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其他-其他
公开主体:
崇明县财政局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1-01-26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在崇明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崇明县财政局局长 杨士章
各位代表:
我受崇明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崇明县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财政监管,不断完善财政体制,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服务水平和保障效能,扎实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圆满完成了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实现了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一)2010年一般预算安排情况
经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本县2010年县级财政收入252800万元,加上市体制返还以及补助收入113852.33万元,转移支付350000万元,减去上解支出27456.84万元、县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分成支出200000万元后,2010年县本级可用财力为489195.49万元,全部用于安排当年预算支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随着市对区县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部分收支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常需要,经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批准,地方财政收入加上市体制返还及补助收入,减去上解支出、县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分成支出后,2010年县本级可支配财力为511797.92万元,支出预算为511797.92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二)2010年一般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本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0423.6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9.8%。
2010年本县财政总预算支出为782115.65万元,在安排中央专款支出8028.25万元、市拨专款支出62289.48万元、乡镇级财政支出200000万元后,县级财政支出为511797.92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100%,是年初预算的104.6%。支出执行的主要项目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062.96万元;国防支出454.3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2217.85万元;教育支出98421.5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442.5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893.8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091.7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6430.19万元;环境保护支出2031.41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7822.8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2312.1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107.76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13167.7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680.09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826.8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139.82万元;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400万元;其他支出15294.24万元。
(三)2010年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10年县级财政收入280423.60万元,加上市体制返还及专项补助收入530095.70万元,减去上解支出28403.65万元、县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分成支出200000万元后,县本级财政财力为582115.65万元。列支中央和市专项补助支出70317.73万元后,县本级预算实际可支配财力为511797.92万元。与本级财政支出511797.92万元相抵,收支平衡。
(四)2010年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09年本县基金收入结余26690.25万元。2010年本县基金预算收入201171.45万元,其中:县级土地出让收入187465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9361.79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3968.36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51.54万元、彩票公益金预算收入324.76万元;2010年本县基金预算支出172207.96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预算支出165113.45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预算支出2549.86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预算支出3968.36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71.53万元、彩票公益金预算支出324.76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支出180万元。
年末基金滚存结余55653.74万元。
以上2010年财政收支执行数是根据年内预算执行情况初步汇总的,在地方财政决算编审完成后会出现部分变动,变动情况将另行报请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审定。
(五)2010年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1.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本县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上海市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个确保”要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切实强化预算收入管理,不断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8.04亿元,增长19.8%,超额完成了预期增长目标。主要县级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增值税21293.78万元,营业税158276.42万元,企业所得税42155.29万元,个人所得税17893.27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7736.11万元,房产税5727.89万元,契税7422.32万元,其他各税9516.26万元,非税收入10402.26万元。
