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
公开主体: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0-01-19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各位代表、列席人员:
现在,我代表城桥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加快发展的重要之年,是城桥全面开启核心镇建设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配合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抓发展,精准发力解难题,同心同德打硬仗,全镇逐渐呈现出“经济发展转型有效、生态建设全面加强、城市治理更加精细、社会大局平稳有序、干部干事善于担当”的良好局面,圆满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增加值19.39亿元,同比增长6.2%;财政收入达到9.83亿元,同比增长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138元,同比增长9%,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2.5%。
一年来,我们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镇、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市无违建创建先进街镇、市基层武装工作先进单位、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一)紧抓发展要务,突出一个“实”字,经济增长实现新突破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通过加大招商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式,出实招、谋实策、求实效,千方百计确保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把招商引资作为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不断拓展招商渠道,全年共新增招商窗口2个,引进企业1100家,实现税收9亿元,比2018年增长3.4%(未剔除一次性税收)。圆满完成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以高质量数据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创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方6个,确保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做好农产品常态长效监管,完成蔬菜自检样品6500只,合格率99.8%,9家合作社通过农产品绿色认证。完成土地确权登记18020亩,登记率100%。加快土地流转,新增流转面积1251亩,流转率增至91.4%。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合作社2家。加大农业招商,长兴村382亩农业项目已落地实施。强化农产品品牌推广,推荐先中、绿瑞、农本等合作社参加各类优质农产品推介活动。聚训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已完成工程量的80%,先后新建庭院围墙670米、实施道路白改黑6540平方米、环境整治2.5万平方米、绿化改造3万平方米等,与2家优质文化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为发展民宿产业奠定基础。建成长兴、聚训等生态廊道546亩。
安全生产平稳有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全年开展安全检查320余次,查处各类安全隐患210余处,现场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00余处,挂牌督办重点火灾隐患区域1处,全年未发生有影响力的安全生产事故及火灾亡人事故。
(二)加强生态治理,突出一个“全”字,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水、土、林、气等领域生态环境整治,全力做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不断推进拆违止违和生活垃圾分类,全方位改善生态环境。
打好碧水保卫战。基本完成12800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全覆盖。提前完成147条黑臭劣五类河道整治。重点开展水系整治三期、2018年断头河整治、老南横引河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共疏浚老南横引河东段2.16公里,完成截污纳管1503户,连通断头河7条。“南横引河—三沙洪交汇口”国考断面水质,及城桥副业场中心河、扬子中学校沟断面水质均顺利达标。取缔“三无船只”68条。
打好净土提升战。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发放各类绿色高效农药2万余亩次,回收废旧农药包装1580公斤,应用有机肥和缓释肥2800吨。加大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力度,发放秸秆禁烧告知书
8000余份,实现水稻秸秆还田9000余亩、综合利用近5000亩。
打好防污攻坚战。以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持续推进环保“两违”整治,共关闭淘汰企业12家,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3家,倒逼企业转型3家,整治散乱污企业12家,整治固体废弃物堆点及疑似固体废弃物点位67个。办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件13起,切实做到立行立改。完成中小燃气燃油锅炉改造22台。
打好拆违提速战。保持拆违止违高压态势,圆满完成无违建街镇和无违建村居创建,全年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570处、39.04万平方米,完成区下达指标134.9%。深入开展“大棚房”整治,共清理大棚房10处,恢复农地面积4.48亩。完成马桥村工业用地减量复垦4.9亩。
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深入推进生活垃圾高标准、高质量分类,目前全镇生活垃圾分类率100%,分类准确率约90%,全年湿垃圾分出量增加2800吨、干垃圾处置量减少8000吨。通过实施垃圾分类“周周考”,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在10个社区探索实施“两网融合”①体系,在东门新村试点湿垃圾“生熟再分”,在湄洲新村社区试点湿垃圾处置不出小区,在天赐景城社区试点投放点无分类指导员制度,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三)加快城乡建设,突出一个“美”字,镇村面貌发生新变化
