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养殖模式,积极示范推广,崇明河蟹科技小院有效助力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相继在崇建立“科技小院”,一批批青年学生扎根崇明,深入田间地头,广泛了解农民需求,与当地农技部门、农业经营主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接地气的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崇明区抢抓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共建契机,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建立崇明河蟹科技小院,积极开展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推广服务。
当前,上海崇明河蟹科技小院共有3名博士、10余名硕士长期驻扎,围绕稻渔综合种养、河蟹配合饲料研发、养殖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
初到科技小院,研究生们广泛走访各养殖主体,全面了解崇明河蟹养殖现状。通过实地调研,他们发现普遍采用的“冰鲜鱼+饲料+玉米”等传统养殖方式,存在一定的潜在环境隐患,由此致力于配合饲料研究,开发出可完全取代传统饵料的配合饲料,不断推动河蟹绿色养殖技术发展。
为加快配合饲料推广应用,河蟹科技小院联合市、区级水产部门,开展小面积生产性试验,定期邀请区内养殖主体前往示范现场进行观摩交流,以阶段性养殖效果展示充分调动积极性,促进主动在养殖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并提供跟踪指导服务,及时解决出现的实际难题。目前,崇明河蟹集团惠康基地、崇东基地等5家主体已在养殖过程中投喂配合饲料。
在科技小院的试验池塘,研究生们探索采用“稻-小龙虾”“稻-中华绒螯蟹”“稻-虾蟹混养”等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对比不同稻渔模式养殖成效,全面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择优向周边养殖主体进行推广,不断提升养殖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研究雌雄分养养殖模式及配套技术,较大程度提高河蟹成活率,为绿色高效养殖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