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崇明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7-09 00:00:00

浏览

  • 索引号SY0024784891202500074
  • 主题分类教育
  • 公开主体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局
  • 发文字号沪崇教〔2025〕11号
  • 成文日期2025-07-01
  • 发布日期2025-07-09

各成员单位、乡镇、中小学、校外活动场馆:

为深入贯彻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实施《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落实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试点,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有益的暑假,现就2025年崇明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主题

树立远大理想 勇担时代重任

二、工作重点

(一)聚焦安全护航,共筑保障体系

1.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围绕溺水、火灾、交通事故、食品中毒、自然灾害、网络沉迷、网络诈骗等各类暑期易发安全事件,在放假离校前集中开展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警示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家长会家访、推送安全提示等方式,指导督促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责任,担当起孩子暑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职责,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行踪动向,确保学生暑期安全同时对暑期旅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做好提示,提醒家长慎重选择企业或社会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活动,发现相关安全问题,做好跟踪研判和教育引导。

2.重视暑期安全防患。各乡镇要会同公安、水务等有关部门,以危险路段、水域为重点,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竖立醒目安全警示牌,配置安全防护设施,逐一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明确危险路段、水域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安排落实好安全巡查工作,加强巡查值守,杜绝安全事故发生。要充分利用乡镇广播、宣传展板、告家长书、主题活动等形式,加强预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安全宣传教育,确保未成年人暑期安全。遇突发事件应在第一时间报区假期工作办公室(电话:59413833)并作妥善处理。

3.重视学生活动安全。各成员单位和校外活动场馆要依法履行安全职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和人员,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未成年人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确保未成年人活动安全有序。

如遇气象部门发布黄色及以上灾害性天气预报,暑期活动中的户外环节延期或取消。  

二)聚焦铸魂育人,赓续红色血脉

1.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各乡镇、各中小学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的诞生地”主题实践教育“七个一”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阅读红色经典读物、聆听红色文化讲座、观看红色影片、讲述红色故事、参与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创作主题实践作品,引导未成年人感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伟力。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乡镇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注重文化浸润、实践养成,倡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各类文明培育活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等活动,拓展资源、平台、载体,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成员单位和校外活动场馆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类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公益性、普惠性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引导未成年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心灵深处。

)聚焦实践育人,引领全面发展

1.培育科学素养。各类校外活动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校少年宫、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社区创新屋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要将人工智能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融入科创实践活动,充分运用各类资源打造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数字化实践体验场景,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2.强化健体育美。各乡镇、各中小学要加强与公共文化艺术场馆、体育场馆等联动,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各类社会资源为美育、体育提供实践活动服务。支持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免费或优惠向未成年人开放,培养未成年人艺术特长爱好,提升审美素养。支持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免费或优惠向未成年人开放,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坚持养成每天体育活动2小时的良好运动习惯,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3.培养劳动习惯。各中小学要强化家庭劳动实践,发挥家庭基础作用,引导未成年人承担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劳动,确保家庭劳动时间,培养生活技能,提升自我服务的能力。要有效协同社区和社会组织资源,依托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和亲子活动,通过丰富校外劳动实践内容,引导未成年人参加各类劳动,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过程中,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引导未成年人崇尚劳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聚焦心理育人,护航健康成长

1.提质心理健康服务。各乡镇、各中小学要利用好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公共服务阵地作用,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情绪压力疏导、亲子关系调适等服务。暑假期间,崇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心理热线400 100 1690提供24小时电话咨询服务;幸福领航员QQ:2215195102,为师生家长提供网络咨询;现场咨询(须提前拨打400 100 1690进行预约),现场接待时间与地点:1.城桥镇北门路58-1号(扬子中学校门东侧),周三、周六、周日上午8:00-11:00、下午13:00-16:00);2.长兴镇凤凰街55号长兴小学凤凰校区(周六);3.竖新镇新烈南路226号三烈中学(周六)。同时,12356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962525上海市心理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都将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关爱培育积极心理。各中小学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导师、心理健康教师等作用,了解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动态,开展学生家访、谈心谈话、关心关爱等工作。通过主题讲座、实践体验、亲子阅读、家庭运动等主题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方法。各乡镇要关注好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庭贫困、家庭监护缺失或不当、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等重点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求,强化监护指导、家庭教育、成长支持、情感陪伴,发挥儿童主任、专业社工以及“爱心邻家妈妈”等作用,做好关心关爱工作。

3.弘扬践行健康生活。各乡镇、各中小学要坚持“五育”并举,大力弘扬和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围绕生命教育、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幸福美好生活创设等内容,开展知识宣传、实践体验、亲子互动等各类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多元兴趣、审美素养和良好生活习惯,促进亲子间情感交流。同时要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养,引导养成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的习惯,培养自觉抵制成瘾性网络游戏的意识和自控能力。