围绕城乡均等化发展,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生态美丽家园”建设等,不断满足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面子里子并重,打造美丽乡村。完成马桥村美丽乡村建设,以马桥中心路、斜港中心河为主线,实施新增进宅路1800平方米、道路修补3600平方米、绿化种植1.5万平方米等系列工程,乡村面貌有效改善,顺利通过区级验收。启动山阳村、新闸村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完成货币化置换签约90余户。以“五清、四美、三有”②为标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清洁行动,全年发放宣传资料2.67万份,取缔小粪坑1195个,完成核心区域整治1138户,打造“小三园”1188户,清理农村各类垃圾3083吨,排摸需整治“五棚”3783户,聚训村“五棚”整治先行启动。
坚持内力外力并发,打造美丽家园。完成湄洲新村西区“生态美丽家园”建设,通过实施屋面平改坡、雨污分流、更新安防监控系统等,使小区基础设施、公共配套明显改善,惠及居民864户。直面老旧小区存在的“如厕难、下楼难、烧饭难”等突出问题,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全年共完成意见征询66台,立项57台,完工20台,加装电梯数量居全区之最。大塘街、川心街周边老旧公房厨卫改造正式施工。借助区域化党建单位力量,为金日西苑、明月苑等社区增设充电点位近100个。加大城镇动迁力度,完成生态社区、鳌山17队、规划民生竖河等地块动迁工作。完成拔点28户,清空地块8个。积极争取利民村(西)城中村改造项目入围。
坚持整治建设并举,打造美丽街区。实施迎花博市容环境整治提升暨“三个百日攻坚战”行动,基本完成三双公路、建设公路、团城公路、百联周边整治,推进鼓浪屿路、育麟桥路、三双公路等进城道路市容环境整治。依托“街心花园”建设,对鼓浪屿路等四横四纵道路新增绿化面积3.77万平方米。拆除商业区高炮广告15块、违规店招店牌87块,消除无证无照经营49户。
(四)补齐民生短板,突出一个“好”字,群众“三感”得到新提升
办实事、强保障,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0项为民重点项目扎实推进,西部农村道路及防坍抢修工程、背街小巷及城乡结合部道路抢修工程、侯家镇94号集资房改造等项目顺利完成。坚持促进就业和支持创业并举,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25人,完成区下达指标的139.8%;成功扶持自主创业34家,完成区下达指标的103%;农民建档立卡就业14人,完成区下达指标117 %。养老服务日益完善,运营鳌山社区乐祥长者照护之家,新增养老床位49张,推进第三敬老院提标改造。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金559万元,为特困供养对象发放资金48万元,为重残等困难人士发放资金660万元,发放优抚金645万元。顺利完成双拥模范镇创建,全年共完成退役军人信息采集5305人次,悬挂光荣牌5088户。加强劳动和谐关系建设,成功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07件、案值140万元。
优服务、强管理,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繁荣文化事业,全年共开展文艺演出200余场,惠及群众7万余人。新建健身苑点7个、益智点5个、晨晚点5个、文体广场1个,实施全民健身“双月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打造更加优质的食品安全环境,全年共开展监督检查9535户次,指导家庭办酒411户,整治取缔无证食品经营单位23户,守信超市、守信便利店、放心食堂创建成功率100%。开展“温度驿站”心愿认领,为困难儿童、少数民族同胞等圆梦260个。获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教育、科普、计生、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抓信访、保稳定,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年共下发各类宣传资料7万余份,核查办结上级交办线索14件,打击涉黑涉恶团伙3个,刑事拘留12人。完成“人民满意信访窗口”标准化建设,信访件按期办结率100%,成功化解区交办突出信访矛盾8件。镇信访办获得“上海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站、室、点三级网络体系。建立管帮一体化就业基地,特殊人群教育帮扶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镇司法所获评“全国先进司法所”。禁毒、法宣、反邪教、人民调解等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五)加强基层治理,突出一个“优”字,治理能力实现新进步
社会治理更加精细。整合社会管理、社会稳定、生态保护、社区服务、应急管理五大版块资源,打造“一网统管”智管平台,共建共享各类探头1150路,不仅实现视频探头可视化,而且新增智能分析、智能派单功能,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探索建立党建微网格管理机制,将全镇细化为172个微网格,不断压实责任、公开责任、健全机制,确保问题应发现尽发现、应处置尽处置。全年网格中心共受理各类案件83220起,占全区受理总量19.9%,其中受理“12345”市民热线工单3599起,占全区受理总量13.35%。
社区服务日趋专业。在开设一个标识窗口、编写一套参考教材、建好一套工作制度、开展一系列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在各村居全面推行“一人在岗,事项通办”全岗通模式,帮助基层干部由“单一型”向“全能型”转变,有效提升基层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全科医生进社区机制,全年共有社区医生及志愿者3000余人次走进社区,惠及居民4万余人。加强基层自治建设,补选村居民委员会委员9名,成立东江社区居委筹备组。完善物业考核机制,加大对物业的奖惩力度,有效提升物业管理实效。
文明创建步入常态。作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创建主战场、主阵地,一年来我镇围绕测评标准,共开展入户宣传2次,发放宣传品6.5万余份。常态化开展创城创卫督查测评,自查并整改各类问题7000余个。以生态优先、绿色先行理念为引领,完成湄洲、天峰菜场标准化改造,启用绿海菜场,营造公平诚信、绿色安全、管理有序的生态购物空间。通过不断打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和优质服务,切实提升辖区文明程度,顺利完成第三方测评及“迎国考”工作。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领导班子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敢于作为的结果,其中也凝聚了各位代表的智慧和辛劳!