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崇明农业科创联盟,深化区院企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
近日,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优质软米新品种合作研发与转化签约仪式在崇明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园顺利举行。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沈晓晖、市农业农村委种业处副处长丁志远、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沈秀平、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管帮超出席会议。会议由市农科院作物所所长曹黎明主持。市农科院粳稻研究团队,区农业农村委农业科、科创中心负责人以及区种子公司、崇明大米集团、光明种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参会。
研讨会上,市农科院作物所吴书俊研究员汇报了院区围绕崇明优质稻米产业合作开展的各项工作,重点介绍了国庆稻“沪早粳193”、晚熟软米新品种“太安1号”、抗除草剂软米新品系“沪稻香软217”的品种优势,与会人员就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展开热烈讨论。
管帮超指出,崇明米业集团刚刚成立,在企业发展功能布局上要定位明确,强化种源地位,发挥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新优品种推广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崇明水稻种源优势和产品品牌。同时,希望市农科院在水稻繁制种基地建设、水稻种植品种搭配、生产技术上给予崇明更多支持。
市农科院副院长沈晓晖表示,崇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稻米产业要注重品种、品质和品牌建设,精准定位并努力提高综合效益;本次“太安1号”及“沪稻香软217”的转化授权,切实落实了科技赋能与服务赋能,未来通过“种业+米业”联动方式将更多科技成果落地崇明,辐射长三角地区。
签约环节,与会领导共同见证了光明种业有限公司授权崇明种子有限公司繁种“太安1号”、市农科院作物所向崇明大米集团转化“沪稻香软217”品种权的合作签约仪式。
会前,与会人员赴北湖现代农业基地、粮盈合作社、齐茂合作社等现场查看了“沪稻香软217”等品种的田间长势情况,并对国庆稻“沪早粳193”的新大米进行了品鉴。
2023年4月,崇明区联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成立崇明农业科创联盟。联盟依托区院校企全面合作,整合政产学研用资源,推动实现创新孵化、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紧密衔接。下一步,双方将继续依托崇明农业科创联盟,开展种源种业创新、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示范等,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崇转化,共同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