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交通委员会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9-11-08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一、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委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推进
一是抓紧推进第三轮生态岛“四条道路”项目建设。崇明生态大道新建工程、建设公路改扩建工程、北沿公路改建工程、环岛景观道一期项目正在推进桥梁桩基及道路路基施工,部分取得破堤开缺手续的海塘段启动提标工程施工。二是加快启动第四轮生态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环岛景观道二期工程项目已取得项建书批复,正在抓紧编制工可方案;陈海公路提升工程项目已取得初设批复,正在启动施工招投标工作。三是持续推进长兴公交停保场建设工作。目前基本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四是全力推进堡镇汽车站改造工程。目前桩基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在实施桩基围护。五是积极推进陈家镇综合交通枢纽研究工作。目前正在深化比选陈家镇综合交通枢纽方案,并与隧道院等部门进行对接。六是如期完成部分公交场站修缮工程。南门停车场、长江汽车站、陈家镇临时公交枢纽站、新河汽车站、长兴汽车站修缮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七是按期完成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工程。该工程于8月底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八是加紧推进崇明岛公共货运码头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已上报项目工可报告,并全面推进环评、航评等各项论证报告。九是加快实施花博会配套建设项目。花博会配套道路项目。港东公路、潘龙公路、风瀛路、东瑞路等养护维修类项目已部分开工;新建园北路、园西路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客运站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已启动项目建设,同时推进项建书的编制工作。花博会新增水上运力前期工作。花博会期间拟通过新建船舶(1艘大高速船和1艘趸船)和内部挖潜的方式增加水上运力,由客轮公司作为建设主体,开展船舶设计工作,预计年底前开始船舶建造工程,2020年底建造完成。航道疏浚及航线新增、恢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论证。为保障花博会期间尤其是高峰期的水上运输能力,提高水上运输效率,年初我委分别委托设计单位开展了专题研究。根据研究成果,拟恢复石洞口-南门高速船航线、新增石洞口-新河高速船航线,并对石洞口和新河码头前沿淤泥进行疏浚,增强水上运输能力,提高船舶靠泊安全性。十是大力抓好道路养护维修工程及道路综合整治工程。2019年计划实施52个公路养护维修工程, 40个项目完成招投标并进场施工,12个项目的工可编制都已完成正在进行招投标程序,做好施工前准备。其中,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2019年计划实施15个,目前已开工项目达到13个。2018年15个跨年度项目13个项目竣工,2个项目正在施工。此外完成堡镇工农路(1252米)、新港路(331米)盲道改造工程,东门路西侧(人民路-新崇南路)人行道彩板整治工程及堡镇北路(大通路-光明桥)人行道整治工程。十一是加快推进陈家镇综合交通枢纽及堡镇汽车站配套道路建设。陈通公路、陈南公路、陈南支一路、陈南支二路已完成工可上报,正在推进项目用地选址等工作;向堡公路、堡辉路已完成初设上报及评审,其他配套市政道路已完成项建书编制。十二是有效推进“四类设施”管养工作。扶正、更换红白警示杆1.5万余根,更换红白警示杆贴膜2500余平方米,更换交通标志牌310余平方米,养护、新装护栏1800余米,复划标线3.8万平方米,清除标线910平方米。
(二)水陆交通环境有效改善
一是持续跟踪协调轨交崇明线推进情况。今年2月,市交通委召开轨交崇明线工程工作情况汇报会,隧道院汇报了轨交崇明线专项规划方案,提出轨交崇明线新建隧道的方案;4月-5月,市交通委完成上海市轨道交通崇明线专项规划(草案)公示,开展轨道交通崇明线交通配套专项规划研究;8月轨交崇明线专项规划获批;8月30日崇明轨道交通项目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轨交崇明线筹备工作专题会议,区相关成员单位与项目部直接对接;9月20日召开轨交崇明线沿线市政配套协调会,对轨交崇明线沿线左右50米保护区范围内相关的市政项目的计划方案进行对接;9月27日-29日,市发改委组织了轨交崇明线工程可行性报告评审会,专家组对轨交崇明线工程可行性形成了专家评审意见。二是积极配合推进北沿江高铁前期工作。目前,正在积极配合北沿江高铁的设计院开展前期调查和基础资料收集工作,铁路设计院开展北沿江高铁的线型比选和相应的地形、地质调查,编制形成了北沿江高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开展了专家评审。三是科学制定公交行业改革工作方案。结合崇明实际,制定深化崇明区公交行业改革的工作方案,以举办花博会为契机,以提升崇明公交品牌形象为长远目标,以“优品质、提效率”为近期目标,推动建立更加科学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与运作效率,提升市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四是及时调整优化公交线网。制订2019年崇明公交线路线网调整计划,开通东滩3路,填补裕鸿小区东部地区公交空白;延伸1721路,并更名为“崇明东滩5路”,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智慧岛产业园区的公交配套服务功能;新辟长兴1路,填补了圆沙小区及江南造船厂附近市民的公交出行空白;城桥4路(东圈)改道南门路、南门路调头、朝阳门路后原线行驶,并增设“中心医院”招呼站,方便了城桥镇城区市民乘客就医探病出行;乡村10路新河汽车站始发站由新申路搬迁至上海明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大门外侧,减少由船换乘公交的距离。五是深入开展本区静态交通管理工作。推进城桥地区道路停车收费调整工作。在现有11条道路停车收费管理路段(251个泊位)的基础上,新增新崇南路和新崇西路2条停车收费管理路段,共计泊位67个,并将所有收费路段停车收费时间统一调整为7:30至17:30(其余时间按次收费)。推进建设工程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并联审批。截止目前,共审查设计方案、文件30件;竣工验收4件,共计755个泊位。六是积极推动绿色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继续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应用。新增30辆12米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将投放于申崇线运营。截至目前,本区共更新和新增新能源公交车475辆。积极推进新能源出租车项目。4月,2辆纯电动出租汽车荣威Ei5首次亮相崇明并投入试营运,为我区新能源出租车更新创造了良好的开端,7月份两批次将崇明地区的227辆燃油出租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车,完成了229辆出租车新能源化改造,实现崇明地区新能源出租车全覆盖。按期推进新能源船舶建造工作。已正式启动船舶建造的前期工作,由客轮公司作为建设主体开展船舶设计工作,目前正在进一步深化完善中,预计年底前启动船舶建造工程,2020年底建造完成。