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劳育实践沃土 打造创新驱动标杆 ——教育部专家对崇明区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调研

信息来源: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3-12-15 13:48

浏览

12月12日下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劳动教育专指委主任委员徐长发、劳动教育专委会秘书长宋时春、数字化中心首席专家杨忠臻、中国教科院国育中心金明乐一行来到上海崇明区,对上海市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进行调研。崇明区教育局局长黄宗逵、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长邹竑、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劳动技术学科教研员管文川,崇明区教育学院院长方一燕、副院长郭春飞等相关人员陪同。

行程一: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附属江帆中学劳动课调研

崇明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示,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江帆中学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构建了系统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和内容。通过此次专家指导,学校将继续开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劳动课程,打造“五育”并举的教学模式,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全面发展。

行程二:校外综合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调研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劳动教育专指委专家等一行来到上海市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光明花博邨进行调研。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劳动教育专指委主任委员徐长发对此次调研作总结。徐长发认为,崇明区综合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教学经验并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长邹竑在互动交流环节,就劳动教育的保障实施、规章法规等方面与大家进行深入的研讨。

崇明区教育局局长黄宗逵向专家介绍了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的定位与站位,考虑到区域特点是工业少、有广袤的农村田地,崇明区因地制宜地开发校外劳动教育课程,通过学校与基地紧密合作,指导校外劳动基地开展具有崇明特色的劳动教育,以此实现校内和校外的融合、课内和课外的结合、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和校外劳动进行一体化的设计,同时汇集了全区比较有规模的18家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提供学生开展实践劳动,最终立足崇明、面向上海、服务长三角。同时在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课程建设上,通过社区学校、教育学院、学校和基地的合作、校际合作,指导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开发课程,以此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劳动技术学科教研员管文川对此次调研作说明,崇明区根据劳动课程新案例的实践探索经验,向全市展示如何上好教室外的劳动课,包括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花博邨综合实践基地等劳动基地)和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向明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等)的实施,通过基地老师和学校老师的“双师教学”,着力构建劳动教育实践新样态。

崇明区教育学院劳动技术学科教研员黄瑾老师就发达地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介绍;光明花博邨负责人诸伟琦对实践基地的内容和发展方向作深入介绍;崇明区庙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唐亦挺老师就崇明区建设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的构建路径作介绍;浦东新区初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副书记黄勤就劳动教育资源建设作交流汇报。