2.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继续完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行“四保、四优先”。一是保法定支出。确保教育等支出法定增长。二是保民生。优先保障强农惠农扶农资金,全年拨付农民直补资金14271.80万元;公益林土地流转费9280.06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412万元;老年农民养老金7952万,共计发放47059人次;弥补农村养老保险缺口资金17600万元;万人千百人就业人数1.97万人,发放就业补助资金21652.46万元;农村低收入户危房改造资金2500万元,惠及农户2487户;全县农民累计购买各类家电50583件,发放补贴资金1304.50万元。三是保急需。优先保障世博资金,确保世博资金及时到位。共拨付世博资金9385.65万元。四是保重点。保障新农村建设资金,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进行,至目前,已拨付新农村建设资金19868.26万元;安排污水厂运行经费2400万元;垃圾中转站及填埋场运营经费2695万元;投入4463.54万元,对2条段县属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新建8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黑臭河道整治6.2公里,万河整治966公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投入项目资金14176万元,完成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8.86万亩。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推进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县财政补贴资金2510万元,补贴11个乡镇文化中心建设;将科普经费定额从人均3元提高至人均4元;安排百场戏、千场电影、万册书送下乡资金110万元,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安排全年体育竞赛经费150万元、安排全民健身经费80万元,推进全民健身;安排文化体育团队补贴经费250万元,丰富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县级政府补贴,从2009年的人均180元,提高至2010年的人均200元,增加经费737万元。
3. 财政政策聚焦重点。一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总共为3家公司进行了贷款担保,贷款额度为918万元;为长江村镇银行“三农”贷款贴息82.42万元,促进中小企业和“三农”企业的发展。二是积极落实企业节能减排”、 “企业争创品牌”、“科技创新配套”、“制定标准或采用标准”、“专利奖励”、“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参展”等7大工业扶持项目的财政扶持,安排工业扶持专项资金1137.79万元,比2009年增加276.69万元。三是安排节能专项资金1242.61万元,进一步推进了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四是增加对高新企业扶持力度,对本县16家高新技术企业扶持资金498.62万元,比2009年增加63.82万元。五是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县级配套资金225万元,促进本县部分服务业发展能级的进一步提升。六是安排旅游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42.96万元,对本县的9个旅游项目实行扶持,调动了我县旅游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4.加大对乡镇及村居的财力保障。一是在对2009年下沉财力实行绩效评估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对乡镇政府的财力下沉,在县镇体制结算外,2010年继续增加2亿元的财力下沉,切实提升乡镇的综合实力,保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及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促使乡镇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二是加大对对村级组织转移支付力度。对经常性收入低于50万元的村级组织,实施财政补差,满足村级组织的基本支出需求,支持新农村建设,遏制乡镇新增债务的产生;保障居委会的基本支出,从2010年起实施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达标建设,东平、新海两镇由县财政全额负担,城、堡两镇由县财政50%负担,其他乡镇由县财政25%负担。
二、2011年预算草案
2011年是本县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和加快生态岛区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为总目标,坚决贯彻落实“三年行动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履行财政服务职责,稳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增强财政保障和调控功能,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的保障能力,推动社会事业的加快发展
(一)2011年预算的主要考虑
1.关于2011年市级转移支付问题。按照《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和市财政的有关要求,以及综合本县人均财力、兄弟区县计较对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的影响、市转移支付预返资金的不断压缩等因素,市财政转移支付暂考虑增长10%。2010年转移支付总额为427248.35万元。按照2010年口径,2011年转移支付总额预计为469900万元,2011年转移支付总额中剔除专项转移支、一般性转移支付中教育附加、公用事业附加、养路费基数返还、公路运输管理费基数返还等预计65700万元(2010年为59789.68万元),减去历年预返10000万元,实际可统筹安排转移支付394200万元。
2.关于2011年县级地方财政收入问题。2011年县级财政收入增长预计为10%。从发展的大环境看,随着外部环境继续改善和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不断显现,本县经济运行总体进入平衡回升轨道;但近期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拉动作用的股市和房市出现调整和波动,给未来财政收入的增长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从政策效应看,明年实施的新一轮的市对县财税体制,将给本县的财政收入带来一定的增长;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美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预计半年后显现,同样对财政收入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随着CPI指数的持续居高不下,国家为防通涨不断加强宏观调控所带来的效应,明年的财政收入不容乐观。总的来说,2011年在诸多有利因素的影响下,剔除外部经济发展可能出现反复、产业结构调整、区域间竞争等一些不利因素,本县经济将实现平稳持续增长。
3.关于2011年县本级支出预算问题。2011年,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教育支出刚性增长、公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以及政府融资平台还贷高峰的到来,财政刚性支出压力巨大,加上预算外存量资金已全部用完,财政收支矛盾突出。2011年县本级财政支出预算按照“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把握财政收支规模,在兼顾一般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证重点支出需要,坚持“有保、有压”,按照法定支出、民生保障、政府运行、企业扶持、还本付息、事业发展的顺序安排预算支出。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以及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2011年财政收支预算初步安排如下:
(二) 2011年收入情况
2011年本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30850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0%。
(三)2011年县级财力情况
2011年县级财政收入308500万元,加上市体制返还以及补助收入110919.30万元,转移支付394200万元,减去上解支出28866.65万元、县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分成支出200000万元后,预计2011年县本级可用财力为584752.65万元。
(四)2011年支出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2011年崇明县总预算按县本级预算和乡镇级预算汇编而成。由于乡镇级预算的批准时间未能与崇明县总预算批准时间衔接,2011年崇明县总预算中乡镇级预算暂由县财政根据乡镇财政收支预测代编。其中,县本级预算草案由县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此外,中央专款、市拨专款将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视下达情况列入县总预算支出。
根据县级财力和乡镇财政收支预测数,2011年度全县财政支出预算安排784752.65万元。其中,县本级支出预算安排584752.65万元;乡镇财政当年税收分成预计安排乡镇级支出200000万元。县本级预算和乡镇级预算各自实现收支平衡。
县本级支出预算584752.65万元安排的项目: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39426.96万元,占预算的6.74%,比上年增长3.58%。其中,人大事务877.11万元,政协事务732.55万元,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8610.67万元,发展与改革事务966.7万元,统计信息事务667.8万元,财政事务1817.54万元,税收事务6605.69万元,审计事务546.41万元,人力资源事务691.95万元,纪检监察事务547.07万元,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6230.87万元,商贸事务1917.61万元,知识产权事务30万元,工商行政管理事务1724.65万元,质量技术监督与检验检疫事务1267.65万元,宗教事务44.5万元,港澳台侨事务93.6万元,档案事务492万元,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事务287.31万元,群众团体事务825.44万元,党委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542.53,组织事务支出650.95,宣传事务支出602.35,其他共产党事务支出2654.01万元。
2.国防支出410.26万元,占预算的0.07%,比上年增长11.08%。
3.公共安全支出安排30884.89万元,占预算的5.28%,比上年增长1.54%。其中,武装警察支出2774.04万元,公安支出21554.48万元,国家安全支出556.83万元,检察支出1893.74万元,法院支出3095.64万元,司法支出1010.16万元。
4.教育支出安排91275.84万元,占预算的15.61%,比上年增长1.46%。其中,教育管理事务364.3万元,普通教育81708.81万元(含还本付息资金4000万元),职业教育4357.89万元,成人教育113.58万元,广播电视教育165.66万元,特殊教育1560.99万元,教师进修及干部继续教育1935.54万元,其他教育支出1069.07万元。
5.科学技术支出安排14698.07万元,占预算的2.51%,比上年增长170.06%。其中,科学技术管理事务1287.42万元,科技条件与服务184.89万元,科学技术普及666.18万元,其他科学支出12559.58万元(含科技创新引导扶持资金10000万元)。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5474.51万元,占预算的0.94%,比上年增长11.86%。其中,文化1958.59万元,文物224.59万元,体育2234.26万元,广播电影电视1057.07万元。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128596.85万元,占预算的21.99%,比上年增长94.57%,主要是实施新农保政策支出32000万元。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1969.13万元,民政管理事务2251.32万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15124.5万元,就业补助33912.2万元(含促进就业奖励专项扶持资金7800万元),抚恤2267.23万元,退役安置574.17万元,社会福利553.04万元,残疾人事业557.94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010.66万元,其他城镇社会救济715.58万元,红十字事业274.36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260万元,其他农村社会救济1776.72万元,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8350万元(含人才发展专项扶持资金13000万元)。
8.医疗卫生支出安排56620.96万元,占预算的9.68%,比上年增长21.95%。主要是还本付息资金增加10000万元,合作医疗增加1870万元。其中,医疗卫生管理事务1938.96万元,公立医院3989.57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419.16万元,公共卫生4228.54万元,医疗保障14036.03万元,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589.70万元,其他医疗卫生支出23419万元(含还本付息资金20000万元)。
9.节能环保支出安排22525.35万元,占预算的3.85%,比上年增长1008.85%。主要是节能减排专项扶持资金增加。其中,环境保护管理事务486.64万元,污染防治820万元,自然生态保护370万元,能源节约利用50.86万元,污染减排20797.85万元(含节能减排专项扶持资金20000万元)。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安排69171.25万元,占预算的11.83%,比上年增长19.63%,主要是还本付息资金增加。其中,城乡社区管理事务5094.27万元,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512.89万元,城乡社区公共设施54951.88万元(全部为还本付息资金),城乡社区环境卫生8111.57万元,其他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00.64万元。
11.农林水事务支出安排22242.18万元,占预算的3.8%,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农业14447.47万元,林业635.51万元,水利7159.20万元。
12.交通运输支出安排1623.43万元,占预算的0.28%,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公路水路运输963.7万元(含现代服务业引导扶持资金500万元),其他交通运输支出659.73万元。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72220.31万元,占预算的12.35%,比上年减少36.18 %,主要是专项扶持资金列支口径发生变化。其中,制造业67.54万元,安全生产监管621.44万元,国有资产监管431.33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71100万元(包括工业向园区集中专项扶持资金59100万元、自主品牌建设奖励扶持资金2000万元、海洋装备产业扶持资金10000万元)。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6281.78万元,占预算的1.07 %,比上年增长273.90 %,主要是现代服务业引导扶持资金增加。其中,商业流通事务4200万元(全部为现代服务业引导扶持资金),旅游业管理与服务支出2081.78万元(含现代服务业引导扶持资金300万元)。