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全镇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城桥的发展还面临一些瓶颈问题:生态基础依然薄弱,生态文明理念还需进一步加强;经济形势较为严峻,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社会力量参与实施乡村振兴的力度还不大,产业兴旺尚未找到有效突破口;面对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新要求、新阶段、新变化,政府自身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存在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下阶段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打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加快发展的重要之年,是筹办花博会的攻坚之年,是全国文明城区的决战之年,也是城桥核心镇建设的全面推进之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打造高能级生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进城桥核心镇建设,为崇明创造新时代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新奇迹积极贡献城桥智慧和城桥案例。
2020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镇实现增加值20.57亿元,同比增长6.1%;财政收入预计实现10.6亿元,同比增幅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020年,我们主要推进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以更坚定的决心,不断打造高能级生态
进一步厚植生态环境优势。完成水系整治三期、2018年断头河整治、老南横引河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启动新一轮断头河整治,进一步实现“治断头、通梗阻”。加强全镇区域水质监测,切实巩固“消黑除劣”成果。确保曹家桥河断面水质顺利达标。按照村级河道0.5万元/公里的补贴标准,全面推进“六个跟着走”泯沟管理模式③。继续推广缓释肥、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落实经济果林“双增双减”④政策,大力推广秸秆收集和综合利用,做好秸秆禁烧,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进一步推进生产方式转变。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开展中小燃气燃油锅炉提标改造。以“防回潮、固成果、建机制”为工作重心,做好环保督察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持续推进两违企业整治,加强固废堆点的巡查、发现和处置,切实解决环保信访突出问题。贯彻落实环长制,试点“环保管家”制度,为企业解决环保问题提供专业化服务。
进一步深化生活方式革命。补好生活垃圾分类“短板”,着重做好单位、商铺和复杂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大“两网融合”体系建设,逐步推行投放点无分类指导员,探索建立垃圾分类智能化体系,全面推动生活垃圾高质量、高水平分类。
(二)以更坚实的步伐,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把招商引资作为确保镇级财力的“压舱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拓展招商渠道,狠抓优质服务,努力实现招商质量、效益、规模同步提高,2020年力争引进企业1000家以上,实现税收9.7亿元。
加快乡村振兴速度。继续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方创建,力争创建面积2500亩。推进水稻机械化种植,力争机穴播面积1万亩以上,水稻机械化种植率85%以上。完成3000余亩侯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做好闲置农房排摸及农房租赁交易工作。不断加大农业招商,着力引进优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做好395亩水产退养工作,实施1170亩尾水治理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认证率。继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力争完成“五棚”整治3783户、庭院美化4400余户。全力创建聚训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长兴村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积极盘活存量集体资产,并与农户、农舍合作,引入主题民宿、文创工坊、观光庭院等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健全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农民集中居住。
推动多旅融合发展。制定镇级农旅扶持奖励办法,成立多旅发展联盟,推进开心农场、民宿等新型业态发展。制作城桥旅游导览图,并向全社会公布,借助百联万达广场开业、花博会举办等契机,依托更加成熟的商业环境和更高的人气,促进旅游业发展。
(三)以更深厚的情怀,不断创造高品质生活
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实施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以“桃红柳绿、梦回山阳”为主题,实施山阳村三横三纵道路白改黑、公共场地整治、“小三园”打造等系列工程;构建“一轴两带一心”村庄格局,实施新闸村道路整修拓宽、宅前屋后、公共场地整治等系列工程。深化美丽家园建设,实施售后公房“生态美丽家园”改造,新增加装电梯46台,改造川心街、大塘街二级旧里厨房159户、卫生设施365户,完成中津桥路、西门路、中街山路、三沙洪路4条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切实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继续开展“街心花园”建设,计划新增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绿篱围档4.5公里、实体围墙5000米,做好绿地商圈、东门路等“美丽街区”建设,实施“迎花博”市容环境整治攻坚战,确保市容环境全面提升、重点区域更加整洁、街容街貌更加美观。加大动迁力度,按时完成区下达拔点任务,配合做好新开地块动迁工作。积极推进利民村(西)城中村改造。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多渠道开展职介服务,加大就业创业培训,探索引入第三方推动创业园区从单一化管理到系统化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完成城桥第三敬老院提标改造,建设城桥第五敬老院;打造镇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动为老服务信息化、智能化、项目化;全覆盖做好老年助餐服务项目,加强长护险规范化管理,切实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认真落实社会救助、残疾人补贴等各项政策,启动三阳机构规范化建设,最大限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继续做好双拥工作,完成优抚金发放、“关爱功臣”等各项事务。