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印发《崇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信息来源:平台发布

发布时间:2022-02-24 00:00

  • 索引号:

    SY3422030781202200001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电子政务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 发文字号:

    沪崇城管执〔2022〕4号

  • 成文日期:

    2022-02-24

  • 发布日期:

    2022-02-24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落实区第二次党代会、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区城管执法局将坚持把“人民城市”理念贯穿在工作的始终,紧扣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部署,高质量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高标准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高效率抓好队伍建设,高品质打造生态岛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推进机制制度建设,构建综合执法管理新体系

(一)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坚持用制度、规范、标准管理队伍,开展基层中队规范化、示范化创建复验,提升队伍规范化工作水平,塑造高素质执法队伍新形象。贯彻落实崇委办[2021]5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崇明区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精神,做好轮岗交流、挂职锻炼、职级晋升、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开创基层队伍选、育、管、用等方面新突破、新局面,释放体制活力,推动队伍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部门协作区域协同。深化管理与执法协作机制,聚焦小区物业管理、渣土运输处置、违法户外广告整治等跨部门事项加强联动。推动与房管部门的管执联动机制,大力推行“住宅物业管理与城管执法联动平台”应用,加大管执联动力度;施行处罚信息抄送公共信用平台和区房管部门,建立住宅小区环境治理信息共享、管执联动长效机制。加强与区绿化市容局的管执联动,在管理部门明确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对重点区域陈旧破损、规格不一、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市貌的违法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开展专项集中整治。加强与公安、绿化市容部门的管执联动,建立“智能发现、联合指挥、联动查处、精准打击”工作机制,对建筑工地、渣土运输进行全过程监管。

(三)健全法制制度标准。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公示;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开展各中队执法全过程记录的定期评查和交叉督查;协调重大法核制度落实中的困难,努力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推动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旁听和讲评“三合一”制度。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定和修订情况,及时更新执法事项清单,做好解读、培训、指导。

二、加强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巩固提升城市管理品质

(一)推进违法建筑精准化治理。进一步明晰违建认定标准,根据违法建筑的性质分类,采用针对性强、操作性高、实际效果好的治理措施,确保违建治理不打折扣;继续完善无证建筑数据库,摸清库外剩余重点类型存量违法建筑数量,进一步严格督查督办,在坚决遏制新增的基础上,加大非重点类型存量违法建筑整治力度,推进房屋注记等措施,进一步强化违法建筑治理机制的完善。结合“无违建先进乡镇”复评等工作,督促问题整改,确保10个无违建先进乡镇复评合格率100%,全年新增违法建筑动态“零”增长,重点类型存量违法建筑基本清零,其他存量违法建筑继续减量;完成2个示范乡镇及30个“零”违建村居创建。

(二)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围绕五美共建和长江百里秀带开展综合整治。有力推进高品质美丽街区整治行动,在集中排摸的基础上,对沿江大堤、合五公路、北门路等17条主要道路及花博园区外围深耕建设区、庙镇合作镇区等2个块区开展销项式整治行动。开展住宅小区综合整治行动,聚焦群租扰民、破坏房屋承重结构、擅自改变物业使用性质、占绿毁绿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积极查处渣土运输车辆滴漏、散落、露天焚烧垃圾、秸秆、露天烧烤等违法行为。推进固体废弃物治理工作,从严查处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工业固体废弃物等违法行为。

(三)开展长三角城管执法联动。定期组织开展长三角联合整治,从严查处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无序设摊、非法小广告等违法行为,每季度不少于1次;指导毗邻区域的基层中队开展日常巡查实行双向覆盖,每月不少于1次。

三、深化智慧场景应用,加快城管精细化平台建设

(一)深入推进执法对象分级分类监管。充分运用“上海城管APP”监管对象模块,全面推行建设工地分级分类管控,开展好基础信息核对、更新、执法检查等工作。利用新建成的城管执法管理平台商业街区监管子系统、街面违法行为识别派单子系统、河道违法行为监管子系统、分级监管子系统等,建成统一、规范、全覆盖区域的监管对象数据库。通过系统化、常态化开展随机抽查、专项执法、集中整治等形式动态更新数据库,逐步实现监管对象全流程、智慧化管控。

(二)全面强化跨部门协同实现数据赋能执法。在智慧化城管平台的基础上,紧扣“一网统管”,积极协同规土、房管、住建、交警、绿化市容等管理部门,深化案件、诉件、督察、勤务、管执联动等数据共享,围绕住宅物业、户外广告、渣土管理、垃圾分类、违法建筑等重点事项用好各类智慧化装备,实现管执联动无缝衔接,助力提升区域精细化治理成效,服务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四、聚焦队伍建设,提升城管执法规范化水平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动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定期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和作风纪律教育,从严执行各项制度规定,打造一支让群众放心信赖的城管执法队伍。

(二)增强队伍专业化能力。加大法制培训考核力度,针对执法事项、法律法规的变更,开展个性化、实操培训。加强案件审核及评查工作,定期抽查中队案卷,确保案件标准统一、裁量适当。开展一线执法指导、检查、监督工作,对执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纠正,加强管理。大力推广优秀典型案例,发挥案例的示范性和引导性。持续开展城管执法调研和执法实务研究,围绕执法实务中存在难点,分析论证适合辖区特点的特色执法模式和高效机制。

(三)健全督察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市、区、乡镇三级督察体系,建强区局监督队伍,聚焦城市管理执法领域重点难点、队伍建设的堵点痛点问题,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详实督察流程,用好督察告知单、督办通知单、执法监督决定书、执法监督建议书“两单两书”,提升执法督察实效。开展“督察亮星”专项行动,围绕各中队督转案落实情况、执法规范专项督察、全过程视音频记录工作规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要案诉件督办完成情况,按季度分阶段考评专项督察行动成效。加强监督结果应用,推动监督结果纳入对街镇综合执法评议体系。完善社会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提高测评科学性和群众满意度。

五、融入社会治理,提升执法为民服务水平

(一)助力社区共建共治。健全城管社区工作室和“新民帮侬忙”运行机制,做实进村居相关工作,着力解决好群众诉求问题。做好“12345、12319”热线、来信来访等多渠道受理的社区居民投诉处理工作,依法妥善解决好居民意见大、反复投诉的热点问题,切实提高处置满意率。指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职尽责,及时发现违法搭建、损坏房屋承重结构、擅自改变物业使用性质等情况,及时进行劝阻,并及时报送城管。

(二)推动行业党建发展。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到全区城管执法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加强班子基层联系制度,进一步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着力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一体推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保障作用,通过与工地、社区等开展党建联动,整合工作力量和资源,共同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三)加强城管文化建设。围绕党的二十大、重大活动执法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协作、智慧城管建设等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城管先锋、双十佳等评选活动,引导城管系统党员干部发挥带头模范作为,释放榜样感染力、引领力。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依托“7.15城管公众开放日”活动平台,开展阵地宣传。充分依托“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这一载体,丰富形式内容,开展多样化法制宣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