15.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042.51万元,占预算的0.18%,比上年增长26.08 %。其中,国土资源事务854.23万元,地震事务63万元,气象事务125.28万元。
16.住房保障支出4460.48万元,占预算的0.76%,比上年增长7.75 %。其中,保障性住房支出109.06万元,住房改革支出3414.25万元,城乡社区住宅937.17万元。
17.预备费安排6000万元,占预算的1.03%。
18.其他支出安排11797.02万元,占预算的2.03%,比上年减少22.87%。
三、落实各项措施,全面完成2011年预算任务
2011年根据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将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规范扶持政策,加快三次产业发展
1. 按照《崇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低碳发展为引领,强化三岛联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支撑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绿色产业体系的形成。按照“聚焦重点、突出亮点、培育新的增长点”的发展要求,加大政策聚焦力度,突出支持重点。一是聚焦服务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扶持先进制造业,全力发展海洋装备产业。三是坚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四是严禁对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企业以及空转商贸型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实施财政扶持。
2. 规范扶持方式,实施县级统一管理。一是统一支付平台,由县财政直接支付。二是杜绝对企业扶持与税收直接挂钩。采取向节能减排、科技小巨人、知名品牌、促进就业、工业向园区集中、企业上缴职工社会养老保险金扶持等政策扶持符合本县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发展。
3.企业扶持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实行专项分类扶持。对企业的扶持资金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设立相应的专项扶持资金。
(二)加强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预算的约束力
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一是加强预算收入管理。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严格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应收尽收。加强财政经济运行监测,密切跟踪分析收入形势,积极关注重点行业的收入变化趋势,不断提高收入预测的科学性、预警性和有效性,努力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不断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二是严格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追加,除政策性保障需求和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外,年中原则上不追加预算,确保预算一年,执行一年。三是进一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认真跟踪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掌握变化动态,积极推动预算主管部门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四是继续加强对部门结余资金的管理,部门新增支出需求原则上首先动用部门结余资金安排。五是推动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市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财行 〔2010〕62号)文件精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作为部门资产购建预算编制的有效依据。六是进一步深化公务卡改革,将公务卡的使用推广至本县各二级预算单位。七是加强政府性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推进重组、清理调整,优化融资平台结构,拟建若干商业性担保公司,用政策性担保公司撬动商业性担保公司,努力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同时,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七是加强土地出让收入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大县级统筹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统筹安排财力,提高财政保障水平
一是按照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的目标定位及要求,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部门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等功能。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研究制定相关有效的办法措施,更大程度筹集资金,加大支持促进就业政策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企业的财政扶持。二是以整合资金为突破口,统筹使用预算内外、政府性基金、部门存量资金,集中财力,支出上精打细算,安排上优化配置,支出思路上按轻重缓急,保重点,保民生,保政策兑现,切实做好“四个更加注重”和“五个确保”,努力为生态岛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四)加强财政监管,建立、健全全覆盖的财政监督机制
一是把财政监督检查融入财政改革中去,加强对财政改革中出现的新课题、新事物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是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设置、收支账户资金动向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非税收入实行收缴分离、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部门预算专项资金使用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从而实现对财政资金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全面掌握面上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下达整改措施。二是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管职能,建立和健全规范、科学、安全的资金运作机制。坚决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强资金的绩效评估,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和追踪问效,严格支出管理。严格资金的效益管理,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率。四是转变监管方式,采用制度加科技信息化的手段,加强资金监管。五是加强“小金库”治理后续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小金库”治理的长效机制。
各位代表,做好2011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全面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各项工作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