(五)聚焦协同育人,优化成长环境 

1.不断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要进一步发挥“双减”工作协调机制效能,各相关部门要谋划部署好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依法依规坚决查处有突出问题的机构。学校要规范、合理安排暑期学科作业,坚决杜绝违规集体补课或变相集体补课、考试及提前开学等现象,严禁将暑期作业完成情况与新学期学籍能否注册等挂钩,切实减轻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公安、网信办等部门要以“清朗”“护苗”等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行动为抓手,对属地重点网站平台开展集中巡查,重点整治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2.高度关注特殊未成年人群体。各中小学、乡镇、村居要进一步实施对辖区内特殊家庭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工作,切实加强对具有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要健全帮教责任制,随时掌控帮教对象的变化情况。关工委、妇联、团委等部门要发挥“五老”人员、妇女干部、团员青年的优势,通过结对帮扶、互动交流等途径,加强对特殊家庭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和对具有不良行为及失足未成年人的教育、帮助和管理。公、检、法等部门要继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不断加大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防控力度。

3.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要打造“区-校-乡镇-村居”多级多类家庭教育指导格局,实现家庭教育指导全覆盖,打造全方位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各中小学要通过家长学校、全覆盖家访活动,积极宣传科学教育理念、重大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理念,聚焦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合理安排子女暑期作息,平衡休息娱乐、体育锻炼、劳动实践时间。各乡镇、各级妇联组织也要高度重视和组织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积极邀请有关专家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切实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教子的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责任主体 

各单位要成立暑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暑期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计划、统筹协调、健全队伍、挖掘资源,认真组织开展暑期活动。各乡镇要探寻暑期工作新模式,健全各项服务保障机制,确保未成年人暑期活动高质量推进。各中小学要把加强暑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部署、有效落实,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有意义过假期。各校外活动场馆要制定暑期场馆开放计划,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保障安全。

(二)强化部门联动,形成育人合力 

未成年人暑期工作要构建多部门协同、家校社联动的综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条块结合、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凝聚各方育人合力,为学生提供涵盖实习实践、文化体验、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社会考察、研学实践、心理健康、影视观摩等多元化的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确保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安全措施到位。

(三)加大宣传引导,营造关爱氛围

各成员单位、乡镇、中小学、校外活动场馆要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暑期工作的特色活动和典型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同时希望各单位踊跃投稿,暑期活动简讯发送邮箱cmqqbb@126.com ,区假期办将择优在《崇明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简报》中录用。

 

请各单位于7月5日前将暑期工作计划、8月25日前将暑期工作总结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区假期办邮cmqqbb@126.com。 

 

附件:2025年中小学生暑假安全提示

 

 

崇明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崇明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崇明区教育局

共青团崇明区委员会

崇明区妇女联合会

2025年7月1日


附件

2025年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

 

一、防溺水安全

1.不在河边、亲水平台、水塘等区域玩耍。

2.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

3.不在河道边洗手、洗脚、洗东西、钓鱼虾等。

4.不去河道、湖泊等水域野泳。

5.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

6.发现溺水者,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但不可盲目施救。

二、交通安全

7.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违反各种禁令标志。

8.未满12周岁不骑行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行电动自行车。乘坐或骑行电动自行车,应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9.步行或骑行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嬉闹。如遇极端天气,要穿着醒目,要注意避开广告牌、变压器、配电箱、高压电线等危险物。

10.不在机动车出入口、马路边或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

11.自觉遵守公共交通车辆乘车规范。

12.不随意穿越铁轨、不在铁轨边步行或铁路道口玩耍。

三、居家安全

13.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

14.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

15.不给陌生人开门。

16.不往窗外抛物。

17.不在厨房内玩耍,规范使用燃气设备。

18.不要随意玩火,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

四、食品安全

19.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避免饮用生水。

20.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21.餐具要定期消毒,确保清洁卫生。

22.控制零食摄入量,避免影响正餐。

五、网络安全

23.控制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沉迷网络。

24.不将本人、家人及他人的个人信息在网上传播。

25.不玩暴力、色情等有害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

26.不实施网络欺凌。

27.慎交网友,慎见网友。不参与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防范网络诈骗。

28.发现危害身心健康的网络产品或网络服务要及时投诉、举报。

六、旅行安全

29.不参加“驴游”或探险游。

30.不去地质灾害频发区域旅游。遇到极端天气,不去山区、河谷等危险区域游玩,不贸然涉水出行。

31.乘坐大巴、游轮、飞机等交通工具,要自觉系好安全带,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32.入住酒店,应及时了解消防逃生通道及安全出口。

33.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

34.如遇突发事件,听从指挥,冷静应对。

七、心理安全

35.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身边的人或事。

36.感到烦恼时,可通过运动、沟通、倾诉等予以排解。

37.情绪波动强烈时,主动寻求家长、老师、区心理中心24小时热线或12356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962525上海市心理热线、12355上海市青少年服务热线等帮助。

38.遇到挫折,可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自己的信心。

39.认可自己的努力,接受考试升学结果。

40.学会情绪管理,开心过好每一天。

八、应对极端天气

41.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提前了解假期期间天气情况。

42.在极端天气来临时,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确保人身安全。

43.在雷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下,要及时关闭门窗,防止风雨侵入室内。

44.如遇到雷电、暴雨等可能导致电路短路或煤气泄漏的天气,要及时断电断气,确保安全。

九、妥善处理矛盾纠纷

45.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

46.聊天或玩耍时不说脏话、粗话,不讽刺挖苦。

47.若发生矛盾纠纷,先冷静情绪。

48.文明解决矛盾纠纷。

49.矛盾纠纷升级时要及时寻求老师、家长介入解决。

50.若发现有扬言报复伤害或纠集他人扬言实施报复的,要第一时间报告老师、家长或拨打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