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2024年崇明区终身教育工作要点
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局
2024年4月19日
附件
2024年崇明区终身教育工作要点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上海市终身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崇明区终身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等,按照市教委工作要求和本区教育工作要点,持续优化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扩大优质学习资源供给,全面推动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制度建设,引领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
1.启动运行崇明区终身教育集团。召开崇明区终身教育工作会议,明确集团牵头校和各成员校功能定位和集团议事决策机制等,压实责任分工,促进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三教”融通,引领崇明终身教育优质高效发展。
2.强化终身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出台《关于合理设置社区学院成人学校教师岗位的指导意见(试行)》,加强推进情况的指导监督,推动形成“个个进教室、人人上讲台”良好局面。出台《崇明区终身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健全终身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优化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法。依托社区教育名师孵化室,培育一批优秀社区教育骨干教师。规范兼职教师队伍管理,不断提升兼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探索普教系统与成教系统教师的交流互动。
3.优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崇明区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班级管理人员工作规范(2024年试行版)》,明确“三类学习点”培育和老年学习团队辅导条线工作岗位要求,调整优化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确保每一所社区(老年)学校规范运行、特色发展。
二、坚持融合发展,提升终身教育服务能级
4.提升社区教育能级。全力推进市级街镇社区(老年)学校优质校培育工作,不断提升市级优质校的覆盖面。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开设城区和农村不同类型居民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积极参与上海社区教育优秀系列微课评比活动,发挥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加强社区教育特色培育和品牌打造。发挥社区教育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积极作用,为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5.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注重老年教育内涵品质,围绕道德修养、文化艺术、健身康养、智慧生活等方面加强老年教育课程建设,提高老年教育课程质量。根据崇明地域特色和老年学员实际,新增和培育13个左右三类学习点,为老年人群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积极培育老年学习团队,推动星级团队向“智慧学习助学团队”转型,提升老年学习团队的自学能力。认真办好老年教育艺术节,积极宣传和交流老年艺术教育成果。研究制定中国老年大学标准化示范校创建行动计划。
6.探索赋能社区治理。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拓宽社区教育广度,丰富社区教育内涵,创新社区教育发展的新路径。依托各乡镇委局专业资源,共同开发符合崇明乡村振兴发展所需、紧贴崇明百姓生活所需的社区治理数字化特色课程,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聚力赋能。
7.按需拓展职业培训。紧密结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以特色农业、传统工艺、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等为重点,与乡镇委局、企事业单位共同面向新型职业农民、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等各类群体,高质量多形式地开展相关培训,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科技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作出贡献。
8.稳步推进开放教育。积极探索更加开放的合作办学,加大与区域头部企业合作,推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通道发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开展相关新专业调研,推动相关新专业落地,加强养老家政、现代农业等从业人员培训和行业紧缺人才培养。
三、注重项目落地,提升终身教育服务品质
9.持续开展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开发智慧学习课程,打造智慧学习资源,注重老年人智慧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建设3个左右市级老年智慧学习场景,培育3个左右老年智慧学习品牌,为老年人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10.全面推动走读美丽乡村项目。以庙镇镇东村、竖新镇仙桥村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载体,组织开展《走读长江口美丽乡村 服务生态岛绿色发展》项目。结合乡村和市民、学校和学生等不同群体需求,搜集乡村相关生态文化资料,创建不同版本的课程资源,组织市民在走读中传承、弘扬乡村生态文化,助力文旅农绿色发展新样式。
11.全力抓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认真做好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各项工作,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启动会、成果交流会等,推广社区教育实验优秀经验做法。积极参与“上海社区教育创新实验基地”申报,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打造崇明终身教育的经典品牌。
12.积极开展社区助力家庭教育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崇明区社会家庭教育指导站”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建设中的作用,聚焦“特殊家庭学生、行为偏常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三类群体,组建1+1+X帮扶团队(中小学教师+社区教育教师+不同类型志愿者),梳理问题类型,确定一批确有困境的社区家庭,一对一开展精准帮扶。
四、强化组织保障,提升终身教育服务环境
13.优化市民学习方式和学习项目。深化细化终身学习体验基地、人文行走线路等设计建设,积极申报和培育新一轮“社区学习坊”,完善“社区学习坊”系列学习课程。助力书香社会建设,积极参与上海市终身学习阅读活动,引导市民“多看书、看好书”,涵养“人人悦读”的书香氛围。
14.开展市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各成人学校整合学习资源,组织区域内居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把终身学习理念融合到乡村振兴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组织开展“崇明区百姓学习之星”等区级评比活动,选树一批优秀典型,激发全民终身学习热情。
15.加强监测督导。将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情况纳入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范围,督促落实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责任。做好学习型城区监测工作,整合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数据统计工作,加强对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状况基本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16.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弘扬“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文化。积极打造“走读美丽乡村”等符合区域特征、可持续性强的学习品牌,不断扩大参与面,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典型做法与优秀案例的交流与宣传,不断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