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优品种“田间比武”
为展示长三角水稻品种创新成果,加快调优崇明水稻品种结构,助推崇明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9月27日,区农技中心组织开展水稻新优品种现场考察会。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所长曹黎明,区农业农村委主任龚霞、副主任黄卫峰,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水稻中心主任吴书俊博士出席活动,乡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崇明大米产业协会、崇明米业集团、区种子公司等相关代表60余人参加活动。
观摩现场,21个源自长三角的水稻新优品种(品系)同台竞技,展现其生长态势。市农科院与区农技中心的专家逐一解析,重点推介“沪稻香软217”(暂定名)“申优28”“沪软1212”“太安1号”“宁香粳9号”等明星品种。其中,“沪稻香软217”(暂定名)为香软型优质粳稻,较“南粳46”早熟,米饭香味浓郁、晶莹油润,口感极佳,将作为“崇”字头的重点关注品种之一;“申优28”作为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实测亩产高达868.7kg,2024年获得超级稻品种认证,是上海首个超级稻品种;“沪软1212”为早熟晚粳类优质稻,曾荣获全国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稻米品质上乘且耐储藏,此次展示的为抗稻瘟病的改良版。
近两年,崇明区加速推进长三角农业硅谷建设,联合钱前、何祖华院士等顶尖科研力量,打造粳稻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崇”字号水稻新品种选育、杂交稻机械化制种及绿色栽培技术研发等创新项目,加速品种更新,同时整合资源,促进科技与生产效益的深度融合。
会上,龚霞强调了水稻品种自主可控的战略意义,呼吁发挥长三角农业硅谷粳稻研究中心的平台优势,从源头优化优质稻种源,全面提高水稻生产水平和品牌竞争力,为崇明稻米产业注入新活力。曹黎明就重点推介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今年以来,区农技中心在粳稻研究中心专家团队支持下,开展系列新优品种集中展示种植与生产示范,包括“沪稻香软217”(暂定名)生产示范,在三星、庙镇等地设置“沪软玉1号”“崇尚2022”等主推品种示范点,新村、港沿等地引入国庆稻及特色经济作物示范,探索高效品种与茬口模式创新,为崇明乃至上海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