积极推进公共自行车项目。10月18日公共自行车全面上线,目前,城桥镇地区共设有43个停车点,共计1000辆公共自行车。七是成功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我区作为全市首个申报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试点区,已于9月17日完成交通运输部对我区创建工作的复核检查工作。2019年投入7000万元对33公里农村公路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创建港庙公路、北星公路、仙桥中路、丰乐一路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创建园艺村、新安村、北双村、永乐村等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村。八是持续推进内河港区(码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调整确定最终内河码头保留数量及布点情况,并上报区政府,待向区领导专题汇报后开展后续工作。九是继续推进长-横对江渡航线气象定制工作。今年年初正式启动项目建设,目前,长兴、横沙两侧和车客渡船沪航19、沪航21均已安装设施设备(气象信息接收和发送装置),并投入使用。通过气象精准预报,大大减少了横沙水上通道的停航次数。十是推进解决横沙危险品运输问题。今年6月,负责承运横沙危险品运输的宝山前卫码头停业,我委积极与宝山交通委协调沟通,恢复上海前卫运输有限公司危险品码头装卸作业。同时,申请市交通委召开专题会议,协调长江南岸危险品专用码头,协商解决横沙岛危险品运输问题。
(三)行业监管职能有效履行
一是全力抓好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及时调整委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组织委属各基层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责任书及承诺书,明确年度安全工作任务及目标,督促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以重要敏感时间节点、防汛防台、高温天气、重要节假日及进博会期间安全监管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全行业安全生产检查,确保交通行业一方平安,今年以来共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125次,排查出安全隐患209处,已完成整改195处;积极督促和指导相关运输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措施,修订完善各项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同时开展各类安全宣传活动及职工教育培训,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切实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组织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培训会,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开展涉乱线索源头排查,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制定并落实中央扫黑督导组发现问题整改方案,实地走访基层单位和行业企业了解扫黑除恶线索排查开展情况,并做好迎接中央督导组对崇明的督导“回头看”各项准备。三是不断加大非法客运整治力度。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违法行为,不断加大非法客运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共开展非法客运专项整治72次,共查扣非法客运车辆126辆。四是有序开展水陆交通行业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加强对公交、出租、客运、货运、停车、维修、驾培等行业的稽查力度,切实加强行业执法监管。截至目前共开展行业检查284次,检查各类车辆3200余辆次,检查企业130余户次,查处违规案件405件,逐步净化市场环境;严厉打击船舶超载、未按规定配员等违法行为,严格控制船舶污染物排放,加强港口码头安全生产日常监管,今年以来共检查各类船舶481余艘次,查处违章船舶165艘次(其中一般程序案件165例),罚款75.1万元,船员违法计分312分,进一步规范内河辖区的经营行为,保障水上航运安全。五是重点抓好道路巡查及治超工作。今年以来,共巡查公路里程41310公里,清理散落27处,拆除广告牌70块,处清理占路堆物161处,发现超限车辆7辆。六是认真做好日常行政许可工作。今年以来,共完成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291件,公交线路审批或站点变更许可11件。路政方面行政许可28件,市政方面行政许可58件,同时做好埋设管线、增设平交道口、占路施工许可工程的事中监督检查和事后验收工作及港航企业的换发证工作。截至目前,核(换)发营运证30本,注销营运证6本;换发正式(临时)岸线证28户,正式(临时)港口经营许可证63户。七是认真做好长江岸线和中央生态环保督查的整改工作。督促78座码头完成了堆场围挡喷淋、雨污水收集、在线监测等环保设施设备的整改工作。根据关于研究长兴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及时做好上海华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码头保留整改工作,严格按照时间要求(8月底之前)完成码头整改。同时,配合区水务局,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联合督办函等形式,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做好其他7家码头的保留整改、拆除工作。八是切实加强协调组织,通过预测车客流量,积极挖掘潜力,科学安排运力,合理调整航班,切实保障春运、节假日、两会、进博会期间崇明三岛水陆客运安全、畅通、有序。
(四)创城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抓好道路日常管养工作,认真做好交通“四类设施”查缺补漏,各类交通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二是积极开展文明交通深化行动。强化道路运输执法监管,加大非法客运整治力度,开展路政专项整治,强化交通枢纽场站管理,指导和推进相关行业企业加强交通枢纽场站、码头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优化志愿服务机制,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强化创建督查工作。实施常态督查,对横沙乡、长兴镇、陈家镇、堡镇、新河镇、城桥镇交通枢纽站、轮船码头、长途汽车站等创城测评点位不定期开展督查行动。累计检查26次,出动检查人数35人次,下发整改单54张,反馈整改单51张。组织开展对辖区市政道路状况联合督查,制定专项督查方案,积极协调区创城办,提高发现问题整改效率。同时,按照区创城办、区创卫办、区创城第三方测评检查问题清单及整改要求,督促相关企业限期整改,共整改反馈区级部门问题清单17张,并汇总梳理交通行业创城督查发现的问题,编制《督查通报》2期。
(五)机关作风有效转变