做实市级示范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民族宗教工作。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国家卫生区创建。继续实施体育强镇,通过举办健身气功、广场舞、足球赛、游泳赛等活动,打造城桥特色品牌,着力推进“健康小屋”⑤建设,营造全民健身、全民健康良好氛围。完成大陈路文化活动中心提标改造,启用人民路八一路文化分中心,组织开展好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强化农村自办酒席管理、开展餐饮单位超范围经营整治、加大网络订餐服务监管,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继续通过扁平化监管、网格化巡查模式,促进各市场主体规范有序经营。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筹推进教育、科普、计生等各项事业发展。
(四)以更科学的举措,不断推进高水平治理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共治水平。继续加强智管平台建设,深化细化平台硬件、软件、数据,并增加市场监管等版块内容,充分发挥“一网统管”功能。不断优化12345市民热线工作,通过实施先行联系、分级短信提醒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及时处置率、群众满意率。继续保持两违治理高压态势,切实巩固无违建村居和无违建街镇创建成果。深入挖掘驻区单位和社会组织力量,积极构建居民区多方力量、多元参与的共治体系。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自治水平。进一步加强“微网格”管理,加大人员培训、优化管理机制,不断增强村居委干部、村居民小组长、生态养护员等的责任意识,切实提升村居自治水平。持续深化村居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全岗通”各项制度,真正让每一名村居干部都成为社区事务的“全科医生”和行家里手。深入推进小区业委会建设,不断完善村居民公约,切实提升村居民自治意识。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水平。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形成广泛宣传、线索排摸、核查处置、执法打击等各环节常态化工作格局。持续做好信访工作,缩短信访办理周期,有效化解信访矛盾,切实做好重大节日、重要会议期间信访稳控工作。加大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夯实技术支撑、健全电子监控、整合队伍力量等方式,着力打造“五张安全网⑥
”,确保城乡安全、群众安宁、社会安定。坚守“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工作理念,经常性开展安全大检查,做好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改造,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德治水平。举全镇之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加强入户宣传,加大督查力度,深化创城督查与网格化管理的融合,不断提高问题发现整改率,深入开展社区环境、背街小巷、散养犬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确保完成创城任务。继续开展文明镇、文明村、文明小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城桥分中心和站点建设,不断提高全镇文明程度。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整合志愿服务资源,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
(五)以更严格的要求,不断加强高标准建设
全面建设实干型政府。2020年,城桥镇各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为做好政府工作,需要广大干部以“效能建设年”为抓手,充分发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对确定的目标任务,具体到项目、明确到部门、落实到节点、责任到人员,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效。
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工作理念上坚持以民为本,在重大决策上尊重民意导向,在公共设施建设上体现民生情怀,在社会服务管理上追求人民满意,以实际行动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
全面建设法治型政府。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成“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意识。继续深化“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进村居”特色工作,切实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全面建设廉洁型政府。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推动政风和机关作风向上向善。严管“三公”经费,加强预算管理。紧盯财政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内部审计监察,切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征途如虹、责任如山,诺言已出、唯有实干。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合心合力合拍、尽心尽力尽责,艰苦奋斗、狠抓落实、善作善成,为奋力创造城桥核心镇建设新奇迹而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1、两网融合:城市环卫系统和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有效衔接、融合发展。
2、五清、四美、三有:清垃圾、清污水、清农废、清五违、清病媒;美农宅、美庭院、美空间、美乡风;有制度、有宣传、有活动。
3、六个跟着走:宅间泯沟跟户走、田间泯沟跟人走、林间泯沟跟林走、塘间泯沟跟塘走、零星河道跟队走。
4、双增双减:增加有机肥和无公害农药使用量,减少化肥和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
5、健康小屋:由政府主导、公共卫生机构提供给人们用于体检测量、干预指导、健康宣教、知识获取等的场所。
6、五张安全网:夯实责任体系网、拓展情报信息网、健全电子监控网、织密巡查处置网、点亮威慑守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