积极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基层一线、扎根群众之中,广泛听取群众对交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落实具体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019年,我委共收到“两会”建议和提案53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34件(主办31件,会办3件);政协委员提案19件(主办11件,会办8件)。我委按照节点计划,以认真、务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克服数量多、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等困难,通过现场踏勘、加强协作;拟定措施、严格把关;逐一走访、细致答复等方式确保所有建议提案均按时办结,办结率为100%。今年以来,共收到群众来信88件,“12345”热线投诉362起,区网格化中心转件48件,市交通热线平台派件266件。我委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及时研究处理,并一一回复来信、来访以及热线投诉群众。今年以来,共走访慰问企业军转干部、伤残军人、参战人员和急、难、病困难职工422人次,发放帮扶费用28.41万元,实实在在送上组织关怀,确保困难群体生活平稳,有效维护交通系统和谐稳定。持续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大整改”专项行动问题的整改,进一步规范服务窗口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市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等事项落实、衔接工作,全面贯彻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各项举措,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和“市级统筹、一区一目录”的原则,在市级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形成本委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和监管事项检查实施清单,并按照统一标准录入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努力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大力提升“一网通办”改革效能,进一步压缩审批承诺时限,实现审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的基础上平均减少一半;大幅精简办事过程中需要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实现申请人实际提交材料平均减少一半,同时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二、2020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全力推进崇明生态大道、建设公路、北沿公路等第三轮生态岛交通建设项目,力争明年6月份完成道路主体工程。二是加快推进第四轮生态岛交通建设项目,力争明年完成陈海公路提升工程道路主体工程,同时启动环岛景观道二期工程项目建设。三是继续推进堡镇汽车站改造工程及陈家镇综合交通枢纽前期相关工作。四是抓紧启动崇明岛公共货运码头建设项目建设。五是全力推进花博会配套道路项目、船舶建造及客运站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力争在2020年底前完成。六是继续抓好2020年道路桥梁养护、维修、管理工作,抓紧推进道路养护维修工程,不断提高交通“四类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能力,确保交通“四类设施”正常运行。
(二)着力改善水陆交通环境。一是继续关注轨交崇明线、北沿江高铁前期工作进展,适时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加快推进。二是继续优化公交线网,抓紧推进新能源船舶建造的前期工作,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不断改善市民出行条件。三是完成内河港区(码头)布局规划编制及上报工作。结合区级部门意见修改完善规划内容,上报区政府后,报市级部门审批,作为今后开展内河码头管理的规划依据。同时,结合内河港区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研究内河码头港口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内河码头管理,推进绿色集约的内河港区建设和生态码头建设。
(三)切实抓好行业监管工作。一是继续严格履行行业安全监管职责,以重要敏感时间为节点,做好汛期、高温季节及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开展好水陆客运、危险品运输等领域的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行业日常安全监管。二是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加强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持续筑劳风险防控根基。三是着力加强防汛防台期间安全措施,督促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和措施,组织落实好各项安全专项行动,并及时做好总结。四是做好非法客运整治工作,完善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创新执法方式,加强源头治理,坚持专项整治行动与日常巡查相结合,及时防范和纠正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力度。
(四)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根据区创城工作规划,继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交通出行条件;不断加强客运场站管理,进一步提高行业服务质量;着力强化行业监管,进一步推进文明交通深化行动;继续强化督查工作,进一步推进交通行业顽症问题解决,强化行业创建工作常态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交通文明水平;继续推进绿色出行专项行动,推动绿色生态交通发展体系建设。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20年底,交通行业创建工作成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五)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深入基层一线、扎根群众之中,广泛听取群众对交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落实具体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大力开展“双减半”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各要素内容,提升办事要件和办事指南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拓展“一网通办”服务事项范围,全面推进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做好“互联网+监管”相关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政务生态服务环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便于其他人查询和了解政策,请为本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